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大爺靠科技寵妻獲國家專利,小小發明究竟有無存在意義?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兒子獲獎發明和父親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引發輿論關注。針對此報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在其官網作出回應,稱高度重視,已迅速組織人員對此事進行調查,后續將及時向社會反饋調查結果。
據了解,被質疑的獲獎作品有兩個,其中一個是“酒駕安全激光快速篩查系統”,與孩子父親劉建國的發明名“激光酒駕道邊在線監測系統”很相似。
這可能是屬于職務發明,這位父親大概在利用自己和實驗室團隊的科研成果,供兒子獲獎升學……
相關閱讀:
專利案例解讀:職務發明創造與不正當手段獲取
不過從技術方案來看,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使用的酒精吸收峰的波段不同。就是不知道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在調查此事時,是怎么認為的。
雖說父愛如山,但這種“寵”孩子的方法要不得,他并不會從中感到父親對自己深沉的愛意,而只會對發明創造、專利申請有錯誤的認知。
在蝸牛納看來,這位中科院大佬還不如76歲的民間發明家呢,同樣靠科技寵人,但大爺的新聞就比較正能量一些。
這位76歲的大爺寵妻到了什么程度呢?在冬天洗菜時怕她手冷,于是發明了“洗菜機”;在拖地時怕她累著自己,又發明了“拖地機”。
據了解,這位今年76歲的發明家叫辛世武,是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衛生局一名退休干部。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辛大爺已經有了31項發明,包括打擊樂器、升降電梯、洗菜機、翻身機、搓澡機、捶背機等五花八門的發明創造,服務對象都是老年人,其中有5項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為老年人搞發明創造的初衷不是為了寵妻,而是為了幫助臥病在床的父親。據辛大爺介紹,他父親那時候正臥病在床,起不來也翻不了身,深感痛苦。于是,辛大爺就想為他父親搞一個自動翻身機。隨后經過不斷試驗,這張保健床終于研制成功了!
如上圖所示,只要按一下按鈕,臥床者就會被緩慢推坐起來,此外還可以左右翻身。而這款多功能健身床后來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從專利案例摘要來看,該專利的床架底部設有可將起坐靠背抬起或放下的起坐裝置,以及可以將大小便孔打開或關閉的自動便溺裝置。這充分考慮了長期臥床的癱瘓病人生活和體能恢復的需要,能使行動不便的病人在床上方便的變更姿態,并且增加大小便孔還可讓病人在床上大小便,有利于病人的生活需要。
可以說是從這開始,辛大爺的發明之路便越走越寬。并且他每一項新發明的問世,辛大爺的妻子李巧翠都是第一個體驗者,不過與其說他妻子是最捧場的受益人,倒不如說這些發明的靈感就來自于她。
有次在冬天,辛大爺看到妻子一天三次拿著盆在涼水里洗菜,就有些心疼了。后來他利用兩三年的時間,給妻子發明了一個洗菜機,想讓她在不用碰涼水的情況下洗菜。當然,這種家用洗菜機同樣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當菜隨水渦流旋轉時,攔截器攔截產生與水渦流同向的沖刷力,并且攔截器的攔截環阻抗到一定力度時沖刷力放棄攔截,完成一次沖刷,經過攔截器多次往返攔截將菜徹底清洗干凈,極大的提高了菜的清洗質量與清洗效率。
有了洗菜機怎么可能沒有洗碗機呢?辛大爺又發明了一種家用洗碗機。
該裝置采用外刷和內刷對碗體外壁與內壁同時進行洗刷,與現有技術單純用高壓水長時間噴洗相比,不存在無法進行有效清洗的死角,且操作便利快捷、清洗時間短,極大的提高了清洗碗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辛大爺還懂點音樂,因為他發明過一種秦腔鍵式電動打擊樂,每個秦腔打擊樂器上均對應設有電動打擊機,鍵盤上每個音鍵的下面均對應設置有常開按鈕,常開按鈕的兩個觸點分別與電源和電動打擊機上的一個接點相接,電動打擊機上的另一個接點與電源的另一個接點相接。
該實用新型將秦腔打擊樂科學地組合為一個整體,用鍵盤操作,電動擊打,既省力,又能達到高度協調統一之效果,音質標準、穩定、洪亮,節奏清晰、準確,樂隊由5人減為一人,節約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將對秦腔劇種的振興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
該不會辛大爺在外有組織什么樂隊,或是認識的人里有玩音樂的,由于經常不能組到五個人,所以才有了此項發明。
果然發明靈感來源于生活,這些有利于老年人的發明,都是通過辛大爺在平時生活中的觀察,然后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極強的手動能力創造出來的。
辛大爺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很快有不少網友為其點贊叫好,并表示本來在看很實用的發明,結果卻被塞了滿滿一盤狗糧。
不過也有的網友認為,辛大爺的一些發明早就已經有人申請過專利了,并且只要在某個電商平臺上隨便搜搜,也能出現很多相關的產品,哪個不比辛大爺發明的更實用?
