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要求和評價系列標準是在檢驗檢測行業誠信機制缺乏、公信力亟需提升的背景下提出的,對于政府監管部門建立檢驗檢測機構誠信檔案,并實施分類監管,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新型模式具有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能夠更好地發揮檢驗檢測傳遞信任的作用。
一、標準的編制目的及意義
檢驗檢測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社會和平、保護環境、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生命健康、促進技術進步和生產發展以及維護民生的重要支撐。2014年6月14日,國務院印發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3年)》。《綱要》在深入推進商務誠信建設——中介服務業信用建設中提出:“重點加強檢驗檢測類等機構信用分類管理,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評估制度和工作機制”;在全面推進社會誠信建設——自然人信用建設中提出:“加強重點人群職業信用建設,建立認證和檢驗檢測從業人員等人員信用記錄,推廣使用職業信用報告,引導職業道德建設與行為規范”。檢驗檢測機構作為“傳遞信任”的服務性中介組織,應當在誠信建設這方面成為表率。
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要求和評價系列標準包括“GB/T 31880檢驗檢測機構誠信基本要求”和“GB/T 36308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規范”兩項標準。標準是在檢驗檢測行業誠信機制缺乏、公信力亟需提升的背景下提出的,對于政府監管部門建立檢驗檢測機構誠信檔案,并實施分類監管,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新型模式具有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能夠更好地發揮檢驗檢測傳遞信任的作用。
標準從法律、技術、管理、責任四個方面規定了檢驗檢測機構自身應當遵循的基本誠信規范,并為其開展誠信自我評價或第三方評價提供了依據。在社會信用標準體系中,GB/T 31880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信用管理類標準, GB/T 36308則是與其相配套的評價類標準。
二、標準的主要內容和要點解析
檢驗檢測機構應結合標準及自身特點,持續不斷地識別誠信要素,以滿足法律、技術、管理和責任方面的基本要求。檢驗檢測機構應收集內部和外部誠信信息,開展誠信自我評價或第三方評價,以驗證自身誠信的狀況。
在法律方面,標準要求檢驗檢測機構應掌握并遵守其從業活動中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并建立對檢驗檢測機構的誠信方面要求的信息跟蹤和實施機制。
在技術方面,標準要求:
•檢驗檢測機構應確保其管理人員、操作人員、核查人員等接受誠信相關的培訓,確保每位人員的能力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
•檢驗檢測設備應定期檢定或校準,設備在規定的檢定和校準周期內應進行期間核查,并進行驗證和有效維護,確保檢驗檢測活動的順利開展。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按照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要求,對檢驗檢測樣品的標識、儲存、流轉和處理進行管理,利用有效手段識別樣品的來源,保護樣品安全性和完整性,并保存有關記錄。
•檢驗檢測機構應嚴格依據檢驗檢測制度、標準、方法、程序、方案、作業指導書等從事檢驗檢測工作,確保相關要求的有效性。
• 檢驗檢測機構應有環境控制文件及記錄,確保設施和環境條件滿足檢驗檢測的要求;還應建立、實施并保持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以應對可能對結果造成影響的緊急情況或事故;同時,建筑安全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當檢驗檢測機構參加由外部機構組織的能力驗證活動,或者測量審核、實驗室間比對等其他質量控制活動時,應按相關標準、技術規范或作業指導書的要求進行檢驗檢測,并如實報告檢驗檢測結果以及原始記錄。
•檢驗檢測機構應準確、清晰、明確和客觀地報告每一項檢驗檢測結果,檢驗檢測記錄、報告、證書不應隨意涂改;應采取有效手段識別和保證檢驗檢測報告、證書真實性;應有措施保證任何人員不得施加任何壓力改變檢驗檢測的實際數據和結果;應當按照合同要求,在批準范圍內根據檢驗檢測業務類型,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并在報告、證書中正確使用獲證標識。
在管理方面,標準要求:
