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鴻蒙操作系統正式發布,就在大家討論鴻蒙系統的同時,鴻蒙商標也讓不少熱心網友揪心。
據天眼查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最早于2018年8月就申請注冊“華為鴻蒙”(“HUAWEI HONGMENG”)等商標,截至目前,華為鴻蒙系列相關商標注冊數已超400個,但其實,華為注冊鴻蒙商標的過程并不順利。
華為之前申請了兩年“鴻蒙”商標,就曾因被其他企業所注冊,而被數次駁回,之后華為提起訴訟也已失敗告終,大家也開始議論紛紛:鴻蒙是不是要改名了?
其實這種事情在商業圈里非常常見,即便你是國際大牌也避免不了商標被搶注,不得不改名的命運。
曾是英國皇室御用品Burberry就遭遇過商標搶注,發現,以“巴寶莉”三個中文字作為商標的,有多個品類都不屬于Burberry公司名下的,其中就有陶瓷磚類(19類)商標被香港一家公司注冊,最終歸屬無法判定。因此Burberry中文后來翻譯成為博柏利。
那么遇到商標被其他公司搶注,除了改名還有別的辦法么?
有,比如“鴻蒙”商標大戰最近就迎來了反轉,有多方消息稱,華為已經找到了解決的方法,那就是通過購買的方式來獲得“鴻蒙”商標!
除了華為,另一巨頭蘋果公司也曾經因為使用ipad作為品牌名稱,引發過一場持久的官司。因為在蘋果發布ipad之前,唯冠就曾做過一個叫ipad的產品,并注冊了ipad的全球商標。最終蘋果公司也不得不屈服,以近4億人民幣的價格收回了IPAD在國內的商標,為新iPad上市掃清障礙。
可見,如果公司的產品急需商標上市,那么購買商標就成為了最佳的選擇,注冊商標花費時間長而且也不一定會成功。商標購買一般來說辦完了商標轉讓手續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收益,這個簡單粗暴的買,成為了很多小公司要提前搶注商標的原因之一。
看到這很多網友表示,連商業巨頭們也避免不了商標搶注和商標被駁回的命運,注冊商標真是太難了。
其實商標注冊難是因為,商標代表了企業的形象,是消費者對產品的一種印象。熱門領域、辨識度高的商標,一眼就能讓消費者鎖定你的品牌。
比如麥當勞是世界上辨識度最高的品牌之一,消費者只要瞟一眼M,就知道麥當勞在那。
以中文商標為例,目前我國有效注冊商標已經超千萬,接近商標用詞的極限。但是大部分商標申請人在商標命名上的認知、思維方式都是相近的,尤其在熱門產業領域,想到相同名稱的概率非常高。好的名字大家都早就注冊過了,所以現在商標注冊也就越來越難。
除了名字相似,我們也會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商店買東西的時候一不留神就會碰見假冒名牌,俗稱“山寨”貨。名牌商標被“山寨”早就不是新聞了,但是當我們看到這些被改的面目全非但卻依然形似的“山寨”時,還是會忍不住被其造型“雷”到外焦里嫩。
為了避免山寨,很多的企業都制定了自己的商標保護戰略,叫做防御性注冊,就是注冊大量自己品牌的"山寨"商標。
據統計,阿里巴巴注冊過6000多個商標,基本上把所有衍生詞語都注冊了一遍。有阿里叔叔、阿里兄弟、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阿里寶寶、阿里嬸嬸,可以說是阿里巴巴的“全家福”了。
再如家喻戶曉的老干媽,其成功的一個原因與“打假”、商標維權是緊密相關的。據稱,南明老干媽每年都會安排兩三千萬元作為“打假”專項資金,同時還加強了商標保護措施,該公司全部注冊商標達114個,包括“老于媽”“媽干老”等商標,就是為了防止一些公司打擦邊球,影響老干媽的品牌形象。
還記得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今日頭條告今日油條”案么?兩個產品明明八竿子打不著,今日油條卻從LOGO設計、店鋪裝修、品牌標語、海報等等與今日頭條撞衫。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張一鳴開的油條店。
如今,商標大戰年年有,但大家仍舊樂此不疲,從萬物皆可盲盒,到萬物皆可商標,對于各類商家商標搶注的行為你怎么看呢?
專業知識每日分享商標使用在指定服務上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哪些?1.商標直接使用于服務場所,包括使用于服務的介紹手冊、服務場所招牌、店堂裝飾、工作人員服飾、招貼、菜單、價目表、獎券、辦公文具、信箋以及其他與指定服務相關的用品上;2.商標使用于和服務有聯系的文件資料上,如發票、匯款單據、提供服務協議、維修維護證明等;3.商標使用在廣播、電視等媒體上,或者在公開發行的出版物中發布,以及以廣告牌、郵寄廣告或者其他廣告方式為商標或者使用商標的服務進行的廣告宣傳;4.商標在展覽會、博覽會上使用,包括在展覽會、博覽會上提供的使用該商標的印刷品及其他資料;5.其他符合法律規定的商標使用形式。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