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山小微企業補貼和免稅優惠政策及小微企業認定標準
國家對小微企業有很多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本文幫大家整理了最新的中山小微企業補貼和免稅政策,可供參考!
1、財政政策
減稅降費,加大穩定企業發展扶持力度
對照國家和省的方案,《實施方案》從落實已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并擴大支持范圍、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落實社保費緩繳政策、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加大穩定企業發扶持力度等七個方面,提出了25條舉措。
《實施方案》指出,要嚴格落實國家出臺的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以及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6個行業(含個體工商戶)留抵退稅政策,確保存量留抵退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增量留抵退稅額按月全額退還,通過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辦理進度,在納稅人自愿申請的基礎上,6月30日前集中退還微型企業、小型企業存量留抵退稅額。符合條件的制造業等行業中型企業、大型企業,可以分別自2022年5月、6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退稅額。
《實施方案》專門對中小微企業提出系列減稅舉措。從2022年至2024年,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可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同時,中小微企業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在500萬元以上的,可按照單位價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選擇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新上規上限及培育企業也可享受相關稅費優惠政策。企業上規上限后從市級以上政府財政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符合稅法規定的,可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另外,《實施方案》提出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加強各級預算單位政府采購項目評估,對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預留采購份額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小額采購項目(200萬元以下的貨物、服務采購項目,400萬元以下的工程采購項目)原則上全部預留給中小企業;超過前述金額的采購項目,預留該部分采購項目的4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于70%。
《實施方案》特別強調,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和加大穩定企業發展扶持力度。大型企業可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返還,中小微企業可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90%返還。此前已按30%比例返還的大型企業,可獲補足差額。
在企業發展扶持方面,中山將對符合條件的新上規上限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對連續兩年有正增長的總部企業按政策給予獎勵;對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個體戶)全年銷售額(零售額)實現同比增速7%以上的,分行業按增量進行獎勵,單個企業獎勵最高500萬元。
2、貨幣金融政策
貸款延期還本付息,設立中山市產業投資母基金
《實施方案》對貨幣金融領域也著墨較多,共提出了26項具體扶持政策。
《實施方案》提出,鼓勵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貸款及受疫情影響的個人住房與消費貸款等方面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比如,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繼續按市場化原則與中小微企業(含中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等自主協商,對其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努力做到應延盡延,本輪延期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不超過2022年底;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受疫情影響隔離觀察或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引導金融機構對其存續的個人住房、消費等貸款,靈活采取合理延后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期還本等方式調整還款計劃。
《實施方案》特別指出,對延期貸款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不單獨因疫情因素下調風險分類,不影響征信記錄,并鼓勵免收罰息;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等。
《實施方案》提出,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實施“首貸戶”貸款貼息補助,對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在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首次申請貸款的小微企業給予不高于1%的貼息補助。增加銀行業普惠金融考核權重,適度提高普惠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實施方案》提出強化政府引導基金作用,設立中山市產業投資母基金和中山市人才雙創發展母基金,提升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直接融資比重。中山將成立市級轉貸資金池,幫助中小微企業按期還貸、順利續貸,支持正常經營的小微企業融資周轉“無縫銜接”。