•檢驗檢測機構或其所在組織應是一個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實體,其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應與其檢驗檢測活動相適應。
•檢驗檢測機構根據法律法規、標準或技術規范建立的管理體系,應當覆蓋檢驗檢測機構所有部門、所有場所和所有活動并有效實施;管理體系中應有本檢驗檢測機構對誠信建設的相關要求;應建立措施避免管理體系與實際運行的脫節。
•檢驗檢測機構應建立申訴、投訴處理程序,并采取有效的糾正、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特別是有關誠信方面的申訴、投訴應有程序化的有效處理。
•檢驗檢測機構應有確保其管理層和員工不受任何來自內外部的不正當的商業、財務和其他對工作質量以及公正性有不良影響的壓力和影響的措施;有避免參與降低其獨立性、公正性、誠實性、可信度、技術能力和判斷能力活動的政策和程序。
•檢驗檢測機構應對檢驗檢測的全過程(包括樣品來源和流轉過程)進行真實記錄;不應隨意編造、更改或者銷毀原始記錄;原始記錄應完整、真實和可追溯,且檢驗檢測人員應對原始記錄的真實性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檢驗檢測機構接受委托開展檢驗檢測時,應識別客戶的需求,結合自身條件、資質范圍和業務狀況與客戶簽訂合同,明確責任義務和權利;實施檢驗檢測時,需要或者已經發生偏離合同要求時,應及時告知客戶,配合客戶分析偏離帶來的影響,并取得客戶的書面同意;當偏離合同帶來不良后果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同時,應有保護客戶機密信息和所有權的政策和程序,包括電子存儲和傳輸結果的保護程序。
•檢驗檢測機構由于未預料的原因(如工作量、需要更多專業技術或暫時不具備能力)或持續性的原因(如通過長期分包、代理或特殊協議)需將工作分包時,應依據有關規定或者標準的要求,分包給有能力的分包方,并應事先獲得客戶書面準許,且檢驗檢測報告應清晰標明分包方出具的檢驗檢測結果。
•檢驗檢測機構應開展以誠信為核心的文化建設,包括質量意識、誠信理念、品牌效應、社會承諾等等。
•檢驗檢測機構可通過制定誠信要素識別和誠信要素監控等程序,建立誠信保障機制。
在責任方面,標準要求檢驗檢測機構應以多種形式和方式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社會形象,包括公共責任、道德行為和公益支持等方面的行為。檢驗檢測機構應該識別并明確(但不限于):
a) 確保能遵守誠信要求,向社會和監管部門提交誠信報告;
b) 明確檢驗檢測活動、服務和運行對質量安全、環保、節能、資源綜合利用、公共衛生等方面產生的影響及采取的措施;
c) 定期對員工進行健康和安全知識培訓,包括現場、專用的工作培訓。應對新進、調職和在發生事故地方工作的員工進行培訓;
d) 為員工提供必須的個人防護裝置;
e) 提出為符合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要求采用的關鍵過程及績效指標,以及應對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服務和運行出現的風險的關鍵過程及績效指標;
f) 預見和應對公眾對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服務和運行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g) 在檢驗檢測、服務、運行中發現帶有區域性、普遍性以及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重大質量問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政府部門報告;
h) 確保所有活動和行為符合道德規范,與客戶、供方和合作伙伴的行為符合道德規范;
i) 應支持公益事業,如承擔公益檢驗檢測、組織公益宣傳活動等。
三、標準的推廣和應用
該系列標準是GB/T 27025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及GB/T 27020《合格評定 各類檢驗機構的運作要求》對檢測機構在誠信建設方面的細化要求,為檢測機構的誠信建設提供了指引。標準從法律要求、技術要求、管理要求、責任要求等四個方面出發,為檢驗檢測機構增強誠信理念、推進誠信建設、防范失信風險、提升社會信任、樹立品牌效應提供了指導。標準的發布,并不意味要求檢驗檢測和校準實驗室為預防失信風險,必須建立一套誠信管理體系,而是鼓勵檢驗檢測和校準實驗室在其依據GB/T 27025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及GB/T 27020《合格評定 各類檢驗機構的運作要求》建立的管理體系基礎上,將本標準誠信的基本要求納入其已有的管理體系之中。
依據標準開展的評價,其結果可由專業誠信評價機構通過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向全社會公布或政府監管部門及相關部門統一公布。評價結果可由專業誠信評價機構推薦給政府監管部門,以供政府監管部門建立誠信檔案并實施分類監管。評價結果也可供政府采購部門、證券、銀行、保險、各社會團體和各大電商平臺參考。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