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制造業轉型升級謀新路開新局,智能化發展尋新機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產銷形勢都非常好,前兩個月產品訂單已達全年產能四成。”位于山東菏澤鄆城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銳華氟業有限公司生產線開足馬力,總經理嚴崗信心十足。
作為工業大省,山東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以“萬項技改、萬企轉型”“數實融合”等舉措,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提升、智能化發展、綠色化轉型。記者近期走訪企業生產一線,近距離感知企業發展活力,管窺山東工業轉型成效。
萬項技改,高端化提升啟新程
在山東恒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洪波的辦公室里,一張記事板上的手寫“年度計劃”透露著企業轉型升級的“路線圖”:電叉做規模,齒輪做部件,結構件做總成,鑄件做深加工,油缸做升級。
“近年來,政府一業一策推動傳統行業改造提升,為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帶來東風。”鄭洪波說,“通過技改升級,公司推出的節能環保、智能低噪的電動叉車,越來越受市場歡迎。”
據山東省工信廳介紹,今年山東將滾動實施“萬項技改、萬企轉型”,其中5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1萬個左右,技改投資將增長6%。
在傳統行業改造提升的同時,山東還著力加速新興產業發展,帶動全省制造業不斷邁向高端化。山東省工信廳廳長張海波介紹,山東將建強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動力裝備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首批6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10個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數實融合,智能化發展尋新機
出貨量、生產量、耗損率等各種數據一目了然,工人的生產、質檢、發貨、薪酬等各個環節情況實時更新……在山東龍輝起重機械有限公司的控制室里,公司總經理和大龍告訴記者,借助集成于釘釘的低代碼開發功能,企業人員管理、生產流程、決策流程都搬上了大小屏幕,智能化的管理系統讓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不少企業的生產效率也大幅提升。在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借助自動導航車傳送物料、有軌穿梭車協助工序轉換,一個54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如今只需要39名生產人員。生產制造中心主任薛俊杰說:“通過浪潮云洲賦能,我們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7%,產品一次合格率提升了17%,車間綜合運營成本降低了17%。”
制造業智能化發展過程中,工業互聯網平臺快速發展,展現出獨特作用。“借助公司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人員能對1880公里以外露天礦山開采項目的140多臺機械進行遠程調度,車輛可按照最優的路徑規劃進行施工作業。”據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施工平臺研究所所長黃超介紹,目前已有4萬余套機械接入山推智慧施工服務平臺,“我們把數據統一采集回平臺上,形成多機協同管理,使產量提升20%,燃油成本節省15%以上”。
山東省工信廳一級巡視員高方介紹,今年山東將縱深推進“工賦山東”行動,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程,新打造50個以上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山東“數實融合”正加速推進,“數字領航”企業數量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全國第二。
擴綠增長,綠色化轉型走新路
來到山鋼集團日照公司,只見園區內秩序井然、干凈整潔。“我們優化除塵系統的功率配比,提高了除塵能力,加料過程中黑煙全部被吸收轉換,既環保又節能。”山鋼集團日照公司煉鋼廠工作人員趙珉說。
這座國家級綠色工廠建設初期,也曾因為“污染大戶”的刻板印象而不受市民歡迎。企業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原則,將工程建設總費用的七分之一用于環保。
在今年的發展“路線圖”中,山東提出強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培育省級以上綠色工廠100家,開發綠色產品100個以上;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推廣先進節能環保技術100項以上,新建生態工業園區10家左右;培育資源循環利用國家行業規范企業10家以上……
如今,山東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通過高端化提升、智能化發展、綠色化轉型,不斷增加發展“含金量”“含綠量”,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