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省制造業人才“千企智造·智匯行動”—高端人才定向引進活動項目入庫申報指南
一、申報原則
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強化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的意見》的通知(粵辦發〔2020〕22號)要求。
二、工作目的
著眼于解決制造業企業引才用才的實際困難,進一步發揮政府搭臺作用,通過市場化方式,發揮專業機構力量,組團吸引制造業高端人才投身廣東制造,組團優惠制造業企業引才用才成本,以實際惠企政策資助制造業企業吸引高端人才,為制造業企業提供高質量人才引進服務。
三、服務期限
活動時間從2020年7月起至2021年3月31日。
四、工作內容
(一)通過廣東省制造業“千企智造·智匯行動”線上平臺、各自有官方網站等平臺進行貫穿整個活動周期的點、線、面的大范圍宣傳推廣,包括但不限于制作活動專屬網頁、公眾號推廣、直播平臺、傳統媒體、新興媒體等;
(二)邀請有崗位需求的廣東省制造業企業,其中,邀請廣東省制造業企業參與線上招聘釋放人才崗位(可分批次),邀請制造業碩士以上、高級技師職稱以上或年薪30萬以上制造業人才(職位);
(三)邀請廣東省制造業企業,選擇高端人才崗位,面向博士以上、高級工程師職稱或者年薪50萬元以上的制造業高端人才(職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急需緊缺高端人才,通過精準邀約、定向引才等形式,集中靶向引進高精尖人才,開展人才引進和推薦入職服務,重點從境外、省外引進符合條件人才;
(四)針對活動不同階段的活動亮點,進行多渠道宣傳,包括對參加引才活動的重點企業進行定向報道;通過多種線上線下形式對地區、產業、企業、崗位進行宣傳推介;
(五)為企業提供高質量人才引進服務,包括需求收集、企業對接、職位訪談、人才推薦、面試跟進、人才入職跟進、總結復盤等;
(六)與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另行簽訂協議,組織專門服務團隊重點面向境外、省外搜尋人才資源,根據企業需求篩選目標對象,對符合要求且有意向人選及時推薦給企業,做好面試跟進和人才入職服務;
(七)接受并配合做好服務企業引才績效評價、監督檢查、審計等;
(八)根據實際需求開展其他相關工作。
五、申報要求
(一)中國境內依法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且在廣東省內有固定的辦公場所(需提供廣東省內辦公場所證明材料),必要的資質和相關行業背景的人力資源專業機構。具有為企業招聘的工作經驗,專業水平高,可滿足制造業大規模、多層次、多領域的人才需求。
(二)具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三)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良好,有保障項目執行必要的資金能力,并提供承諾書和2018年、2019年財務審計報告。
(四)申報機構應結合實際情況,對項目提出客觀可行并量化的項目驗收指標,且將作為項目驗收的依據標準。包括但不限于項目實施實現的經濟效益和產生的社會效益。
(五)項目完成后提交申領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代企業集中支付的人才引進服務費的證明材料。根據交付后實際入職人數進行核定可申領的人才引進服務費,按照年薪分三個檔次:年薪50萬元~100萬元(不含100萬元)、年薪100萬元~300萬元(不含300萬元)、年薪300萬元以上。
(六)近3年(指從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一個完整年度)申報機構沒有誠信和廉潔方面的不良記錄,無重大違法違紀行為或法律糾紛。
(七)本服務不接受聯合體申報。
六、申報程序
(一)材料申報。申報機構按照申報指南要求報送相關材料。各有關機構須于2020年11月13日下午17:30前,將申報材料提交至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人事處714室。
(二)專家評審。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專家對申報機構進行資格審查和評審,按照評審結果排序列入項目庫。
(三)結果公示。資格審查和評審結束后對符合條件的申報機構統一在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眾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日(自然日),公示期間如有問題反映,經查實的,取消申報資格。
(四)資金分配及監督管理。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根據資格審查和評審結果,結合資金使用額度進行資金分配。經確認入庫的申報機構應積極配合省人才辦、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做好中期檢查、績效評價、項目審計等各項工作。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