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一片叫好聲當中也別忘了這些核酸貼紙的作者到底是誰!”
雖然著作權法已經明確規定并不能因為公益性目的就擅用他人作品,但是在知識產權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當中,與之相關的訴訟案例不在少數,下面給大家匯總了一些因為公益活動中使用他人作品涉及侵權的相關案例。
公益活動使用他人作品涉及侵權案例
2014年寧波氣象臺在未經他許可和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將攝影師李巖宏創作的《大港之夜》攝影作品裁切后放置在其網站主頁上,用于形象宣傳,但攝影畫面上并未給李巖宏署名。李巖宏遂以侵犯著作權為由,將寧波氣象中心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寧波氣象中心立即停止侵權,刊登聲明致歉,并賠償其經濟損失2.5萬元。2015年4月,寧波市海曙區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并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更多案情簡介及法院判決細節,請看后文鏈接。[1]
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眾志成城 同心守滬——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在使用音樂作品著作權的爭議,抗疫晚會中的節目表演中有王海濤作詞的音樂作品《這世界那么多人》, 4月12日晚8點,詞作者王海濤回應拒絕授權東方衛視使用《這世界那么多人》音樂作品。4月13日凌晨,@東方衛視番茄臺 發文表示:以云錄制方式制作的公益性專題節目4月13日暫緩播出,更多分析請看后文鏈接。[2]
哪種情況下可以免費使用他人作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第二十四、二十五條規定[3],以下情況中在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稱、作品名稱且不影響作品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其中二十五條第七款在討論是否可以將他人作品使用在公益活動中這件事中是最為適用的,即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那么,如何理解這種“公務使用”行為呢?
“首先,行為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包括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軍事機關等。其次,必須是因‘執行公務’需要而使用作品。換言之,國家機關因為執行公務的‘必需’而使用他人作品。例如,公安機關為了抓捕犯人而在通緝令中使用了嫌疑犯的藝術照,即使該照片是第三人享有著作權的攝影作品,也仍然構成‘合理使用’。反之,如果國家機關為了完成某項公務并不只有一種路徑,那么使用他人作品就并不具有足夠的正當性。再次,使用限于‘合理范圍內’。即既不超過國家機關職能的范圍,又不超過執行公務的范圍,例如,政府機關在執行公務過程中不能以‘經費不足’為借口而使用盜版軟件,也不能因為‘節省開支’就不去訂購報刊資料而是經常性的復印。在使用的程度上,要接受‘三部檢驗法’的測試,即不能因為使用而‘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例如,立法機關為了討論某個問題而復制某個法學教授著作中的部分章節,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將其專著成千冊地出版發行,就突破了‘合理范圍’。”[4]
就地方政府或街道辦免費使用他人作品當做核酸貼紙這事來說,雖然基層組織或地方政府屬于‘國家機關’范疇,但 “冰墩墩”圖案貼紙,也不過是提高公民做核酸積極性的一種方法而已,“是否只有用了冰墩墩,才能促進做核酸?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是否達到了足夠的強度,強到了可以破除著作權作為私權的不可侵犯性。”[5]
如何在公益活動中規避侵權風險
首先,不論是否出于公益性目的使用,個人及單位在使用他人照片時都要有基本意識,即在圖片引用處標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等信息。其次,使用單位可以前期公開征集,出于公益性的用途,大部分設計師都愿意免費設計圖標為社會貢獻一份在自己的力量。最后就是可以用盡量減少版權之爭的方法,例如西安后期用博物館的文物掃描件,不但激發了市民道德核酸積極性,也反哺到了城市文化,同時增加了大家對于歷史文化的了解。“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作品的著作權一般屬于該作品的作者,一般來說,在著作權保護期內的博物館藏品,著作權人明確表示將該作品著作權轉讓給博物館的,博物館是可以享有該藏品的著作權的。對于無法確定作者或其繼承人的作品,博物館作為作品的保存人”。[6]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關于合理使用的規定,第八款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博物館僅享有對本館藏品的復制權,第十款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3]
西安的核酸貼紙再次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從“秦嶺四寶”到博物館的唐三彩俑和地方建筑鐘樓應有盡有,除了西安,全國各個地方為了能夠調動居民核酸的積極性可謂是煞費苦心,但是大家在一片叫好聲當中也別忘了這些核酸貼紙的作者到底是誰?
(西安部分核酸檢測貼紙)
注釋:
[1]參見《公益性使用他人作品侵權嗎2018》,鏈接:
http://s.yingle.com/qq/869114.html
[2]參見《楊勇:電視臺在公益性活動中如何使用他人音樂作品?——從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使用音樂作品著作權爭議談起》,《網輿勘策院》微信公眾號,作者為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律與政策研究院 、研究員楊勇 ,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JiFr-5RkVEIzyZ8f7wdCSA
[3]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鏈接:https://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30/353795.shtml
[4]參見《公務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把握合理界限》,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63MxZsB6mqxHRwTK1Wzm7Q
[5]參見《合理使用?原來宇宙第一的粵海街道辦也不懂知識產權》,鏈接: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30644.html
[6]參見《藝術法專題·第二輯|淺析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著作權問題》,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sfUYsMNPnAQaMPIxum-s0Q
(原標題:版權作品在公益活動中如何使用不侵權?)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版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