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疫情創業補貼申請流程及時間(廣州疫情創業補貼申請流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廣州疫情創業補貼申請流程,以及廣州疫情創業補貼申請流程及時間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廣東疫情補貼3000元怎么領取
廣東疫情補貼3000元有線上和線下兩個領取渠道。
1、線上申報平臺,廣州南沙區企業綜合服務平臺
2、紙質材料受理。廣州南沙開發區政策兌現窗口,地址:廣州市南沙區海濱路167號二樓(中國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國際人才港,南沙人才一站式政務服務大廳3-8號窗口)
3、受理時間:周一到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法定節假日除外。
廣州創業補貼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以廣州市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為例,所需條件為:
初創企業吸納就業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吸納就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人數(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除外)給予創業帶動就業補貼。招用3人(含3人)以下的按每人2000元給予補貼;招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給予3000元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3萬元。
擴展資料
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窗口辦理流程:
1、受理。申請企業可按規定向企業登記注冊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提出申請,或通過就業創業專項資金管理信息系統申報,對填寫符合要求且材料齊全的,工作人員予以受理。
2、審核。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進行審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報財政部門。
3、發放補貼。財政部門確認后,按規定將資金撥入創業實體銀行基本賬戶。
參考資料來源:廣東政務服務網——廣州市——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申領
廣州疫情補貼1000元怎么領取
1、首先申請人可在2020年7月31日前向申請人注冊地所在區廣州疫情創業補貼申請流程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出申請填寫。
2、其次填報信息。
3、最后廣州疫情補貼1000元即可領取。
廣州疫情補助怎么領
1、首先廣州疫情補助需要在廣州市當地社區開申請證明材料。
2、然后寫好相關資料,交由社區審批簽字。
3、最后再交給上級領導就可以了。
廣州創業補貼政策2022
廣州創業補貼政策:廣州一次性創業資助按10000元給予補貼。符合條件人員和創辦主體只能享受一次創業資助。
初創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個體戶經營者(女性不超過55周歲、男性不超過60周歲)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普通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學生(在校及畢業5年內)和出國(境)留學回國人員(領取畢業證5年內);
2、軍轉干部、退役軍人;
3、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本省脫貧人口;
4、返鄉創業人員:廣州戶籍人員離開戶籍所在地外出求學(指在普通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求學,下同)、務工后返回原戶籍地所轄鄉鎮創業的勞動者(以營業執照所載地址為準);
5、創辦驛道客棧、民宿、農家樂的人員。
一、廣州創業補貼申請程序
1、補貼對象在申請周期第1個月(即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1-20日向單位所在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出申請;
2、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申請周期第2個月5日前完成受理、審核、復核;
3、符合補貼條件的,在申請周期第2個月10日前撥付資金。
二、國家鼓勵企業增加就業崗位,扶持失業人員和殘疾人就業,對下列企業、人員依法給予稅收優惠:
1、吸納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失業人員達到規定要求的企業;
2、失業人員創辦的中小企業;
3、安置殘疾人員達到規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殘疾人的企業;
4、從事個體經營的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失業人員;
5、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
6、國務院規定給予稅收優惠的其他企業、人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第七條 國家倡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提高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為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提供便利。
關于廣州疫情創業補貼申請流程和廣州疫情創業補貼申請流程及時間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