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第一页,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视频,久草成色在线,在线观看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国内

推廣 熱搜: ISO9001  音樂版權  知識產權貫標  科技服務  ISO20000  CMMI  知識產權  質量管理體系  測試標準  電池 

ISO14001審核檢查表

   日期:2024-08-30 19:55:54     來源:ISO14001認證     作者:中企檢測認證網     瀏覽:35    評論:0
核心提示:ISO14001-2015內審檢查表受審核部門審核日期審核員審核準則ISO14001-2015、體系文件、適用法律法規符合說明○符合;?觀察項;△一般不符合

ISO14001-2015內審檢查表

受審核部門

 

審核日期

 

審核員

 

審核準則

ISO14001-2015、體系文件、適用法律法規

符合說明

○”符合;“?”觀察項;“△”一般不符合;“×”重大不符合 ※不符時記入證據、事實。

涉及條款

審核內容、證據及方法

審核記錄

審核發現

4.1理解組織及其所處的環境

◆內部環境有哪些?

◆外部環境有哪些?

答:

本公司目前所處的外部環境因素包含:

a)      地球資源被大肆開采與破壞,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多數生物種面臨滅絕;

b)      全球氣候變暖,大氣臭氧層被嚴重破壞;

c)      水質被嚴重污染,森林被大肆砍伐,空氣陰霾;

d)      全球各國包括中國對氣候與環境的保護已日漸重視;

e)      中國政府已經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懲處力度,近年來更是開出高達千萬的天價罰單,企業對環境保護的職責與義務已刻不容緩。

本公司所處的內部環境因素包含:

a)      員工對環境保護意識整體嚴重欠缺;

b)      在節能減排方面仍需加大力度;

c)      在工廠清潔,垃圾分類投放行為與素養方面亟待加強;

d)      公司在基礎設施配備,合規義務方面亦存在不足。

 

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相關方有哪些?

◆需求又有哪些?

答:

外部相關方及要求與期望

相關方

要求與期望

XX區環保局(政府職能單位)

符合環境法律法規

XX區安監局(政府職能單位)

化學品倉庫存放,泄漏防止

XX區水務局(政府職能單位)

節約用水,合規排水

XX區供電所(政府職能單位)

節約用電

(鄰近單位)

不可噪音,廢氣污染

(業務往來單位)

配合處理環保相關事宜,保持廠區清潔

(業務往來單位)

取得ISO14001體系認證,符合法律法規

(第三方認證服務機構)

滿足ISO14001體系要求,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

(第三方監測機構)

配合監測

(廢水廢物轉移處理)

配合轉移,處理

危廢處理單位

配合處理

本公司零部件供應商,物流公司(業務往來單位)

滿足本公司環境體系相關要求

飲用水配送,回收

滿足本公司環境體系相關要求

外來施工單位/個人(業務往來單位)

噪音,廢氣滿足本公司環境體系相關要求

設備供應商(業務往來單位)

設備盡量節能,滿足本公司環境體系相關要求

辦公用品供應商

硒鼓、墨盒以舊換新,滿足法律法規要求

內部相關方及要求與期望

相關方

要求與期望

最高管理者(總經理/生產車間主管)

合法,客戶滿意,成本低

員工

廠區清潔衛生,無粉塵,無污染,無噪音,溫濕度適宜

 

4.3確定環境體系的范圍

◆公司的環境體系范圍是什么,物理邊界是什么?

答:一旦確定了范圍,所有在這個范圍內的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都應納入環境管理體系。

本手冊適用于位于XX省XX市XX區XX工業,直流電動絞盤、電動腳踏板、液壓絞車產品的設計和制造所涉及的環境管理活動。

 

4.4環境管理體系

◆所需的過程和相互作用是什么?

