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家推出統一的自愿性綠色產品認證制度,以質量基礎設施(QI)技術手段助力綠色發展,綠色消費已成為全球消費市場發展新趨勢。但仍有部分因素,影響著消費者的綠色購物選擇,綠色產品認證采信生態缺口掣肘著相關產業發展。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當前綠色產品認證目錄范圍尚不足以覆蓋各類消費場景;二是QI技術手段更新落后于產業發展,尤其受疫情影響,信息化、數字化技術驅動新一輪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數據采集和遠程交互等新型信息化手段在認證環節的運用尚在探索階段;三是綠色產品認證采信生態尚未完善,企業通過認證的效益短期不明顯,部分地區的宏觀政策尚待進一步轉化為具體采信實施方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綠色產品認證領域的發展;四是國際市場對我國綠色產品認證制度的互認有待推進。
基于綠色產品認證的發展和采信現狀,筆者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持續完善綠色產品認證采信生態。
首先,進一步拓展綠色產品認證目錄類別。優先針對消費需求旺盛且環境矛盾突出的重點產品實施認證,吸納各地實施的相對成熟的綠色產品類別。如,深圳市已于2020年針對珠寶飾品行業建立了綠色產品評價體系,浙江省近年來結合綠色評價技術要求,發布了一批浙江制造綠色產品等。梳理前述地方的良好探索經驗可知,通過整合資源能夠快速擴大目錄范圍,形成產品產業鏈,進而夯實綠色產品認證制度的發展廣度和深度。
其次,引領QI技術跨越發展匹配產業發展。靈活運用數字化QI技術,考慮將碳排放、遠程交互、環境治理領域的數據納入認證實施環節,鼓勵綠色低碳相關政策融合和銜接,以滿足綠色即低碳的發展要求。以深圳為例,當前已探索運用碳足跡標識產品支撐碳普惠場景,并將其應用在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具有綠色低碳屬性的餐飲、商超、酒店、旅游景區等消費場景。
再其次,深化完善國際認證互認制度。維護我國在綠色產品領域的話語權和權威性,積極推進中國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的國際交流合作,運用綠色產品技術貿易措施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從源頭推動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的國際互認。
最后,推動多元協同,補齊采信生態缺口。優化創新財稅、金融、信用、監管等支持政策的落地方案,形成公平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大力推進綠色產品認證納入公共機構綠色采購,率先在公共機構實施消費綠色轉型。通過開展綠色產品銷售專區、數字人民幣綠色消費專場補貼、綠色消費券等活動,大力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積極營造社會認可、健康消費的采信生態。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