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下,產業升級、新老迭代的故事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醫療器械產業是現代制造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材料技術、前沿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領域交叉融合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已成為我國近年來發展較快的行業之一。技術的更新、商業的競爭,往往伴隨著知識產權的糾紛,構成企業發展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最近兩年,同在安徽省合肥市,直線距離僅17公里,且同樣涉及口腔醫療領域的一家上市企業與另一家新興崛起的獨角獸企業之間的競爭正在徐徐展開。
口腔CBCT的發展:
不可阻擋的數字化趨勢
CBCT是一種主要針對口腔頜面部進行三維成像的錐形束CT系統,廣泛應用于牙齒種植、正畸、牙體牙髓、口腔頜面外科等口腔各科。相對傳統的通用型螺旋CT,口腔錐形束CT具有分辨率高、輻射劑量低、占地小、成本低等優點,在各級口腔醫療機構得到廣泛應用。
1996年,第一臺口腔專用CBCT設備于意大利面世,1999年開始進入國內市場。2012年,合肥美亞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亞光電”)推出了中國首臺國產口腔CBCT,打破了外資企業壟斷的局面。隨后,多家國內企業相繼推出了國產口腔CBCT設備,憑借產品設計貼近終端需求、高性價比和快速響應的本土化服務等特點,逐步在國內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1]
同樣在2012年,美亞光電成功上市,隨著企業的逐步發展成為了國內口腔CBCT領域的代表性企業之一。在科技的快速發展推動下,口腔CBCT設備也很快面臨著升級轉型。
就在這個節點,被稱作是擔任了推動口腔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角色的另一家合肥企業成立了。2019年,從事了多年口腔醫療影像行業的黃開先從深圳回到家鄉安徽,瞄準了口腔數字化賽道,投資創辦了合肥登特菲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登特菲”)。
據登特菲官網顯示,該公司以數字化影像技術為核心,專注于口腔智能設備及全產業鏈數字化云平臺的研制。自成立后,登特菲持續提速發展,逐漸從口腔數字化拓展到更廣泛的醫療數字化領域,實現口腔、動物、眼科三大戰略布局。2020年入選(第一批)安徽省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基地支持項目,2021年入選“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榜單,2022年入選安徽省專精特新企業名單,獲得了多家上市公司、政府、大基金多輪融資,目前正在啟動IPO。
企業發展必須跟上時代的潮流。近幾年,美亞光電的年度報告中也重點提及到數字化轉型,其中還有多個涉及到數字化口腔的重大項目,可見其對此的重視程度。
同樣地處安徽省合肥市,同樣發力數字化口腔領域,兩家企業之間的商業競爭可想而知。與此同時,暗流涌動的還有人才的流動,這也為雙方帶來了新的沖突。
撲朔迷離的專利糾紛:
權屬糾紛后新增無效反轉
由于人員的流動,雙方開始產生了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2021年,美亞光電與登特菲之間的專利糾紛開始了第一次的較量。
美亞光電認為登特菲申請的“一種牙科CBCT的圖像拼接實現結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與“一種口腔CBCT設備”發明專利中的發明人部分為美亞光電已離職員工,因此認為涉案專利技術方案系發明人在美亞光電任職期間的職務發明創造,請求法院判令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歸屬美亞光電。
經一審二審法院審理后,判決以上涉案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歸屬美亞光電。
不過,雙方的知識產權糾紛并未因權屬確認而終止。2024年1月份,此前涉案的“一種牙科CBCT的圖像拼接實現結構” 實用新型專利與 “一種口腔CBCT設備”發明專利同日申請同樣的實用新型專利,公布了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專利被宣告全部無效。
根據無效決定書顯示,無效決定的要點為:如果一項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存在區別特征,而其它對比文件和本領域常用技術手段給出了將以上區別特征應用到該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中以解決該權利要求實際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啟示,且其效果也是可以預期的,那么該權利要求相對于以上對比文件和本領域公知常識的結合是顯而易見的,不具備創造性。從決定書中的內容詳情及決定要點來看,專利中的權利要求大多涉及到本領域內的常用技術手段或常規設置,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
據了解,雙方因此前專利權權屬糾紛而引發的商業秘密糾紛案件目前還在進一步審理中,而此次的專利無效宣告從糾紛的源頭上解決了問題,大概率將影響雙方的訴訟局面。
產業升級背后:
成熟企業與新勢力獨角獸企業的競爭
類似美亞光電與登特菲之間的競爭關系并不是個例,成熟企業與新勢力企業之間的矛盾在各個產業中均在發生。
成熟企業基于多年來在垂直領域的布局,積累了一定的專利基礎,一方面這是其自身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讓亟待發展的新興企業面臨著不小的專利打擊壓力。
如何突破前人的專利壁壘,如何逐步建立自己的技術防線,成為了新勢力企業站穩腳跟的關鍵。這一點已經在其他產業中得到驗證,例如汽車產業已經在經歷從燃油車向電動汽車的轉變,傳統車企經過長年的發展已經構建了嚴密的專利防線,新勢力崛起的關鍵就在于如何繞開傳統企業的技術封鎖。而特斯拉的成功,就是基于其改變了造車方式,通過電池、電機、芯片以及一體式車身就能夠造車,零部件數量大大減少,造車方式簡化了,涉及到傳統車企專利壁壘的部分也減少了,同時還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創新優勢。
巧合的是,登特菲曾在此前的報道中將自身發展路徑對標特斯拉,表示在技術開發和商業化規劃方面,通過技術研發,在核心部件(射源、平板探測器)等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大幅改變結構,后隨著產能擴張,硬件搶占市場份額的基礎上,以設備為入口端,發展軟件和云計算服務,最終形成口腔數字化生態。[2]
據了解,目前登特菲擁有一個中央研究院、一個云計算中心、一個高端裝備醫學研究中心、三個研發中心(合肥、深圳、蘇州),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近三分之一,與合肥工業大學在內的多所國家重點高校建立高端醫學設備研究中心,持續提高國產高端醫療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
目前來看,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這兩家競爭企業都沿著自己的方向在走。多年的設備制造經驗是美亞光電重要的競爭優勢,從其年報中披露的研發投入來看,裝備的開發占據多項,還是當前的研發重點。登特菲也明確了自己的定位,除了硬件設備外,口腔數字化軟件平臺也是其發力的重點。登特菲要做一家平臺型企業,因此要做修建高速公路的事情,賦能第三方企業,給出自己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在科技發展洶涌而來時,在產業升級不可逆的條件下,如何發展才是最優解?這兩家企業的未來也許會給我們一個參考答案。
注釋:【1】中國經營網.口腔CT賽道“國潮”漸起http://www.cb.com.cn/index/show/bzyc/cv/cv135160471647【2】36氪.口腔數字化平臺對標特斯拉,「登特菲」完成億元B輪融資 | 36氪獨家https://36kr.com/p/2214590527238790
(原標題:從口腔CBCT巨頭專利之爭,看產業升級下企業的迭代發展)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