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扎堆荷蘭申請專利只為補貼?非正常申請須“剎車”
前段時候,一篇關于在荷蘭專利局號召當地專利律師,不要再代理那些奔著賺中國政府補貼的非正常專利申請的文章引發熱議。調查發現,2021年7月起,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數暴增,讓辦公室不堪負荷,其中很多申請被懷疑為“非正常”。
中國專利扎堆荷蘭申請,引發風險警示。
網傳的一篇荷蘭專利辦公室2021年11月發布的通知顯示,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出現暴增,他們強烈懷疑其中很多是“非正常申請”,僅僅是為了獲取中國各級政府給予的補貼,因為荷蘭“不種枸杞,沒有稻田,沒有山脈,也沒煤礦”,而大量的加急申請讓當地辦公室不堪負荷,因此要求當地大約600位專利律師們及早發現、并不要配合此類非正常申請。
荷蘭專利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該辦公室共計收到了436份來自中國的申請,而從2021年7月開始,申請數量出現了“暴增”的勢頭,具體總量還在計算中,將于2022年4月發布的年度報告中公布。由此可見,在荷蘭申請專利并非是個別人或企業的行為,而是形成了一定規模。
記者發現,在網上以“荷蘭專利申請”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就會跳出來很多專利申請機構的業務廣告,號稱荷蘭專利“不用實審、授權容易、拿證快”。一些中介機構表示,與多數國家的專利申請要求不同,荷蘭的專利審核并不設置實質審查程序,只要通過形式審查,即可獲得專利授權。而形式審查的最重要內容,是該項專利的新穎性調查。提交新穎性調查后大約9個月時間,即可獲得調查報告。如果報告顯示專利擁有獨特性和新穎性,即可進入專利授權階段。
記者調查還發現,除了荷蘭,南非、澳大利亞、盧森堡等國也是授權相對容易、授權時間較快的國家。有的國家甚至只要兩三個月就能拿到專利權證書,因為只需要登記一下就可以。而通過中介機構去海外申請專利,需要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大概在3到4萬元左右。
事實上,隨著海外業務的擴大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中國企業正越來越多地在海外提交專利申請。數據顯示,2021年1至9月,中國企業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專利申請為48979件,排名全球第一。不過,荷蘭辦公室在文章中指出的,一些企業為了賺補貼而進行的"非正常申請"行為,的確也是不容忽視在存在。
上海市律師協會知識產權業務委員會主任劉峰記者介紹,部分個人或企業進行專利申請,并不是真的有了某種創新性的成果,而是沖著國內各種官方的、民間的鼓勵或獎勵去的。有的個人和企業在其專利獲得省級、市級、縣級、甚至是工業園區級別的層層獎勵之后,獲得的利益非常可觀,遠遠超出其為了申請所付出的成本。巨大的套利空間,也為從事專業申請的中介機構帶來了牟利的機會。一些中介機構甚至雇人“掃樓”,去企業的辦公樓里一層一層發傳單,爭取所謂的“業務”。
毫無疑問,這種非正常的專利申請,已經遠遠偏離了其鼓勵和保護創新的初衷,成為我國監管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今年2月公布的《關于規范申請專利行為的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就明確指出: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代理師,或者其他機構或個人,誘導、教唆他人或者與之合謀,或者知道、應當知道是非正常專利申請代理,或幫助他人實施各類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均屬于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
2021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多次發布通知,要求規范專利申請正常秩序,進一步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代理行為。相關的專項整治活動中,累計向地方通報4批次81.5萬件非正常專利申請,累計處罰近200家無資質代理機構,罰沒款超千萬元。
那么,如何規范專利申請行為,堵住不法分子利用專利賺取補貼的“空子”呢?劉峰表示,定期和不定期的各種各樣的回訪,是一個有效的監管方式。如果回訪中發現,企業獲得的專利,僅僅是停留在紙面上數字上的文字,而沒有切實發揮提升技術、優化資源等作用,監管機構就有權對專利的申請提出質疑,必要時還可以撤銷授權。從企業角度來說,一旦專利申請被認定為“非正常”,不但申請費用白花了,還會造成信用損失,對企業的其他經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
劉峰還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此前曾明確要求,各地在推出激勵獎勵政策、進行項目支持時,要實施嚴格的協同限制措施;各地要指導當地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示范企業慎選、優選專利代理機構。這些措施也都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有效之舉。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非正常專利申請很快就能扭轉過來。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