普通又常見的小發明,真的沒有它存在的意義嗎?
其實,能主動地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是人類的本質。人類原本便是利用天然條件創造了勞動手段和工藝,并在發明器物的過程中意識到外部世界的性質和自身的力量。
沒有任何人能夠否認,發明是技術和生產活動的起點。在遠古時期,正是有了打制石器、人工取火的發明和應用,才開始了人類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的歷史;正是有了石器的磨制、冶銅煉鐵、制陶曬磚和養蠶織絲等發明,才讓古代社會有所進步;正是有了新的紡織機、蒸汽機的發明,才在18世紀興起了產業革命;也正是有了電子計算機和一系列的現代發明,才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勞動方式、生活狀況和社會面貌。
即便是在技術變革和技術進步的現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也仍舊離不開發明創造。總體來說,全球人類的文明史首先就是一部發明創造史,而這一歷史也將在今后繼續“寫”下去。
但要說過去的發明家是否清楚自己創造性活動的社會意義有多重要,答案肯定是否。因為他們在改進已有的器物或工藝時,大都從切身的需要出發,以業余的方式從事發明創造,沒有也不可能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發明有什么價值和應用后果。
什么時候才有這個意識呢,大約自近代起,人們才日益明確地認識到發明的重要性,不僅運用專利制度鼓勵和保護發明,還建立起專門開發研制的機構和交流成就的組織,以此讓發明創造規律性的研究受到重視,也讓發明創造教育和發明方法的培訓得到普及。
因此,不論是小孩子還是老人,也不論是男是女,都可以進行發明創造。也許有些小小發明并不值得一提,但我們都不應該全面否定他們的想法,如果每一項發明都被PASS了,讓原本有一腦子金點子的人逐漸變得不敢說也不敢做,失去了創新的勇氣,那么社會上還能有多少為國家創新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發明家呢?
要知道,許多發明創造并不是出自人們想象中的發明天才、學界泰斗、業內專家,而是普通的“門外漢”,比如坦克的發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戰時,有個名叫貝斯特·斯文頓的英國隨軍記者在法國目睹了英國遠征軍浴血奮戰的悲壯場面后,突然產生靈感:如果給拖拉機穿上鋼甲外衣,不是既能進攻敵人的陣地,又能抵御敵人的機槍和炮火的射擊嗎?于是他建議英國的防務委員會將“霍爾特”型拖拉機改裝成裝甲戰車。這個建議最初遭到了陸軍大臣齊吉納的拒絕,但斯文頓的好友漢凱是當時的國防委員會秘書,經過他的鼎力相助,這個建議才得以被時任英軍海軍大臣的溫斯頓·丘吉爾采納,用一年多時間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坦克“小游民”,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有影響的發明——陸地巡洋艦(坦克)。
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為什么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武器裝備專家沒有想到這一點,一個從事新聞采訪的記者卻產生了如此新奇獨特的想法呢?有人分析說是內行專家往往會受知識和經驗的影響,常常會不自覺地在現有的知識和經驗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但這在無形之中形成了思維框框,限制了發明創新。
所以說,不要小看任何人的小發明,或者提出的一個想法,誰又能知道小小的東西在未來能有極大的作用呢?
當然,也不要太有目的性地為了獲獎升學而進行專利申請,蝸牛納認為培養孩子們對科技的興趣比出成果更重要。如果專利真能在孩子們的創新中起到作用,那也應該是幫助他們開拓視野,嘗試創新的基礎資料。
所以,與其攛掇孩子申請專利去獲個獎,不如培養其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可能會促進他的思維方式和實踐能力。而不是為了讓升學之路更好走,教給他投機取巧的手段,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中沒有什么捷徑。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