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會不會違紀
經常有黨員干部因違規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問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那么,反腐高壓態勢下,如何正確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才算不違紀?
年關將至,廣大職工對切身福利非常關心,各級工會組織也很想知道該怎么辦。下面,可以先看看湖北省紀委近期對此是怎么規定的。
工會可向會員發6大福利
湖北省紀委法規室指出:根據《湖北省總工會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總工會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實施意見》的規定,可以使用工會會費為工會會員發放有關福利,其支出標準如下:
基層工會組織逢年過節向全體會員發放少量的節日慰問品,全年每人總額不超過1000元,不能發放現金和購物卡;基層工會可在會員過生日當月,向會員送價值不超過300元的生日蛋糕等慰問品;可組織會員觀看電影,全年每人總額不超過150元;可組織會員開展春游秋游等集體活動,但嚴格控制在單位所在城市,并做到當日往返,用餐標準人均不超過40元;文娛、競賽等活動,以精神獎勵為主,且獲獎人數不能超過參加人數的1/3,每人獎品(或獎金)不超過500元;體育比賽運動用品每人不超過500元。
對違規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行為,根據相關規定,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直至開除的黨政紀處分。
津貼、補貼、福利,不能這樣發
湖北省紀委監察廳官網列出了違規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
違反規定自行新設項目或者繼續發放已經明令取消的津貼補貼;超過規定標準、范圍發放津貼補貼;
違反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公務員獎勵的規定,以各種名義向職工普遍發放各類獎金;在實施職務消費和福利待遇貨幣化改革并發放補貼后,繼續開支相關職務消費和福利費用;違反規定發放加班費、值班費和未休年休假補貼;違反《中共中央紀委、中共中央組織部、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審計署關于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問題的通知》等規定,擅自提高標準發放改革性補貼;超標準繳存住房公積金;
以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實物等形式發放津貼補貼;違反規定使用工會會費、福利費及其他專項經費發放津貼補貼;借重大活動籌備或者節日慶祝之機,變相向職工普遍發放現金、有價證券或者與活動無關的實物;違反規定向關聯單位(企業)轉移好處,再由關聯單位(企業)以各種名目給機關職工發放津貼補貼;其他違反規定發放津貼補貼的行為。
期待ing,元旦、春節就可以領福利了!
2014年7月,全總下發了《關于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根據規定,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員工發放少量節日慰問品。
2014年12月,根據全總下發《關于〈關于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補充通知》:
“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關于“少量”的標準,由省級工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根據國務院制定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法定節日包括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
掐指一算,再過16天就是元旦了,再過53天就是春節了,嘿嘿,節日福利值得期待啊!
各地標準不同,看看你的福利有多少?
目前,各省級工會相繼出臺了具體量化標準,節日慰問品應為實物形式。
如《海南省總工會關于落實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和職工群眾必需的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含簡裝粽子、月餅及普通年貨)等。
1、大多數地方是規定了全年所有法定節日慰問品的總額標準,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工會規定每位工會會員的全年所有節日慰問品總額不超過1200元。
2、部分地方將每個假日的標準予以明確,如云南省總工會規定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工會可向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發放標準每人每次不超過300元。
重慶市總工會則將標準規定的更加具體,春節慰問標準控制在500元以內,國慶節慰問標準控制在300元以內,其余法定節日慰問標準均控制在100元以內。
3、有些地方則確定了節日慰問品在年度工會經費預算支出中的具體比例,如浙江省總工會,規定全年慰問不得超過三次,節日慰問品總額不得超出年度工會經費預算支出總額的30%。
注意,工會經費不能這樣花!
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不準將工會經費用于服務職工群眾和開展工會活動以外的開支:
一、不準用工會經費購買購物卡、代金券等?搞請客送禮等活動。
二、不準違反工會經費使用規定?濫發津貼、補貼、獎金。
三、不準用工會經費支付高消費性的娛樂健身活動。
四、不準單位行政利用工會賬戶?違規設立“小金庫”。
五、不準將工會賬戶并入單位行政賬戶?使工會經費開支失去控制。
六、不準截留、挪用工會經費。
七、不準用工會經費參與非法集資活動?或為非法集資活動提供經濟擔保。
八、不準用工會經費報銷與工會活動無關的費用。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