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領域更多的中小企業有望成為“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
“目前,環境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400多家,這些企業正在全面強化創新引領,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新時代、新階段亟待培育一批環境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黨委書記劉文強日前在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首屆中國專精特新環境企業發展論壇上說。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當前,越來越多的環境企業正在加速入圍“專精特新”。不少環境企業在技術工藝、產品質量上深耕細作,全面強化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政策驅動、技術突破、國內工業轉型以及國際化發展需求,為我國環境企業打開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環保領域更多的中小企業有望成為“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
專精特新環境企業加速涌現
“截止到2021年,全國有850座垃圾焚燒發電廠,一個發電廠兩條線,我們做了600條線,在40%左右。”雪浪環境副總裁高用貴說。
作為在垃圾焚燒行業煙氣領域深耕20年的企業,雪浪環境與國內多所知名院校展開合作,建設聯合研發中心和創新實驗基地,不斷研發新的治污處理技術,垃圾焚燒煙氣零排放成套設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位于重慶市長壽區的重慶信維環保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焚燒主廠房內操作機械手臂。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像雪浪環境這樣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些年不斷涌現。數據顯示,在已公布的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環境企業超過400家,涉及水務、固廢、資源利用、節能、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
“不只國家級,各省市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樣數量可觀,這些佼佼者專注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掌握一定的關鍵技術,正在成為推動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銳力量。”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清新環境總裁李其林說。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紅表示,我國擁有相當數量的專注于大氣、水、固廢、檢測、新能源等環保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作為環保行業的佼佼者,這些企業在引領環保技術創新、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以及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必將發揮積極和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創新賦能環境企業
“大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聚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助力行業、社會的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劉文強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成為環境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北控悅慧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自主研發專利11項,軟件著作權29項,擁有CMM三級以及SSS運維、SSS咨詢和電子與智能化專業承包二級等企業十余項核心資質。”北控悅慧解決方案總監羅通說。
“目前集團旗下擁有60多家國內外分子公司,業務涵蓋城市環境、能源及工業三大領域。在餐廚和廚余垃圾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等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國內外專利超過800項。”維爾利集團研發總監趙振振說。
據介紹,維爾利集團在研發上持續投入,2020年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2年,維爾利集團三個子公司成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中建環能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建環能董事長特別助理鐘曉紅說:“我們結合區位優勢和科研基礎進行全國性的科研平臺布局和資源共享,形成了分別以北京、成都、蘇州為中心的三個研發中心,涵蓋2個省部級創新平臺、2個裝備中試基地、3個工程測試基地和1個CNAS認證檢測中心的科研基地。”
據介紹,以底層技術為核心建設產品技術平臺,中建環能已經形成以技術平臺、產品線、產品延伸為主軸的產品研發體系,打造基于底層技術突破的基層產品開發模式,提升技術積累和需求快速響應能力。公司目前已經形成6個技術平臺、10余條產品線和200余款產品。
推動環境企業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從中央到地方,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環境企業大力支持,越來越多擁有一技之長的小而精的企業迎來快速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環保領域中小企業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
以環衛行業為例,勁旅環境副總裁、CIO韋競表示,由于環衛行業場景復雜、分散等特點,判定任務的完成情況較難,工人作業的飽和度、作業量、效率很難評價。而相關企業面臨招工難、裝備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等問題。
為推動更多中小環境企業邁上高質量發展之路,李其林等業內專家建議,第一,引領廣大中小環境企業向差異化、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方向發展,不斷做優做強,把企業打造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配套專家”。
第二,加大對優質中小微環境企業的直接融資支持,加大債券市場包括綠色金融等對中小企業的扶持。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為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幫助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快速獲得資金支持,從而促進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第三,通過搭建平臺,幫助專精特新環境企業多方對接,共同構建大中小環境企業融通創新、合作共贏的生態,提高產業鏈上下游的協作配套水平,推動提升產業價值,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