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海洋產業2020年扶持計劃(直接資助、股權資助、貸款貼息方式)的通知
深圳市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各有關單位:
為加快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我委決定組織實施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2020年第二批扶持計劃(海洋經濟類),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資助對象
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生產及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等機構。
二、申報要求
(一)申報項目必須符合申報指南和相關規劃重點支持領域,項目申報單位應按照申報指南的要求(扶持計劃的具體申報條件、申報材料、資金申請報告編制要求等詳見申報指南),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認真組織編寫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并落實項目建設資金、節能、環保、土地、規劃等相關建設條件。
(二)項目建設地點必須位于深圳市行政區域內(含深汕特別合作區)。
(三)項目名稱應準確、規范、簡潔。產業化事后補助扶持計劃項目可命名為“XXXX產業化項目”。
(四)項目采用的自主技術成果(包括自主知識產權、消化吸收創新、國內外聯合開發的技術等)應具有先進性和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擁有有關成果鑒定或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技術檢測報告等證明材料。
(五)已明確項目建設資金籌措方案,建設資金落實,有自有資金證明、貸款合同或協議、金融機構出具的貸款承諾等。
(六)項目申報單位應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在線申報,申報網址http://www.gdzwfw.gov.cn/portal/guide/11440300693966093K3442001031000.無需提交紙質版申報材料。
(七)同一單位建設內容相同或部分相同的項目不得向市有關部門重復、多頭申報。經核實屬重復、多頭申報的項目,將取消申報資格并追究申報單位責任。
(八)項目單位提交的工業總產值、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營業收入、納稅金額等經營指標數據,應確保與報送市統計部門的數據一致。
(九)項目單位、法定代表人、項目負責人等有關責任主體在項目申報和實施過程中發生失信行為的,由市發展改革部門列入本部門專項資金失信行為名單,并按照《深圳市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深府規〔2018〕12號)等相關規定進行懲戒。
(十)所有申報項目列入專項資金扶持計劃后,應嚴格按照項目批復、合同及《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項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扶持計劃操作規程》要求完成項目建設,按《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項資金新興產業扶持計劃項目驗收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填報月報信息及提交驗收申請。
《操作規程》詳見http://fgw.sz.gov.cn/zwgk/qt/tzgg/content/post_7266718.html;
《驗收管理辦法》詳見http://fgw.sz.gov.cn/fzggj/qt/tzgg/201910/t20191014_18321602.htm。
三、辦理流程
項目申報—項目初審—第三方評審機構評審—現場核查—征求各部門意見—公示—下達扶持計劃—下達項目批復或簽訂項目合同。
四、申報時間和咨詢電話
(一)在線申報時間:2020年7月6日9:00至2020年8月6日17:00.
(二)咨詢電話:26037122.
目 錄
一、重點支持領域 3
二、高技術產業化事后補助扶持計劃 3
附件1 9
附件2 12
附件3 13
附件4 16
一、重點支持領域
(一)海洋經濟
二、高技術產業化事后補助扶持計劃
(一)扶持方式及資助金額
事后資助。綜合評審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且通過現場核查的,市發展改革部門與項目單位簽訂合同。項目單位須先自行投入資金組織實施項目,待項目建設完成并通過驗收后,按經專項審計核定項目總投資的20%予以事后資助,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
(二)申報條件
1.項目申報單位是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發、生產及服務的企業,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
2.項目采用的自主技術成果(包括自主知識產權、消化吸收創新、國內外聯合開發的技術等)應具有先進性和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擁有有關成果鑒定、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技術檢測報告等證明材料或相關認證和生產許可,知識產權歸屬明晰。