答:

確定公司適用的環境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對公司活動和過程進行識別,并識別和評價環境因素,確定重大環境因素,制定環境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確保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并持續改進。

將環境管理體系要求融入其各項業務過程中,例如:設計和開發、采購、生產、人力資源、營銷和市場等;

將與公司所處的環境和相關方要求有關的問題納入其環境管理體系。

確定各部門的環境職責,制定管理體系文件,對環境運行過程進行控制。并對環境績效進行監測和測量,采取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持續改進。

 

5.1領導作用于承諾

◆領導的作業和承諾通過什么方式來實現

答:

最高管理者應證實其對環境管理體系的領導作用和承諾,通過如下方式(主要以會議、培訓、交流、文件和記錄等型式)對其建立、實施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的承諾提供證據。

(a)通過會議、培訓、宣傳等型式及時向本公司各級各類人員傳達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重要性;確保環境體系在各業務單位中的貫徹;

(b)制定和批準本公司的環境方針;

(c)在環境方針提供的框架內制定環境目標、關鍵績效參數,并分解到各個層次;

(d)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管理評審;鼓勵員工對環境管理體系做出貢獻;

(e)確保本公司環境管理體系運作能獲得必要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工作環境,確保產品滿足要求,體系有效運行,并得到持續改進。

 

5.2環境方針

◆環境方針是什么?怎么得到制定、傳遞和實現?

答:

環境方針為:保護環境、污染預防、符合合規義務   持續改進環境

環境方針是公司環境管理的總的指導思想,是建立目標和指標的基礎,對本公司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起指導作用。本方針由總經理制定,并使全體員工理解,以保證環境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

職責

a、總經理負責環境方針的制定和頒布,并確保方針的貫徹執行。

b、管理者代表負責向總經理提供制定環境方針的依據和信息。

c、總經辦負責將環境方針傳達到全體員工及所有為組織工作或代表組織工作的人員,并向公眾提供(當公眾有獲取需要時)。

控制要求

a、環境方針是本公司環境管理體系總的宗旨和方向;

b、環境方針應包括對遵守國家和當地環境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承諾,體現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的思想;

c、環境方針應適合于本公司的活動、產品或服務的性質、規模與環境影響;

d、環境方針應為目標指標的制定提供指導和框架;

e、保持文件化的環境方針,使全體員工理解并可為公眾所獲??;

f、保證環境方針各項承諾得到有效實施;

g、總經理在管理評審中對環境方針進行評審、修訂并通報相關信息;

h、當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及產品發生較大變化或公眾及利益相關方有要求時,應及時對方針進行修訂;

 

5.3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

◆本部門的職責是什么?

答:

 

 

6.1.1總則

◆策劃體系時應考慮什么?環境因素、合規義務等風險和機遇的目的?

答:

1、策劃環境管理體系時組織應考慮:

環境背景、相關方、體系覆蓋的范圍

2、并應確定與環境因素、合規義務、背景環境和相關方的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機遇,以:

――確保環境管理體系能夠實現其預期結果;

――預防或減少非預期的影響,包括外部環境狀況對組織的潛在影響;

――實現持續改進

組織應確定其環境管理體系范圍內的潛在緊急情況,特別是那些具有環境影響的潛在緊急情況,明確風險和機遇事件的識別方法/途徑、風險和機遇事件的評估方式、制定主要風險和機遇事件的應對措施的要求、評價這些措施有效性的方法。

 

6.1.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應考慮什么?識別的方法有哪些?

答:

公司制定【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控制程序】,用以指導進行環境因素的識別、登記評價,以確定重要環境因素,以及對環境因素的定期更新。

 在識別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時,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1)環境因素的識別范圍覆蓋公司界定的環境管理體系范圍內所有區域、原材料及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包括相關方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考慮生命周期的觀點。

2)環境因素的識別同時考慮過去、現在、將來三種時態及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以及以下類型:

a)向大氣排放的污染物:如汽車尾氣等;

b)向水體排放的污染物:如生活污水等;

c)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如生活垃圾和車輛廢油、廢化學清洗劑等;

d)噪聲排放:如車輛噪音等;

f)對周圍小區及居民生活的影響;

  j)水、電、氣、油等能源資源的消耗。

環境因素評價,主要從對環境影響的規模、范圍、發生的頻次、社會關注角度、法律法規的符合性及資源消耗等方面進行。

通過廣泛的識別和科學的評價,確定重要環境因素,編寫【重大環境因素清單】,作為確定環境目標\指針和管理方案,或主要運行控制的依據。

對登記在【重大環境因素清單】中的重要環境因素應在“環境目標、指針和管理方案”中作為具體實施計劃加以控制,或通過制定相應的環境管理程序的方式加以控制;對因經濟技術狀況、技術條件等原因暫時無法實施時,要制定具體的控制計劃。

在法律法規變更或追加、更新或新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的相關方要求等情況,則對環境因素進行評價和更新。

正常情況下,每年組織對環境因素/重大環境因素更新。

 

6.1.3合規義務

◆如何確定合規義務?

