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品牌保護策略不應像“打地鼠”
在一家企業因遭受網絡攻擊致使大量新建的欺詐網站出現時,為何欺詐網站的注冊商和虛擬主機公司沒有因為包庇那些罪犯而受到懲罰?問題的答案在于我們處理在線品牌保護的方式,以及我們是否在有效的推進去解決這種“打地鼠”游戲。在近些年,部分品牌開始做出一些改變。他們直接與平臺合作,其中一些還展開了線上-線下聯合行動。本文主要分析了筆者近期發現的三大趨勢。
CSC東亞區域總監Alban Kwan在近期的一次講話中談及了互聯網政策對于企業的影響,以及品牌保護負責人的成功之道。
有一家屬于世界級大型金融機構并且有歷史悠久的專業反欺詐團隊,曾遭受過一波嚴重的網絡攻擊,這次攻擊致使每天都會大量新建的欺詐網站出現。這些欺詐網站都源自同一家注冊商和虛擬主機公司,但是無論公司與提供商溝通多少次,他們回復都是:“我們將向注冊人通報您的要求”,然后就不了了之。團隊中的專家感覺自己像是在“打地鼠”——這樣下去沒完沒了,為何這些注冊商和虛擬主機公司沒有因為包庇那些罪犯而受到懲罰?為何在這件事上自己心余力絀?
問題的答案在于我們處理在線品牌保護的方式,以及我們是否在有效的推進去解決這種“打地鼠”游戲。傳統上,大部分公司會采取持續性的在線品牌監控方案,然后對于侵權問題予以維權,例如網站關閉。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帶來的是永無盡頭的監控和維權循環。
在近些年,部分品牌開始做出一些改變。他們直接與平臺合作,其中一些還展開了線上-線下聯合行動。這些的確是很棒的措施,但可能還是不夠,因為這個世界是在不斷改變的,以下是筆者近期發現的三大趨勢:
1、 新冠疫情期間的電子商務發展
· 封城和社交隔離措施迫使大多數地區的人們采取在線購物的方式。根據近期統計數據,美國、歐盟、亞太的電商營收年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10%、69%、45%,其它地區則為200%。
· 隨著電商平臺的增多,品牌難以和所有平臺都建立和培養深厚的合作關系,因此難以開展直接的維權行動或品保項目。
· 至于較小規模的新興精品電商網站它們有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或經驗,在收到投訴后也無法采取有效的行動來保護品牌方。
· 除了假冒產品方面的問題外,品牌方還保管著大量的顧客數據。網絡釣魚和網絡安全漏洞會直接影響品牌的營收和聲譽,因此這個問題也是同樣需要品牌關注的。
2、 逆全球化和供應鏈變化
· 在疫情期間,筆者注意到有更多的國家關閉邊境,并實施了自己的網絡及數據隱私法規。有更多的國家開始為了自身利益而高筑壁壘,保護本土物資供應和出口,并支持本土行業發展。這種逆全球化現象也會導致互聯網的碎片化。這同樣也會改變全球供應鏈體系,讓品牌保護策略變得需要和各地區情況綁定。
· 許多品牌保護資源目前都被傾注在中國大陸,但如果供應鏈轉移到拉美或東南亞,品牌保護的負責人或許就需要重新制定策略。
3、 觀念沖突日益加劇
· 從結果上看,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導致大部分的WHOIS域名記錄被隱藏,大幅限制了品牌方的在侵權問題上的分析的能力。WHOIS隱藏的辯論并非由歐洲議會決定,而是由負責協調互聯網生態系統的組織ICANN通過一個叫做EPDP的流程來決定。
· 一方面,人權活動者頻繁發聲,也有一些政府望對一切信息進行隱藏;另一方面,執法機構和其它的一些政府則希望進行一定程度的披露。不過,支持信息隱藏的一派還是占據了優勢,因為在ICANN業界還存在著注冊局、注冊商、虛擬主機服務商等——它們并不希望披露這些信息。有些注冊商甚至完全停止了信息搜集。
· 但工商業界和知識產權界是怎么想的呢?政策制定的過程是否考慮到了它們的意見?品牌方往往會提問:
o 侵權人是誰?
o 我能否獲得起訴所需的信息?
o 我該如何讓注冊商采取行動?
如果我們要找出誰在侵害權益、獲取其信息,甚至設法讓注冊商采取行動,那我們就必須開始關注那些會影響到品牌保護策略的互聯網政策。
有許多互聯網政策能夠決定品牌保護工作的成敗。
以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為例,它規定:借助線上服務提供商而實現的侵害行為無需由這些提供商平臺負責(需滿足一定條件,即:安全港原則)。這帶來結果是:許多注冊商聲稱他們無法介入或控制用戶展出的內容,因此他們不能強制采取行動;也因為他們無需承擔網站內容的責任,許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在收到投訴后也只會回答說他們已經傳遞了你的投訴信息。雖然如此,我們也看到一些較新的版權法規,如歐盟數字單一市場版權指令,或中國一些較新的法律,可能會對平臺不負責問題有緩解作用。
一些互聯網政策包含長臂原則(全球覆蓋),如ICANN目前正在修訂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但也有不少互聯網政策的出發點是本地性的,例如英國知識產權保護試行方案,它允許像CSC這樣的品牌保護服務商使用多種維權手段來解除侵權品牌行為。
有些互聯網政策的原意并非用作互聯網政策,但是卻可以影響和改變網絡環境的運作方式。例如,中國大陸的反壟斷法規可以保護小型電商平臺發展壯大,同時這也會隨之改變品牌方的在線品牌保護策略。
筆者認為工商業界必須協同行動,在多個層面去影響這些政策的制定過程。
作為結尾,筆者希望給品牌方三條建議:
1. 我們應當繼續實行品牌保護的基本措施,即監控,維權執行,以及培養與各平臺的關系——讓品牌利益相關方、各大平臺,和品牌保護提供商構建三方合作關系(因為隨著平臺的增多,工作量將會日益增大)。
2. 企業要更多地關注和積極參與互聯網政策的制定過程,有許多的渠道可供企業發聲。
3. 不能只考慮防偽問題,更要考慮到信息安全和品牌保護的全局。“數據為王”:品牌保護還包含了反欺詐、反釣魚、社交媒體聲譽保護、應用商店、獨立網站等諸多方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