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州市黃埔區經濟貢獻獎勵申報指南
一、政策依據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聚集“黃埔人才”實施辦法》(穗開管辦〔2017〕23號)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聚集“黃埔人才”實施辦法實施細則》(穗開組通〔2018〕122號)
二、適用范圍
新引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創業人才和創新人才(長期項目)創辦的企業。
三、申報條件
(一)持有杰出人才A證且屬于新引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創業人才或創新人才(長期項目);
(二)人才創辦的企業在本區成立之日起(以營業執照為準)5年內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累計凈利潤達到2000萬元;
2.獲得新藥證書(Ⅰ類新藥放寬到8年);
3.獲得III類醫療器械注冊證且累計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
四、相關待遇
按照企業提出獎勵兌現申請時上一財務年度對本區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的100%予以獎勵。獎勵期自符合上述條件當年至企業成立第5年。
五、申報材料
1.《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經濟貢獻獎勵申請表》(雙面打印)原件,一式三份;
2.人才創辦企業達到申報條件的證明材料:
(1)符合“累計凈利潤達到2000萬元”條件的,提交有資質的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含凈利潤項的企業財務審計報告復印件;
(2)符合“獲得新藥證書(Ⅰ類新藥放寬到8年)”條件的,提交新藥證書復印件;
(3)符合“獲得III類醫療器械注冊證且累計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條件的,提交III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復印件、有資質的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含銷售收入項的企業財務審計報告復印件;
3.其他視具體情況需補充的材料。
備注:提供的申報材料復印件需加蓋單位公章且注明“與原件相符”。
六、申報流程
(一)開通系統申報賬號。申請人所在單位登錄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人才工作一站式業務網辦大廳(http://fwdt.gddrcgzjt.com),申請開通單位賬號(如已開通請忽略此步驟)。
(二)在線申報。申請人所在單位登錄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人才工作一站式業務網辦大廳(http://fwdt.gddrcgzjt.com),按指引填報經濟貢獻獎勵申請、上傳申報材料。
(三)初審。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申請人所在單位在一站式網辦大廳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初審。系統顯示“初審通過”的,提交紙質材料;系統顯示“被駁回”并注明駁回原因的,根據駁回原因再次修改。
(四)紙質材料受理。系統顯示“初審通過”的單位在3個工作日內將紙質資料遞交至人才工作一站式服務平臺受理窗口。窗口經辦人員對材料進行核查,材料齊全正式予以收件,材料不齊予以退回補充。
(五)形式審查。受理窗口工作人員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并于當批次最后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審查情況匯總報送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復核。
(六)復核。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于10個工作日內對申請材料進行復核,并就人才創辦企業相關數據征求區財政局意見后,將復核意見報上級部門審定。
(七)審定。上級部門對復核結果進行審批。
(八)撥付。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根據審定結果出具撥款通知并轉交受理窗口。受理窗口工作人員通知申請人領取撥款通知,并提交收款收據(加蓋單位公章或財務專用章)。受理窗口收齊收據后,于5個工作日內匯總報送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于10個工作日內辦理資金核撥手續。
七、申報時間
2020年10月15日—10月31日(不含法定節假日),逾期不予受理。
八、受理地點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人才工作“一站式”服務平臺業務受理大廳
受理地址:廣州市黃埔區香雪大道中81號廣州國際人才城305室
辦公時間:工作日:8:30-12:00,13:30-17:00
聯系電話:(020)31604863
電子郵箱:Globaltalent@vip.163.com
九、有關說明
經濟貢獻獎勵為稅前獎勵,申請獲批后,采取轉賬方式一次性發放至申報企業的賬戶。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