3.項目單位有較強的技術開發、資金籌措、項目實施能力,以及較好的資信等級,資產負債率在合理范圍內,經營管理狀況良好,具有開展相關項目產業化的生產、經營資格和實施條件,近三年主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1億元。
4.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降耗、環保、安全等要求,項目方案合理可行,具有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5.項目已按有關規定完成審批、備案或核準,且時限未超過兩年,根據需要取得項目用地、環評、規劃等批準文件,且相關文件內容與項目申報內容一致。
6. 項目總投資不低于1500萬元,且申報單位已落實全部項目投資金額(自有資金證明+銀行貸款承諾+銀行貸款+銀行授信≥項目總投資),其中自有資金不低于項目總投資的30%,建設投資不低于項目總投資的40%。
7.項目建設期自項目申報之日起開始計算,一般不超過3年,在申報之日前已完成的投資不算入項目總投資。
8.申報單位不得被列入我市失信懲戒名單,不得在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創新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及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單位有逾期未申請驗收項目,不得向市有關部門重復、多頭申報建設內容相同或部分相同的項目。
9.項目申報單位應于項目批復下達當月起在我委項目管理系統按月填報項目進展。
(三)申報材料
項目資金申請報告(需編輯目錄,標注頁碼)
1.項目摘要(4000字以內)
包括項目名稱、法人概況、建設地點、主要建設內容、建設規模、建設時間、技術基礎、工藝路線,項目運營模式,項目建設條件落實情況,項目總投資,申請政府資助資總額,項目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等。
2.項目背景與意義
包括國內外產業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產業鏈關鍵環節和技術難點,項目對產業發展的作用與影響,產業關聯度分析,市場分析。
3.項目申報單位的基本情況
包括企業所有制性質、規模、發展規劃及戰略、在行業內的地位、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近三年經營業績(總資產、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利稅情況、研發投入、資產負債率、“工業投資”和“工業技術改造投資”數據、銀行信用等級等)、項目負責人及主要股東概況、已通過的有關企業質量體系認證、銀行資信情況及近年來主要科研成果等。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項目承擔單位提供單位成立以來的相關概況。
4.項目的技術基礎
包括研發團隊情況,成果來源及知識產權情況,已完成的研究開發工作及中試情況和鑒定年限,技術或工藝特點以及與現有技術或工藝比較所具有的優勢,該項技術的突破對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5.項目建設方案
包括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建設規模、建設地點、采用的工藝路線與技術特點、工程和主要設備選型及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項目招標內容、項目盈利運營模式、產品市場預測、建設工期和進度安排、建設期管理及項目組織結構與人力資源配置等。
6.各項建設條件落實情況
包括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措施、原材料供應、安全生產、衛生防疫、消防及外部配套條件落實情況等;其中節能專篇章節需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6年第44號令)要求進行編寫。
7.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包括項目總投資估算表、建設投資估算、分年投資計劃表、項目資金籌措及落實情況和申請市政府補貼資金使用方案。
項目總投資一般由建設投資、研發費用和鋪底流動資金構成。建設投資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費、安裝工程費、場地改造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包括購置必要的技術和軟件、專用儀器設備定制等)等,項目建設投資不得低于總投資的40%。研發費用包括自主研發費和委托開發費,其中自主研發費主要包括科研材料及事務費(包括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人力資源費(包括研發人員工資、勞務費、專家咨詢費)、其他費用(包括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人員績效、管理費等);委托開發費主要是指項目單位購買研發外包服務所支付的費用。鋪底流動資金主要包括燃料動力費、生產原材料費、場地租賃費、基本預備費、建設期利息等,一般不超過項目總投資10%。
項目資金籌措方案中,自有資金不低于項目總投資的30%,且須提供同一銀行出具同一賬戶的證明文件。
