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質量體系變成表格的填數游戲,它的唯一價值就是為企業墓志銘鍍金。”
我們都知道質量管理很重要,它直接關系到產品質量、客戶滿意度、品牌聲譽以及市場競爭力。然而,根據宋老師的觀察現實中,很多企業把質量管理提升寄托于質量管理體系的貫標,但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未能真正轉化為實際的質量競爭力。
表面上,企業通過了ISO認證,制定了完善的質量手冊和流程;但實際上,這些體系并未真正融入企業的日常運營,更遑論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還可能導致企業錯失市場機會,甚至面臨客戶投訴和品牌聲譽受損的風險。
某家電巨頭耗巨資建立“零缺陷質量體系”,卻因洗碗機門鎖設計缺陷引發召回。諷刺的是,該缺陷完全符合ISO9001條款,卻違背物理學基本常識——體系審核員竟無人發現彈簧疲勞計算公式錯誤。
“當質量體系變成表格的填數游戲,它的唯一價值就是為企業墓志銘鍍金。”
Number 01 .
傳統質量管理的局限性
1. 形式化認證的困境
在20世紀90年代,ISO認證剛剛在國內推廣時,通過認證的企業數量并不多,這些企業往往是行業內的佼佼者。ISO證書被視為企業的“金字招牌”,甚至被印在名片上以彰顯企業的實力。然而,隨著ISO認證在國內的普及,通過認證的企業數量迅速增加,排名一度躍居全球第一。
然而,這種“認證熱”并未帶來預期的質量提升效果。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ISO證書的作用僅限于應付供應商調查或客戶審核,而無法真正證明企業的質量管理能力??梢哉f,目前只要是正常經營的企業,基本上都擁有ISO證書和所謂的質量管理體系。但在具體的產品質量上,水平卻參差不齊。一些企業的產品質量堪稱標桿(如華為),而另一些企業的產品質量卻差強人意,甚至管理混亂。
荒誕現狀:
某認證機構推出“ISO9001極速包過套餐”:3天拿證,費用8.8萬。廣東某代工廠的“體系應對部”:專門制作兩套工藝文件。
企業認證支出中,72%用于應付審計,僅28%投入實際改善。某汽車零部件商的認證文件顯示:沖壓車間溫濕度記錄竟精確到小數點后4位(實際連溫控器都沒有)。
“ISO標準本是護城河,但當所有人都在偽造城墻時,它就成了集體葬身的壕溝。”
2. “寫我所做,做我所寫”的局限
為了應對“兩張皮”的問題,有人提出了“寫我所做,做我所寫”的理念。這種做法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形式化體系與實際運營不一致的問題。然而,這種做法并未真正提升企業的質量競爭力。它只是確保了企業在形式上符合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并未從根本上改變質量管理的效果。
對500家制造業的調研顯示:過度文件化使問題響應速度下降55%。某手機代工廠因“遵守變更流程”,延誤處理鏡頭鍍膜缺陷,錯失20億訂單。
“流程僵化比流程缺失更可怕。它讓企業在死循環中越陷越深。”
3. 資源與流程的分離
傳統質量管理往往過于關注文件和流程的合規性,而忽視了資源與流程的有效結合。例如,許多企業雖然擁有先進的設備和高素質的人才,但由于流程設計不合理或管理不到位,這些資源并未真正轉化為質量能力。資源的閑置或內耗不僅增加了成本,還降低了效率。
Number 02 .
為什么傳統質量管理無法提升競爭力?
1. 缺乏質量能力的構建
質量能力是質量體系的靈魂。它是指企業在質量管理過程中形成的獨特資源和流程的結合。然而,大多數企業并未真正培養質量能力。例如,一些企業雖然擁有先進的檢測設備,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或合理的檢測流程,這些設備并未真正發揮作用。
案例:某手機廠商的跌落測試標準比蘋果更嚴苛,但因測試設備校準失效導致市場事故。
2. 資源與流程的脫節
資源(如優秀供應商、先進設備)與流程(如設計、測試)的脫節是質量管理中的另一個關鍵問題。例如,一些企業雖然選擇了最優秀的供應商,但由于設計流程不合理或測試流程不充分,產品質量仍然存在問題。
3. 缺乏戰略導向
質量管理需要與企業的業務戰略緊密結合。例如,在實施成本領先競爭戰略的企業中,質量是進入市場的基本要求;而在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的企業中,質量可能是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然而,大多數企業并未將質量管理上升到戰略層面,導致質量體系與業務戰略“兩張皮”。
Number 03 .
如何讓質量體系真正提升競爭力?
1. 從質量體系到質量能力
質量能力是質量體系的核心目標。它需要從資源和流程兩個維度入手。例如:
資源的優化與投入:選擇最優秀的供應商、投資先進的設備和檢測工具、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流程的優化與創新:全流程質量控制、全面的流程優化、測試的充分性。
2. 質量能力的戰略定位
質量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業務戰略(如成本領先或差異化)制定相應的質量策略。例如,在高端汽車或手機行業中,高質量的產品是制勝的關鍵。
3.如何從質量體系中生成質量能力?
案例一:某高端手機制造商的質量管理實踐
該企業通過選擇優秀供應商和優化設計流程,提升了產品質量。同時,建立了完善的測試體系,確保產品性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案例二:某汽車制造企業的質量能力構建
該企業投資自動化生產線和先進檢測設備,并通過流程優化和員工培訓,建立了高效的質量管理體系。
Number 04 .
結論與展望
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停止為認證而認證。
質量是長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構建滋養質量能力的土壤。
讓質量部門從警察變園?。簭淖坟熮D向賦能。
質量管理不是一紙空談,而是需要真正落實到企業的每個環節。只有通過構建質量能力,才能讓質量體系真正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希望本文能夠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助力其在質量管理領域實現真正的突破!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