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口試劑瓶的瓶口和瓶蓋密封性好,無需瓶塞,也不會滲透;廣口設計,使用方便,平內外壁平滑,易于清洗,瓶口內壁處不容易有液體殘留,在煮沸的硝酸中清洗。其他所有的濃、稀、無機、有機(酸、堿、酯)均無作用。適用于放置高濃度、高純強腐蝕性的藥品和化學試劑及標準樣品。但會由于長期不使用而取不下瓶塞這樣的狀況。其原因是由于液體的試劑蒸發后與瓶塞間的玻璃黏連在一起了。
遇見這種情況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在瓶口處滴上少量的水,兩只手分別握住瓶身與瓶塞用力均勻的左右晃動,即可取下瓶塞。
2.將試劑瓶平口朝下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浸泡5分鐘左右,待瓶口出現小氣泡,將其拿出一只手緊握瓶子,另一只手握住瓶塞晃動,即可取出,如若還不能取出,則繼續浸泡,直到可以取出為止。
二、打開粘固的玻璃磨口
當玻璃儀器的磨口部位因粘固而打不開時,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處理。
(1)敲擊。用木器輕輕敲擊磨口部位的一方,使其因受震動而逐漸松動脫離。對于粘固著的試劑瓶、分液漏斗的磨口塞等,可將儀器的塞子與瓶口卡在實驗臺或木桌的棱角處,再用木器沿與儀器軸線成約70°角的方向輕輕敲擊,同時間歇地旋轉儀器,如此反復操作幾次,一般便可打開粘固不嚴重的磨口。
(2)加熱。有些粘固著的磨口,不便敲擊或敲擊無效,可對粘固部位的外層進行加熱,使其受熱膨脹而與內層脫離。如用熱的濕布對粘固處進行“熱敷”、用電吹風或游動火焰烘烤磨口處等等。
(3)浸潤。有些磨口因藥品侵蝕而粘固較牢,或屬結構復雜的貴重儀器,不宜敲擊和加熱,可用水或稀鹽酸浸泡數小時后將其打開。如急用儀器,也可采用滲透力較強的有機溶劑(如苯、乙酸乙酯、石油醚及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鈉等)滴加到磨口的縫隙間,使之滲透浸潤到粘固著的部位,從而相互脫離。
三、打開緊固的螺旋瓶蓋
當螺旋瓶蓋擰不開時,可用電吹風或小火焰烘烤瓶蓋周圍,使其受熱膨脹,再用布包住瓶蓋用力將其旋開。
如果瓶內裝有不宜受熱或易燃物質時,可取一段結實的繩子,一端拴在固定的物體上(如門窗把手),再把繩子按順時針方向在瓶蓋上繞一圈,然后一手拉緊繩子的另一端,一手握住瓶體用力向前推動,就能使瓶蓋打開。
四、直接加熱法(慎用)
就試劑瓶塞(包括蓋、管)打開方法,再補充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加熱法。對試劑瓶口、塞吻合不太嚴密的試劑瓶一般采用手搖的方法即可打開。用此方法打不開塞的試劑瓶可采用直接加熱法打開。此方法通過物質熱膨脹的性質來解決問題。注意:此方法不適用于裝有易燃易爆試劑的試劑瓶!
操作方法如下:
將要打開的試劑瓶瓶頸置于酒精燈外焰部迅速加熱,同時勻速轉動試劑瓶,使瓶頸部均勻受熱(瓶內有試劑時瓶口向上傾斜,液體試劑勿與瓶頸部接觸,以免溫度較高時損壞試劑瓶),至瓶頸部烘熱,而瓶塞仍基本保持室溫時離開火焰,墊上抹布用手搖法,一般來說均可迅速打開瓶塞。
五、混合撣作法
此法除盛有機易燃試劑瓶外,其他均可采用。對盛有機易燃試劑的試劑瓶,用加熱法仍有個別不能打開的瓶塞,可采用混合撣作法解決,先浸泡(瓶口浸沒水中較長時間或根據瓶內試劑的性質不同,亦可利用其他試劑浸泡),然后加熱再手搖或敲擊就沒有打不開的試劑瓶塞了。
實驗室的生活可以說每天都和儀器以及試劑打交道,試劑瓶分很多種,有好開的,有不好開的,基本都是需要一些技巧就搞定了,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戴手套,也不要急躁發狠,暴力開瓶使不得,畢竟里面裝的不是水,萬一灑出來噴臉上、身上的,可沒那么好玩哦。希望本文的一些Tips能給大家帶來一些便利。
注意:以上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使用前應首先考慮好安全性!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