資金使用方案需列出項目建設所需購置的主要設備、技術及軟件等清單(設備種類、數量、參考單價、是否已購、是否公開招標購置等)以及土建、流動資金等。項目建設單位公開招標購置的軟硬件設備應不低于財政計劃補貼金額。
8.項目財務評價、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包括內部收益率、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期、貸款償還期等指標的計算和評估,項目建成后的運營方案、管理模式、達產產值及利潤、新增就業人員等。
9.項目風險分析
包括項目的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資金風險等評價情況,以及風險控制思路等。
10.其它需說明的問題
資金申請報告附件(請按照以下順序依次排序):
(1)項目單位法人注冊文件、組織機構代碼證;
(2)社會投資項目的備案或核準文件(如項目涉及技術改造內容,項目單位在填報社會投資項目核準備案管理系統時,項目建設性質選擇“技術改造”類別);
(3)銀行出具(三個月內)的自有資金存款證明文件(原件1份),須提供同一銀行出具同一賬戶的證明文件;
(4)銀行授信文件、銀行出具的貸款承諾文件或已簽訂的貸款協議或合同(若有貸款);
(5)項目單位近三年財務審計報告(若項目單位成立時間不足三年,需提供單位成立至今的財務審計報告);
(6)上年度完稅證明;
(7)項目技術先進性證明及獎勵文件,包括查新報告、軟件著作權、發明專利、產品檢測報告等;
(8)必要的生產、經營許可及認證文件;
(9)項目用地規劃許可文件及土地使用權屬證明,租賃場地的請提供租賃證明;
(10)涉及環境影響的,應提供環保部門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意見,若不涉及的,請提供有關情況說明;
(11)項目投資信息表(見附件1);
(12)項目新增設備和軟件購置清單(見附件2);
(13)項目招標事項計劃表(見附件3);
(14)項目管理承諾函(見附件4);
(15)近3年項目單位受國家、省、市各級財政資金扶持情況(見附件4.1);
(16)項目單位對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內容和附屬文件真實性負責的聲明(見附件5)。
附件1 | |
項目投資信息表 | |
申報單位 | |
項目名稱 | |
產業類別 | |
申報批次 | 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XX年第XX批(產業化事后資助) |
申報時間 | 20XX年X月X日 |
項目類別 | 計劃支出金額 |
投資(萬元) | |
1.建設投資 | |
其中:建設工程費 | |
設備購置費 | |
2.研發費用 | |
3.鋪底流動資金 | |
合計 |
備注:1.項目總投資根據申報時填列;2.本表格填列數據應和提交給深圳市發展改革委的項目申報書保持一致。
附件2
項目擬新增設備/軟件購置清單
單位:萬元
序號 | 設備名稱 | 參考型號 | 參考數量 | 參考單價 | 小計 (參考) |
是否公開招標 |
合計 | —— | —— | —— |
(備注:1.項目新增設備是指自項目申報之日至項目建設期結束計劃新增設備;2.本表格設備須按照設備參考單價從高到低順序依次排列)
附件3
項目招標事項計劃表
項目名稱 | ||||
建設單位 | ||||
基本條目 | 招標組織形式 | 招標方式 | 備注 | |
自行招標 | 委托招標 | 公開招標 | ||
勘查 | ||||
設計 | ||||
建筑工程 | ||||
安裝工程 | ||||
監理 | ||||
主要設備 | ||||
重要材料 | ||||
其他 | ||||
項目申報單位意見說明: ?。ㄉw 章) 年 月 日 |
填寫說明: 1、請在招標事項申報意見空格中按實際需求打“∨”,在意見說明處闡述招標情況和理由并加蓋單位公章。 2、按照相關要求,政府補助資金應全部用于儀器設備及軟硬件購置并進行公開招標。
附件4
項目建設管理承諾函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我單位 項目,已明確規劃建設,為保證項目如期建成和有效運行,就項目建設管理承諾如下:
1、此前我單位承擔建設的已獲政府資金補助項目與本次申報項目建設內容和項目投資等方面無任何重復。
2、本項目建設內容和運營目標確保與資金申請報告的建設內容和目標一致,并確保資金已落實到位。項目總投資 萬元,其中分年投入情況為:2020年投入 萬元;2021年投入 萬元;2022年投入 萬元。
3、本項目建設場地已落實。建設地址位于 ,建筑面積 平方米。
4、本項目建設和運營將建立長期運營管理制度和考核體系。項目負責人為 。
5、近3年項目單位受國家、省、市各級財政資金扶持情況匯總表(見附件)。
項目聯系人1: 項目聯系人2:
項目管理部門負責人: 項目業務部門負責人:
所在部門: 所在部門:
手機: 手機:
郵箱: 郵箱:
特此承諾。
項目單位(蓋章):
法定代表人(簽名):
日期:
附件4.1
近3年項目單位受國家、省、市各級財政資金扶持情況
項目單位(蓋章):
單位法人(簽字):
序號 | 項目名稱 | 資助類別 | 資助金額 | 受資助時間 和批次 |
項目建設內容 及規模 |
項目負責人 和聯系電話 |
1 | ||||||
2 | ||||||
3 | ||||||
4 | ||||||
5 | ||||||
…… | …… |
附件5
真實性聲明
本單位對《XX(請填寫項目名稱)》項目申請報告內容和附屬文件等申請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如有虛假,本單位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特此申明!
XXXX(單位名稱)
(蓋章)
XXXX年XX月XX日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