答:

1、確定并獲取與環境因素有關的合規義務;

2、規定如何將這些合規義務應用于組織;

3、當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其環境管理體系時必須考慮這些合規性義務;

公司建立并保持【法律法規及合規性評價程序】,以獲取并評價相關環境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確認其適用性并跟蹤其變化,以便及時更新。

①           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范圍

1)              國際公約;

2)              國家性、地方性法律、法規、條例、規章;

3)              行業規范、與有關機構的協定,非法規性指南;

②           明確職責,建立收集渠道,并定期收集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③           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傳達

  對定期收集到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公司將有關內容及時傳達到相關部門及相關崗位,對相應員工進行培訓使其嚴格按照執行。

4、控制要求

a、按程序獲取并確定本公司適用的環境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b、建立環境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清單。

c、跟蹤環境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一旦有變化要及時更新并傳達。

d、當公司的活動、產品或服務發生變化時,要及時更新相應臺帳。

e、公司活動、產品或服務應確保采取的措施與發現問題及對環境影響的嚴重程度相適應,并應確保對法律法規文件進行必要的更新與遵循性的評價。

 

6.1.4措施的策劃

◆策劃的內容有哪些?

答:

策劃的內容有主要有重要環境因素、合規義務、所識別的風險和機遇等,并如何:將這些措施整合和實施在其環境管理體系過程或其他業務過程,評價這些過程的有效性

 當策劃這些措施時,組織應考慮其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

公司需在高層面上策劃環境管理體系中應采取的措施,以管理其重要環境因素、合規義務,以及識別的、公司優先考慮的風險和機遇,以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策劃的措施可包括建立環境目標,或可獨立或整合融入其他的環境管理體系過程。也可通過其他管理體系提出一些措施。

 

6.2.1環境目標

◆制定環境目標應考慮什么?

答:

組織應針對其相關職能和層次建立環境目標,此時須考慮組織的重要環境因素及相關的合規義務,并考慮組織環境目標應:

a)與環境方針一致;

b)可測量(可行時)

c)可監視

d)予以溝通

e)適當時予以更新

公司制定【目標、指標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來規劃公司的整體環境目標,并以目標管理方法層層展開落實,各部門依據公司整體目標制訂相應的環境目標實施方案并統計,根據每年目標達成狀況,通過管理審查會議審查評估績效并制定下一年度的目標。

 

6.2.2實現環境目標措施的策劃

◆策劃的環境目標是要體系哪些內容?

答:

策劃如何實現環境目標時,組織應確定:

a)要做什么

b)需要什么資源

c)由誰負責

d)何時完成

e)如何評價結果,包括用于監視實現其可測量的環境目標的進程所需的參數

組織應考慮如何能將實現環境目標的措施融入其業務過程。

 

7.1資源

◆確保資源的范圍有哪些?

答:

應及時確定并提供所需的資源,資源可包括人員、信息、供方、基礎設施、工作環境及財務資源等,為滿足環境管理體系和產品實現的要求,其提供資源的符合性應在環境管理活動過程中予以確定,主要包括符合過程需求的人力資源及其職責,必備的基礎設施及符合約定條件的工作環境,自然資源以及財經資源,并根據顧客要求及生產和服務的改進適時的調整及補充。

 

 

7.2能力

◆采取什么措施保證能力滿足體系運行的需要?

答:

組織應:

a)確定在其控制下工作,對組織的環境績效和履行合規義務的能力有影響的人員所需的能力

b)基于適當的教育、培訓或經歷,確保這些人員有能力勝任工作

c)確定與其環境因素和環境管理體系相關的培訓需求

d)適當時,采取措施以獲得必須的能力,并評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注:適當措施可能包括,例如:向現有員工提供培訓和指導,或重新委派其職務;或聘用、雇傭勝任的人員

公司制定并執行【人力資源控制程序】,對從事影響環境績效和履行合規義務工作的人員,都必須按不同崗位及所承擔工作任務的需要委派合適的人員,并通過教育和培訓確保公司員工都具備相應的的專業技能、環境意識或專業能力要求。

 

7.3意識

◆需要人員意識到哪些內容?

