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安徽省各市區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政策匯總
政策主要內容如下:
為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發展,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知識產權扶持政策,明確獎金獎勵機制,鼓勵培育自主知識產權,促進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管理工作。CTI華測認證為大家整理了各地方現行有效的政策文件,現分享給大家浙江省、安徽各市區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政策。
浙江
01、杭州市
文件:《杭州市專利試點企業和示范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鏈接:http://www.hangzhou.gov.cn/art/2020/5/22/art_1229051320_6962.html
主管單位: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市知識產權局)
政策內容:杭州市專利試點企業的認定條件:企業具備較好的專利工作基礎,鼓勵企業實施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并通過國家規定的認證機構認證。
杭州市專利示范企業的認定條件:企業具備較好的專利工作基礎,已經實施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并通過國家規定的認證機構認證。
有效期: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文件:《關于規范杭州市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貫標認證工作的通知》
鏈接:http://scjg.hangzhou.gov.cn/art/2019/12/9/art_1693484_40914808.html
政策內容: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貫標企業在申請資助時,已擁有有效專利5件以上(以上包含本數,以下同)或者有效發明專利1件以上;或者發明專利申請量2件以上。所涉專利的第一專利權人必須是該貫標企業。資助金額為貫標企業實際發生的認證費用,最高不超過6萬元
有效期:自2019年12月9日起實施
淳安縣
文件:《淳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的實施意見》
鏈接:http://www.qdh.gov.cn/art/2021/7/14/art_1229266642_1731673.html
主管單位: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縣財政局組織實施
政策內容:對于首次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認證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認證費用的補助。
有效期:自2021年8月10日起施行,暫定三年
其他體系/產品政策內容:對于通過ISO9001、ISO14001、ISO22000(HACCP)體系認證的企業,每張證書一次性給予0.5萬元資助
余杭區
文件:《中共杭州市余杭區委 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新制造業計劃”推動經濟高質量可持續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具體政策解釋說明
鏈接:http://www.yuhang.gov.cn/art/2020/3/20/art_1229176031_902447.html
主管單位:對知識產權貫標優秀企業、知識產權貫標達標企業分別給予5萬、2萬元一次性獎勵。
有效期:自2020年2月24日起施行
02、寧波市
鄞州區
文件:《鄞州區專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鏈接:http://www.nbyz.gov.cn/art/2020/9/1/art_1229109469_1226752.html
主管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知識產權局)、財政局
政策內容:通過國家標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體系認證的企業,最多給予5萬元資助。
有效期: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
余姚
文件:《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品牌標準政策實施細則
鏈接:http://www.yy.gov.cn/art/2021/6/7/art_1229136662_1649409.html
主管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政策內容:對企業當年首次通過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的,每家一次性補助5萬元。
有效期: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
03、溫州市
文件:《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快科技創新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
鏈接:http://www.wenzhou.gov.cn/art/2020/7/30/art_1229117830_1112160.html
政策內容:新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貫標認證或達標驗收的企業給予5萬元補助。
有效期:本政策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瑞安
文件:《瑞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瑞安市進一步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產業政策文本的通知》
鏈接:http://www.ruian.gov.cn/art/2021/12/13/art_1229167418_1963929.html
主管單位:市場監管局縣
政策內容:通過國家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獎勵1萬元。
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余杭區
文件:《中共杭州市余杭區委 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新制造業計劃”推動經濟高質量可持續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具體政策解釋說明
鏈接:http://www.yuhang.gov.cn/art/2020/3/20/art_1229176031_902447.html
主管單位:對知識產權貫標優秀企業、知識產權貫標達標企業分別給予5萬、2萬元一次性獎勵。
有效期:自2020年2月24日起施行
04、嘉興
海寧市
文件:《海寧市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細則》
鏈接:http://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www.rumin8raps.com/skin/default/image/nopic.gif>
主管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和市財政局
政策內容:鼓勵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管理國家標準(簡稱知識產權貫標),實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29490-2013)的企業,新被列入嘉興市級以上知識產權(專利)示范(優勢)企業(或通過復核)的,完成知識產權貫標認證的獎勵8萬元。
有效期: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平湖市
文件:《平湖市專利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
鏈接:
http://www.pinghu.gov.cn/art/2020/5/4/art_1229439434_2230940.html
主管單位:市場監管局、財政局
政策內容:對貫徹通過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29490-2013)標準認證(簡稱貫標認證),且認定為嘉興市級以上專利示范企業,給予8萬元的補助
有效期:自2020年4月20日印發之日起施行
安徽
01、合肥市
巢湖區
文件:《2021年安徽巢湖經開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實施細則》
鏈接:http://ahchjkq.hefei.gov.cn/zsyz/zszc/18225821.html
政策內容: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省知識產權貫標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給予一次性15萬元獎勵;
有效期:自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有效期2年
長豐縣
文件:《長豐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
鏈接:http://www.changfeng.gov.cn/public/13711/107463442.html
政策內容:對當年首次通過國家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體系認證的企業,給予4萬元獎補,經合肥市知識產權局備案的,追加6萬元獎補。對
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其他體系/產品政策內容:對企業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分別給予1萬元補助。
02、蕪湖
文件:蕪湖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建設質量強市的若干政策規定》《“蕪湖智造”品牌認證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鏈接:http://www.changfeng.gov.cn/public/13711/107463442.html
主管單位: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政策內容:對首次通過國家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的企業,當年經核查其有效運行的給予5萬元獎勵。
有效期:自2021年12月24日起實施
其他體系/產品政策內容:對新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給予 30 萬元一次性獎補。
03、蚌埠
文件:《蚌埠市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鏈接:http://www.nbyz.gov.cn/art/2020/9/1/art_1229109469_1226752.html
主管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
政策內容:對通過省知識產權管理規范驗收的貫標企業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
有效期: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04、馬鞍山
當涂縣
文件:《當涂縣知識產權資助獎勵辦法》
鏈接:http://dtxzwgk.mas.gov.cn/openness/detail/content/60e2bc01d1da9b1d128b456c.html
主管單位: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政策內容:當年經報備并通過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
有效期:自2021年7月3日頒布之日起實施
浙江、安徽省各市區現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政策匯總.xlsx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