此外,《實施方案》提出了系列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補助舉措。系列措施包括落實支付手續費減負政策措施,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銀行賬戶服務、人民幣轉賬匯款、票據業務、銀行卡刷卡手續費;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加大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力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落實助保貸政策,給予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貼息補助,對進入實質性改制上市的服務業企業按照扶持企業上市政策給予資金扶持;加大企業數字化融資支持,設立5億元規模的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池(首期2億元),對各類金融機構發放用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數字貸”金融產品予以風險補償等。
同時,《實施方案》提出,繼續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提高資本市場融資效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其中,準確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確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鼓勵符合條件的平臺企業依法依規到境外公開募集股份及上市,強化港股IPO企業的專業指導和深度培育。
3、穩投資促消費政策
設立“工改”投資基金,投入1億元促汽車消費
穩投資促消費政策內容是《實施方案》的重點,該部分內容共涉及30條舉措。
為加快推進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成立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審批服務工作專班,集中力量攻堅解決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大力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全力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堅戰,新建超過320公里市政污水管網,加快推進支管到戶。完成珍家山、中嘉污水處理廠擴容,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噸/日。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國道105南線升級改造,動工建設三角快線北段,加快西北快線、西海大橋擴建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港口大道快速化改造和中江高速港口出入口改造,推進岐江道、蓮員東路擴建等項目建設,完成長江路、青溪路等道路節點改造。
為穩定和擴大有效投資,《實施方案》提出,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和滾動推進,編制實施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推動形成接續不斷、滾動實施的儲備機制和良性循環。推動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設立“工改”投資基金,為“工改”重點項目提供多種途徑的資本金支持,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騰挪的空間資源優先支持本土優質企業增資擴產。
為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大力發展平臺經濟,積極引進知名電商企業,加快培育本土平臺企業,以平臺企業帶動中小微企業紓困。對被認定為中山市農村電商基層示范站的給予獎勵5萬元;對符合條件的電商企業繳納給第三方電商交易平臺的服務費用予以補貼;每年評選5個優秀孵化基地,每個獎勵5萬元。
為加快提振重點領域消費,《實施方案》提出,開展“中山樂購”促消費主題活動,中山市財政投入6000萬元發放消費券,用于零售、餐飲、文旅、住宿、體育等領域消費,活躍消費市場。鼓勵各鎮街自主舉辦促消費活動,市鎮兩級財政按1:1投入資金開展活動,市財政最高配套100萬元。
汽車消費是促消費工作的重點,《實施方案》提出實施汽車促消費活動,市財政投入1億元,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汽車給予優惠補貼。活動補貼方式分為“直接購買新汽車”“以舊換新”和“以摩換汽”三類,均按新車售價分檔次給予補貼。其中,“直接購買新汽車”給予每輛最低1000元,最高12000元補貼;“以舊換新”支持出售或報廢舊汽車并購入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輛最低3000元,最高13000元補貼;“以摩換汽”支持報廢使用年限為6年及以上的摩托車、放棄牌照指標并購入汽車,給予每輛最低9000元,最高22000元補貼。另外,對于汽車銷售企業,今年二、三、四季度單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速4%以上的限額以上汽車銷售企業,中山將按規定分類給予單個企業獎勵最高200萬元。
房地產方面,《實施方案》提出穩定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優化商品房銷售價格備案機制,優化銷售價格備案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開展房地產市場促銷活動,支持房地產協會、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等組織外地有意愿到中山市購房置業的看房團,到中山參觀在售房地產項目,并給予交通、食宿等消費券補貼。同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自政策出臺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前(含6月30日),對在中山市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且符合支持條件的購房個人發放消費券。
4、保糧食能源安全政策
保障重點領域、產業鏈和供應鏈用電需求
糧食和能源安全是穩經濟的重要基礎。
《實施方案》提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加快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及時發放2022年中央實際種糧食農民一次性補貼。年內動工建設廣東省儲備糧中山直屬庫二期工程和市中心糧庫項目三期工程項目,保障糧食安全。
電力和能源保障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電力供應保障協調機制,堅守“四保”底線,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電、公共服務用電,切實保障重點領域、產業鏈和供應鏈用電需求,進一步細化執行策略,靈活應對不同有序用電缺口。此外,《實施方案》提出,加快推進電源項目、電網工程建設,新建一批22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變電站等主網基建項目和提升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應用水平,提升煤炭和天然氣供給能力,推動珠中江天然氣干線項目(中山段)建設。
此外,《實施方案》鼓勵現有加油站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加設光伏、充電樁、加氫儲氫設備等,推動升級為綜合能源站。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