答:

組織應確保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員都知道:

a)環境方針

b)與他們工作相關的重要環境因素和相關的實際或潛在的環境影響;

c)他們對環境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貢獻,包括對提高環境績效的貢獻;

d)不滿足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包括未履行組織的合規義務)的后果。

 

7.4.1總則

◆策劃信息交流時需要考慮什么?

答:

組織應按其建立的信息交流過程及其合規義務的要求,就環境管理體系有關的內部與外部信息交流所需的過程。

為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的內部、外部信息交流的暢通有效,公司建立并保持【環境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包括:

a)信息交流的內容;

b)何時進行信息交流;

c)與誰進行信息交流;

d)如何進行信息交流

策劃信息交流過程時,組織應:

——考慮其合規義務;

——確保所交流的環境信息與環境管理體系形成的信息一致且真實可信。

組織應對與其環境管理體系相關的信息交流做出響應。

 

7.4.2內部信息交流

◆內部信息交流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

a)在其各職能和層次間就環境管理體系的相關信息進行內部信息交流,適當時,包括交流環境管理體系的變更;

b)確保其信息交流過程能夠促使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員對持續改進做出貢獻。

c)內部信息主要交流的內容有:

▲公司的環境方針、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由總經辦負責及時傳達到公司的員工;

▲環境管理體系運行中產生的信息,由其產生的單位及時傳遞到相關部門和人員,并記錄其內容和處理結果;

▲監測結果異常、內審和管理評審的結果應及時地傳遞到相關部門;

▲獲取和更新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要及時傳達到相關部門;

 

7.4.3外部信息交流

◆外部信息的交流有哪些?

答:

a、外部信息交流的要求

▲公司各部門收到外單位有關環境法律、法規和標準時,及時傳遞到總經辦;

▲接到相關方信息,接受部門應填寫信息交流單,并傳遞到相關部門,相關部門按規定的要求處理;

▲上級或相關方要求提供公司環境管理體系信息時,若非機密,應及時提供;

c、公司建立緊急狀態下的信息交流渠道。

d、信息交流記錄由各相關部門保存。

 

7.5.1總則

◆文件化的信息有哪些,并如何進行管理的?

答:

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應包括:

a)本標準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b)組織確定的實現環境管理體系有效性必需的文件化信息。

注:不同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文件化信息的復雜程度可能不同,取決于:

——組織的規模及其活動、過程、產品和服務的類型;

——證明其履行合規義務的需;

——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復雜程度;

——在組織控制下工作的人員的能力。

a、受控文件的范圍

▲環境手冊和體系程序文件;

▲管理標準和作業指導書;

▲外部提供的有關資料(環保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監測報告等);

b、文件的批準和發布

▲環境手冊和程序文件由總經辦組織各部門編寫,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發布執行;

▲支持程序文件的管理標準和作業指導書由相關部門制定,報管理者代表審批后執行;

c、文件的管理

▲總經辦負責文件的統一編號、標識、受控狀態、收發登記、保管;

▲對環境管理體系文件在管理評審會議上組織評審,以確保文件的持續適用性;

▲各文件使用部門和人員確保文件完整,不得進行涂改;

d、文件的更改和作廢

▲文件更改時需經批準后進行更改,并保持更改的記錄;

▲作廢失效文件應在使用場所撤回或標識后方可發放有效的新文件;

 

7.5.2創建和更新

◆創建和更新應考慮什么?

答:

創建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時,組織應確保適當的:

a)識別和描述(例如:標題、日期、作者或參考文獻編號);

b)格式(例如:語言、軟件版本、圖表)與媒介(例如:紙制版、電子版);

c)對適宜性和充分性進行評審和批準。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文件化的信息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進行控制的?

答:

環境管理體系及本標準要求的文件化信息應受到控制,以確保;

a)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其是可獲得的和適宜使用的;

b)其受到充分的保護(例如:防止泄密、防止使用不當或完整性受損)。

為了控制文件化信息,適用時,組織應采取以下措施:

——分發、訪問、檢索和使用;

——存儲和保護,包括保持其易讀性;

——變更控制(例如:版本控制);

——保留和處置。

組織應識別所確定的對環境管理體系策劃和運行所需的的來自外部的文件化信息,適當時,應對其予以控制。

注:“訪問”可能指只允許查閱文件化信息的決定,或可能指允許并授權查閱和更改文件化信息的決定。

公司根據ISO14001:2015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公司的特點,建立和維持形成文件信息的環境管理體系,并建立【文件控制程序】明確公司文件的管理要求,以保證公司通過規范化的管理。

