近三年,煙臺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碩果累累。全國首創“一次審批、多次發行、國企平臺信用支撐”的儲架式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全省首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全國首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示范區、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一金一銀及六項優秀獎、包攬第四屆山東省專利獎兩項特別獎、知識產權質押金額超百億,2022年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市......
自2020年煙臺市入選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以來,煙臺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知識產權強市建設作為戰略目標,結合煙臺市經濟特點,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集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促進優勢,扎實推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各項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支撐了煙臺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策為基,夯實高質量創造
頂層設計決定經濟基礎。煙臺市先后印發《煙臺市“十四五”知識產權強市戰略綱要》《煙臺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煙臺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文件,并在山東省內率先印發《煙臺市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煙臺市知識產權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的知識產權創新和保護高地、營造知識產權一流發展環境。
逐步完善的頂層設計為煙臺市高價值專利培育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據悉,煙臺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期內發明專利年均申請量達到近7000件,同比增長35.6%;截至2022年底新增授權發明專利3869件,同比增長55.6%;累計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3889件,同比增長31.1%,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9.55件,較2019年底提高9件;第四屆山東省專利獎兩項特別獎,獲獎質量位居全省第榮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一金一銀及六項優秀獎;累計獲得中國專利金獎8項,銀獎2項,優秀獎53項,獲獎數量居于全國地級市前列。
聚焦產業,激發經濟新動能
煙臺作為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實體經濟基礎深厚、發展空間廣闊,處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時期。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煙臺市設立了六家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中心自揭牌以來,積極開展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和轉化運用服務。截至2023年3月,實施產業專利導航項目7項,面向創新主體專利導航21項,培育高價值發明專利258項;推動知識產權轉讓許可150件次,支持13家中小企業成功轉化高校院所專利技術;推進知、銀、保對接活動,促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30項,融資金額達1.81億元;引導58家企業完成貫標認證,幫助689家中小微企業實現知識產權托管。煙臺市2021年制定《煙臺市專利導航工作管理辦法》,圍繞煙臺市“9+N”重點產業及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組織實施12項產業規劃類、3項區域規劃類及42項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引導培育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42家,幫助企業解決60余個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挖掘布局高價值發明專利500余件,促進50余項專利技術轉移轉化,有效發揮專利導航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服務支撐作用。尤其是專利密集型產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煙臺市積極推動知識產權融入產業尤其是專利密集型產業創新發展。據初步統計,2021年煙臺市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620.46億元,占煙臺市GDP比重為18.60%;2021年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年度產值49.75億元,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地理標志)年度產值2.88億元。
發展“硬”工業,不忘“軟”經濟。煙臺蘋果獲準籌建全國首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示范區,并進入國家首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蓬萊海岸葡萄酒被列入山東省地理標志產品運用促進工程;建成國內首家混合所有制的煙臺市國際地理標志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設立“中國特產·煙臺地標館”,全面建立煙臺地標產品線上銷售渠道;編制《煙臺市地理標志產業運用促進高質量發展計劃》,助力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煙”字號農產品品牌。
此外,煙臺市大力推進商標品牌戰略,注重突出優勢產業、特色資源、集群引領,提升商標品牌創建工作成效。26個品牌上榜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榜,品牌價值1507.19億元,上榜數量和品牌價值均位居全省前列。42家企業榮獲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企業稱號,“泰山品質”認證獲證數量實現全省“三連冠”,23個品牌入選“好品山東”,數量居全省第一。成立10家煙臺市商標品牌指導站,打通商標品牌服務“最后一公里”。
活學活用,轉移轉化點金石
煙臺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在國內首創“一次審批、多次發行、國企平臺信用支撐”的儲架模式,率先發行2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項目資金規模共計13億元,為28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實現中長期融資4.32億元,開辟了輕實物資產、經營風險高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中長期融資的新路徑。自2020年以來,開展知識產權質押業務565筆,質押金額超百億元。2022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88筆,同比增長42.6%,質押金額37.54億元、質押專利1155件、惠及企業184家。
與此同時,煙臺市積極探索“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的有效路徑,實施專利與技術標準融合試點研究,推動專利技術轉化國家標準1項、企業標準5項,團體標準2項,切實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創新專利許可模式喚醒“沉睡專利”,開展高校院所專利技術快速許可研究,發布開放許可專利近千件次,實現煙臺市首批20件專利開放許可交易落地,有效暢通專利供給側和需求側交易通道。近三年全市共轉讓許可專利技術5382件,109家中小企業共轉化高校院所專利技術212項。同時,積極宣傳、引導企業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加強全國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學習平臺服務推廣,不斷提升創新主體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和水平。截至2022年底引導173家企業完成貫標認證。
通力合作,優化服務提效能
2022年,市財政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煙臺市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煙財金〔2022〕31號),舉辦銀企對接活動82場,覆蓋園區38家,74家次市級銀行類金融機構參與活動,惠及企業800余家。設立煙臺市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資金規模30億元,切實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以中央財政資金為引導,吸引其他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合作,設立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全力支持戰略性、地域性、重要產業知識產權運營。
高水平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依托煙臺開發區,集聚資源、完善政策、健全生態,扎實推進“集聚區”建設,編制《煙臺開發區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方案》《煙臺開發區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機構入駐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文件,建成6000平方米以“知識產權園”為載體的服務業集聚區,引進中金浩、高航、七弦琴等30家國內優質服務機構入駐,逐步形成協同發展的集聚效應;全省首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即將上線,實現“線上大平臺、線下大市場”的全方位、全過程、多元化服務格局;2021月7月全省首家知識產權服務聯合會獲批,共為全市1418家企業完成知識產權托管服務。
為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人才招引力度,打造人才集聚高地,2022年,3家企業入選山東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站,累計入選11家,入選數量位居全省第一。面向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司法機關、企業及服務機構、高校院所等相關知識產權從業人員或學生組織開展156次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培訓活動,培訓惠及8000余人次;依托煙臺大學開展煙臺知識產權學院建設,多維度培養專業化、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人才。
2023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承上啟下的一年。“煙臺將繼續高標準推進知識產權與創新資源、金融資本、產業發展有效融合,依托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的搭建和實施,形成可復制、可持續、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充分發揮知識產權運營重點城市、知識產權強國示范城市的示范引領作用,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煙臺智慧。”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說。
(原標題:煙臺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亮點頻出、成效顯著,建設成果呈現井噴之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