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非正常專利申請打擊力度。相繼印發《關于進一步嚴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通知》《關于持續嚴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通知》《關于規范申請專利行為的辦法》等政策文件,明確對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的界定、審查程序,不斷細化相關處理措施。開展“藍天”專項整治行動,有力打擊和遏制非正常專利申請代理行為。
下一步,我局將積極推進專利法實施細則盡快落地實施,加快推進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新一輪全面修改工作,不斷完善制度規則。嚴把授權關,繼續保持嚴厲打擊惡意專利商標注冊申請行為,加大對違法失信行為的監管力度,實現知識產權的高質量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1702號建議答復的函
馬一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統籌盤活知識產權存量資產與擴大知識產權有效增量”的建議》收悉,結合中國證監會的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盤活做優知識產權存量資產”
近年來,我局會同證監會等部門引導符合條件的地方規范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有效模式,積極盤活知識產權存量。
(一)提供政策支持
我局印發《關于促進和規范知識產權運營工作的通知》,指導地方有序發揮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功能。聯合財政部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將發行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納入重點城市績效目標,推動地方有序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證監會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版權、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類資產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依托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可行模式,不斷推出試點項目。
(二)鼓勵模式探索
2018年以來,在相關政策引導下,已探索形成供應鏈、質押、專利許可和融資租賃等多元化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底層資產覆蓋了專利、商標、版權和多種類型的知識產權組合,對促進創新型企業融資具有重要補充作用。2021年,規范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被國務院列為改革創新舉措,在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我局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運營年度報告(2020年)》,從政策、數據與案例等不同維度,介紹了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探索實踐。中國知識產權報等媒體刊發多篇文章,深入報道各地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有益經驗。截至2023年4月,全國共在交易所市場累計發行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產品103只,實際發行金額235億元,其中2022年度發行產品32只,發行金額61億元。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證監會等部門繼續完善知識產權證券化引導政策和服務措施,進一步完善業務監管體系,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有效模式,支持科技型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證券化方式融資發展。
二、關于“以制度改革驅動知識產權質量提升”
近年來,我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不斷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強化監管,規范專利申請及商標注冊行為,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
(一)完善制度體系
一是專利法修改增加誠實信用原則,規制專利權濫用。2020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專利法的決定,其中,修改后的專利法新增第二十條誠實信用原則,第一款規定申請專利和行使專利權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濫用專利權損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同時,正在進行的專利法實施細則配套修改中,進一步細化了誠實信用原則在專利申請審查程序中的適用,并明確了相關法律后果。
二是修改完善商標法,打擊惡意搶注,強化使用義務。2019年11月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增加了規制惡意注冊的內容,打擊惡意申請、囤積注冊等違法行為,明確規定“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并作為提出商標異議、宣告注冊商標無效的事由;同時,增加代理機構的義務,以及對惡意注冊、惡意訴訟行為的處罰措施。關于代表提出的“對于從未使用過的商標,不應給予高額賠償”的建議,商標法第64條規定,注冊商標專用權人請求賠償,被控侵權人以注冊商標專用權人未使用注冊商標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冊商標專用權人提供此前三年內實際使用該注冊商標的證據。注冊商標專用權人不能證明此前三年內實際使用過該注冊商標,也不能證明因侵權行為受到其他損失的,被控侵權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為進一步完善商標制度,解決商標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局正在積極推進《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新一輪全面修改。在規制商標惡意注冊方面,此次《商標法》修改將重點加大對惡意搶注公共資源、他人在先權利、損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實現申請人權利與他人權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平衡。本次修改也擬進一步強化商標使用義務,一是完善商標使用概念,突出使用的基礎地位,新增對服務商標和互聯網環境下商標使用行為的規定;二是在申請階段增加商標使用或者使用承諾的要求;三是完善撤銷制度,在保留原有商標連續三年不使用撤銷制度的基礎上,增加三種損害公共利益的撤銷情形。擬通過以上規定,引導市場主體“注冊有德”,使商標注冊回歸制度本源。
(二)開展專項行動
一是加大非正常專利申請打擊力度。相繼印發《關于進一步嚴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通知》《關于持續嚴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通知》《關于規范申請專利行為的辦法》等政策文件,明確對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的界定、審查程序,不斷細化相關處理措施。開展“藍天”專項整治行動,有力打擊和遏制非正常專利申請代理行為。
二是加大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打擊力度。重點打擊惡意搶注國家或區域戰略、重大活動、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科技項目名稱等商標惡意搶注行為,將涉嫌惡意注冊商標申請相關案件線索轉交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指導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依法對申請人的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行政處罰。2022年,向地方轉辦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惡意重大不良影響商標申請案件線索110件,涉及商標注冊申請信息1239條,涉及搶注北京冬奧會和殘奧會吉祥物名稱、運動健兒姓名的“冰墩墩”“谷愛凌”、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等惡意搶注商標。
三是加強知識產權領域信用監管。將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惡意商標注冊申請行為納入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和知識產權領域失信行為清單,實施聯合懲戒和失信約束措施。2022年1月25日,印發實施《知識產權信用管理規定》,對知識產權審查審理過程中的失信行為予以規制,明確將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惡意商標注冊申請行為等列為失信行為,并對失信主體實施財政性資金項目申請、費用減繳等優惠政策從嚴審批、取消評優評先參評資格、取消示范和優勢企業申報資格、提高檢查頻次、不適用信用承諾等管理措施。
下一步,我局將積極推進專利法實施細則盡快落地實施,加快推進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新一輪全面修改工作,不斷完善制度規則。嚴把授權關,繼續保持嚴厲打擊惡意專利商標注冊申請行為,加大對違法失信行為的監管力度,實現知識產權的高質量發展。
衷心感謝您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希望繼續關注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建議。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23年8月21日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