 

8.1運行策劃和控制

◆運行和控制要注意哪些內容?本部門是怎么控制的

答:

1、噪聲控制

噪音排放標準是65、55分貝,主要噪聲污染源有機加工運行噪聲

噪聲防治設施和方法有加強設備保養、加裝減震裝置等

無社區居民投訴

2、化學品控制

化學品的保管狀況良好,做好防火防滲漏處理,并張貼了MSDS

使用化學品有入庫出庫記錄,嚴格合理控制用量

使用中無存大滲漏

存儲區和使用區配置了滅火消防設施

3、固廢控制

污染源及廢棄物種類有可回收、不可回收,一般固廢、危險固廢等分類,危險固廢按照危廢協議處理

沒有向土地丟棄廢棄物,一般固廢和生活垃圾由環衛所處理;邊角料直接外賣利用;危廢按照協議處理

4、廢水控制

污水法定排放GB8978-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要求的一級標準

污水排放源有生活污水,生產中無廢水排放

5、廢氣控制

大氣污染源(煙、塵排放)有焊接煙塵,目前對于焊接煙塵安裝了凈化器

6、能資源控制

編寫了運行規程,明確了節約能源、資源的規定

7、運行程序的執行情況

編寫了運行規程,規定了對廢水、噪聲、固廢、相關方的控制要求

8、向外部提供方通報了與公司的環境方針和環境控制要求,并建議相關方對他們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有關的環境影響進行了有效監視

 

8.2應急準備和響應

◆制定應急預案的目的是什么?制定了哪些應急預案?有否進行了演練

答:

組織應:

a)按環境因素清單確定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發生的源點,對策劃的措施準備響應,以預防或減輕緊急情況所帶來的不利環境影響;

b)對實際發生的緊急情況做出響應;對潛在事故,由各部門采取預防措施及應急措施;

c)采取與緊急情況和潛在環境影響的嚴重程度相適宜的措施,以預防或減少緊急情況的后果;責任單位在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時,應按程序要求快速作出反應;;

d)總經辦定期組織對應急程序和措施進行實驗;

e)定期評審并修訂過程和策劃的響應措施,尤其是發生緊急情況后或進行試驗后;

f)總經辦負責保存應急準備和響應的記錄;

g)適用時,向相關方,包括為組織工作的人員提供應急準備和響應相關的信息和培訓。

組織應保持必要程度的文件化信息,以確信過程已近按策劃進行了實施。

本公司制定【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實施。

公司制定了火災應急預案、臺風暴雨應急預案等,并對火災應急預案進行了演練,具體見相關證據。

生產現場的滅火設施臺賬均有,現場巡視發現有一個滅火器失效,消防通道也被堵塞。

 

9.1.1總則

◆怎么進行監測,監測哪些內容?

答:

1、    總經辦根據環保法律、法規,環境標準,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確定環境監測項目,目前主要監測的是廢水和噪聲;

2、    總經辦制定監測計劃,根據各重要環境因素確定監測點、監測項目、監測方法和監測頻次,在運行規程里進行了規定;

組織應就信息交流過程所確定的,以及合規義務所要求的有關環境績效的信息進行內部和外部溝通。

組織應保留適當的文件化信息,作為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結果的證據。

公司制定《環境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對公司環境績效進行控制。

 

9.1.2合規性評價

◆怎么進行了合規性評價的?

答:

組織應建立、實施和保持評價其合規義務符合情況所需的過程。

組織應:

a)    總經辦根據各重要環境因素確定合規性評價的時機,頻次和范圍;

b)    總經辦負責對合規性評價人員的資格認定,確保評價符合標準要求;

c)    總經辦對未遵循法規及其他要求的情況,公司應在改善對策實施后進行再次評價,以確保公司在環境管理體系運行中對遵守法律法規及其他適用要求的承諾得以實現并保持;

d)    總經辦保存合規性評價記錄;

組織應保留文件化信息,作為合規性評價結果的證據。

公司制定《法律法規及合規性評價程序》對公司合規義務進行評價控制。

 

9.2內部審核

◆內審的流程和要求有哪些?

