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反擊資本!李子柒能否拿回“李子柒”?
近日,李子柒正式起訴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此外,該公司申請的李子柒商標均被駁回,商標流程狀態變更為無效、等待駁回復審等。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日,“李子柒停更”“李子柒與公司鬧翻”“杭州微念申請李子柒商標全部駁回”等等話題屢屢沖上熱搜,引起大家的關注。
11月1日晚間,李子柒事件有了進一步進展。一直三緘其口的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杭州微念”)首次對李子柒此前起訴杭州微念一事作出回應。
杭州微念表示,愿意就雙方合作內容、方式等展開溝通,希望雙方能夠繼續攜手前進。
另一邊,李子柒的助理針鋒相對,深夜怒懟資方公告“春秋筆法”。圍繞著“李子柒”這一IP,雙方的分歧進一步公開化。
梳理李子柒與杭州微念的糾紛時間線:
7月14日,李子柒發布最后一則視頻《鹽》,至今已停更超3個月。
8月26日,李子柒的助理連發兩條微博,一條提醒大家不要被他人冒用李子柒名義的詐騙短信騙到;另一條回應停更一事,說李子柒需要時間整理現實問題,也需要不斷學習。
8月29日凌晨,停更一個半月之后,李子柒在綠洲上發布了一張表情包,并配文:“半夜被惡心到了,這么快就按捺不住了么。”面對網友的疑惑,李子柒回復表示:“資本真的是好手段!”但很快,這條回復又被刪除。
8月30日,李子柒po出一張報警的圖文,配文稱“大清早報個警”。后續就有很多人猜測,是騷擾跟蹤打擾了正常生活,有人說是團隊被搶導致停更,但隨后李子柒助理也發微博辟謠,稱不存在團隊被挖,李子柒只是在整理與第三方公司的問題。
9月16日,微博大V“兔撕雞大老爺”的一條微博,讓公眾了解到李子柒和杭州微念鬧得很不愉快。李子柒在股權架構中吃了大虧,并有可能因此顆粒無收。
10月22日,CCTV4官方微博發布了專訪李子柒的視頻,李子柒在節目中談了許多對傳統文化、內容創作的看法,但并未對斷更風波給出回應。
3天后,也就是10月25日,李子柒公司(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稱“子柒文化”)起訴了杭州微念、劉同明,經辦法院為四川省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據股東信息顯示,子柒文化由杭州微念持股51%,李子柒(本名李佳佳)本人持股49%,而劉同明是杭州微念的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有關李子柒和杭州微念的糾紛,總結起來就是利益分配問題。杭州微念想從合同條款上找漏動,盡量少分錢給李子柒;而李子柒方則認為“李子柒”這個IP都是由她個人創作、輸出,如果不是她,杭州微念也不能從“李子柒”這個IP上賺到錢。
關于李子柒與杭州微念的合作時間為:
2013年2月,杭州微念成立。
2015年開始,李佳佳以“李子柒”為化名開始拍攝美食短視頻。
2016年,李子柒憑借短視頻《蘭州牛肉面》獲得廣泛關注,這其中便有杭州微念的身影。
據杭州微念官方描述,2016年9月開始,公司便和李子柒團隊達成合作,公司為其提供微博資源推廣服務,李子柒則將精力完全投入到內容創作當中。
2016年8月底,杭州微念作為申請主體,向相關部門注冊了“李子柒”這一商標。
2017年7月,李子柒與微念更換合作模式,合約模式轉合資公司模式,共同成立子柒文化,籌備“李子柒”品牌。
同年,子柒文化進一步對“李子柒”品牌進行商標的防御性注冊。后續,杭州微念也將相關的品牌商標逐步轉讓給子柒文化。由于杭州微念持股較多,所以杭州微念占有大部分的知識產權和商業內容。
公開資料顯示,品牌重要的變現渠道,諸如天貓旗艦店、李子柒YouTube賬號等,均是以杭州微念名義注冊完成的,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雖然這些項目一年收入達到20多億人民幣,但是與視頻里的李子柒本人卻沒有太大關系。
“杭州微念申請李子柒商標全部駁回”是怎么回事呢?
據查詢,截至目前,共有163件“李子柒”相關商標,包括“李子柒”、“李子柒自制”、“李子柒優選”、“李子柒螺螄”等等商標。
最早申請“李子柒”商標的是由杭州微念于2016年8月29日申請,后轉讓給子柒文化,商標類別分別為3、5、29、35、30.
2017年2月20日—2017年8月25日,這段時間出現了不少申請人搶注“李子柒”商標,現都是被駁回狀態。
2017年9月5日,子柒文化再次申請21、32、41三類“李子柒”商標,商標狀態已注冊。同日,杭州微念也申請了3件“李子柒”商標,但被駁回。
2017年10月24日—2019年7月10日,子柒文化不斷申請“李子柒”商標,對“李子柒”商標進行全類別保護。
2019年12月24日—2019年12月27日,杭州微念申請了多個“李子柒”商標,這也是出現在熱搜“杭州微念申請李子柒商標全部駁回”的那批商標。
那為什么杭州微念公司把“李子柒”商標轉讓給子柒文化后,自己于2019年申請的“李子柒”商標又都被駁回了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李子柒”商標涉及到名人姓名權的問題,需要申請人提供相關授權或同意函。這批商標最后被駁回,猜測是李子柒本人拒絕授權吧......
李子柒與杭州微念的糾紛牽扯時間線越來越長,想來對雙方的利益都有所損失。該事件后續會如何發展,筆者會持續關注。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