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成華區聚焦高校畢業生這個重點就業群體,進一步強化穩就業、保民生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千方百計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用心用情護航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路。截至目前,全區1623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已有1426名實現就業,就業率97.06%,在基層就業的比例超過75%;今年累計幫扶4500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一、精準用力,貼心護航高校畢業生成功就業
一是強組織,協同推進抓統籌。組建以區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專班;健全“區+街道+社區”三級就業服務體系,召開各相關部門、街道參與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制發《成華區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倒排工作進度,形成了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大就業”工作格局。二是搭平臺,線上線下同發力。廣泛收集和篩選符合高校大學生需求的用工信息,依托“四川公共招聘網”“成都人才網”“成華人社”等線上平臺和“圓夢坊”社區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等線下實體,不間斷開展“直播帶崗”“星空就業市集”“就業直通車”等招聘會78場,服務高校畢業生2萬余人。三是重服務,提高就業成功率。抽調就業骨干力量,深入街道、社區開展全覆蓋1623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大走訪、大排查,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就業“需求庫”;堅持“一生一策”原則,落實“1311”幫扶舉措(至少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技能培訓、1次就業見習機會),精準提供就業服務,動態削減未就業人數。
二、多點發力,全力推動就業崗位增量提質
一是政府引導,用好用足政策性崗位。堅持重心下移,采取降低學歷、不限專業等措施,降低機關事業單位招錄報考門檻。2022年,累計面向高校畢業生提供公務員崗位35個、事業單位崗位108個、區屬國有企業招聘崗位17個。鼓勵應屆畢業生應征入伍,上半年征集大學生兵源64人,下半年大學生應征報名461人。二是市場主體,多元化拓展社會性崗位。區領導帶隊走訪西南油氣田、華為成都分公司、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等轄區優質企業籌集就業崗位;借力成華HR聯盟平臺優勢,倡導本區37家重點企業開發“1+1崗位”(即1個專業崗位+1個基礎崗位);區民政、商務等部門深入盒馬鮮生、樸樸等連鎖企業,征集就業崗位2600余個。三是整合資源,常態化做好就業擴崗。認定見習基地43家,提供見習崗位576個,吸納198名高校畢業生見習;實施服務基層項目,累計招募53名“一社一大”;與區衛健、民政等部門聯合開發“公共衛生特別服務崗”等基層公共服務類崗位1000余個。四是按需組訓,訂單式開展技能培訓。利用成都市就業創業訓練院資源發布培訓清單,選擇就業面廣、培訓需求大的優勢專業進行發布。目前,已發布電子商務、茶藝、小兒推拿、形象設計4個班次的培訓計劃供高校畢業生選擇,吸引200余人參加培訓。
三、創業助力,不斷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途徑
一是及時兌現補貼。實施創業帶動就業行動,開展大學生創業培訓,加大創業場所租賃等補貼力度。目前,為65人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65萬元,發放4筆共80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二是強化平臺搭建。積極推動“省級創業孵化基地”成華區青年(大學生)創業園提檔升級,入駐30個大學生領辦的孵化項目,帶動320人就業創業。降低創業成本,打造“圓夢坊”孵化平臺,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50個免費創業工位,最長可使用一年。舉辦成華區第九屆青年就業創業大賽,評選出30名“青年(大學生)創業之星”。三是優化創業服務。依托“圓夢坊”青年筑夢空間等社區創業指導中心,設立圓夢會客廳、創業導師俱樂部,舉辦各類創業活動30場,為1200余名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項目對接、創業輔導、創業沙龍等服務。與成都理工大學建立示范性創業指導工作室,提供送政策、送導師、送項目等創業服務,打造15分鐘創業服務圈。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