答:

此次內審編寫了內審年度和實施計劃,司建立《內部審核控制程序》對公司內部審核進行管理控制。這次內審嚴格按照以下流程實施。

a、總經辦負責年度環境體系審核策劃,成立審核組并確定審核組長;

b、審核的頻次原則上每年一次,特殊情況可追加審核。每次審核應覆蓋所有的部門和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要素;

c、內部審核員應經過培訓,具備相應的能力;

d、審核前審核組長應組織編制審核計劃表及審核檢查表;

e、現場審核必須做到客觀公正,根據現場審核發現確定不符合項,提出糾正措施要求,編寫審核報告;

f、對審核中發現的不符合,開具不合格報告,要求責任部門采取糾正和糾正措施;

g、受審核部門針對確定的不符合項,制定詳細的糾正措施進行整改,并記錄實施情況;

h、審核組長組織對糾正措施的完成情況及其有效性及時進行驗證,并詳細記錄查糾正措施實施情況;

i、審核結果要向總經理匯報,其資料作為管理評審和下一次體系審核的資料之一;

j、內部審核報告分發給總經理及各相關部門各一份;

k、審核記錄由總經辦負責保存;

 

9.3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怎么策劃,策劃哪些內容?

答:

最高管理者編寫了管理評審計劃,計劃在7月25日進行。

這次管理評審將考慮以下內容:

1)與環境管理體系相關的外部和內部事項的變化;

2)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規義務;

3)其重要環境因素;

4)風險和機遇。

c)環境目標的實現程度;

d)組織環境績效方面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趨勢:

1)不符合和糾正措施;

2)監視和測量的結果;

3)其合規義務的符合情況;

4)審核結果。

e)資源的充分性;

f)來自相關方的有關信息交流,包括抱怨;

g)持續改進的機會。

將在此后的管理評審的輸出應包括:

——對環境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結論;

——有關持續改進機會的決議;

——環境管理體系變更的任何需求的決定,,包括資源需求;

——環境目標未實現時,如需要,所采取的措施;

——如需要,改進環境管理體系與其他業務過程融合的機遇;

——任何與組織戰略方向有關的結論。

組織應保留文件化信息,作為管理評審結果的證據。

公司建立《管理評審控制程序》對公司管理評審進行管理控制。

 

10.1總則

◆通過什么途徑來進行改進

答:

建立并保持《不符合、糾正措施控制程序》,對不符合進行調查和處理,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產生新的不符合。

 

10.2不符合和糾正措施

◆發生不符合應采取什么措施?建立了哪些文件來進行?目前的不符合有哪些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發生不符合時,組織應:

a)對不符合做出響應;

b)責任部門負責通過日常監控、內審和管理評審,確定不符合的內容,并分析產生不符合的主要原因;對不符合進行改正,并實施糾正與預防措施。

b、對不符合必要時采取糾正措施,以防止同類不符合的重復發生;

c、總經辦對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以確保其有效性;包括減輕不利的環境影響;若糾正措施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按不符合、糾正與處理程序執行;

公司建立《不符合、糾正措施控制程序》對公司管理評審進行管理控制。

目前公司的不符合主要為固廢的分類還不是很清楚,公司也購買了多個分類的垃圾桶,各部門員工逐步意識到固廢分類的要求。

 

10.3持續改進

◆公司的持續改進有哪些?

答:

公司通過PDCA的過程模式實施持續改進。每年度12個月內進行內審和管理評審,提出不符合要求和改進建議實施持續改進。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

本文來源: http://www.rumin8raps.com/zs/202111/ccaa_32145.html

 
打賞
 
更多>同類ISO14001認證知識
0相關評論

ISO14001認證推薦服務
ISO14001認證推薦圖文
ISO14001認證推薦知識
ISO14001認證點擊排行
ISO體系認證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蜀ICP備075049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余姚市| 灵璧县| 防城港市| 永清县| 松原市| 海盐县| 遂昌县| 武邑县| 玉门市| 德阳市| 客服| 五华县| 当雄县| 新民市| 桐乡市| 秭归县| 泸西县| 娄烦县| 繁峙县| 凌云县| 阳东县| 南丹县| 新昌县| 西畴县| 得荣县| 开江县| 怀远县| 鄂托克旗| 华池县| 宜良县| 肇东市| 惠州市| 巴中市| 浑源县| 揭东县| 陕西省| 美姑县| 南平市| 桦南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