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資金!湖北省2023年節能專項資金申報材料、條件、指導目錄
介紹湖北省2023年節能專項資金申報材料、條件、指導目錄如下,申報參考,需要針對企業分析歡迎聯系項目老師咨詢,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門市、潛山市各地項目政策搜集分析規劃專業服務。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總部合肥,分公司:安慶、宿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長沙
即日起,注冊網,2023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一、申報方向
(1) 節能降碳。重點支持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成效突出的項目建設,重大節能低碳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等低碳零碳負碳示范項目建設。
(2) 智慧節能。重點支持產業園區智慧能源管理示范項目建設、城市智慧能源管理示范項目建設。
(3) 節能裝備。重點支持高效節能技術裝備產品研發生產、產業化及應用示范項目建設。相關項目應當符合國家《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高效節能裝備制造”規定的范圍和條件。
二、申報條件
(1)項目申報主體是企業法人或事業法人,在湖北省內登記注冊,具有與完成所申報項目相當的投資、管理能力。
(2) 項目建成后節能降碳效益顯著,其中節能降碳類年節能不少于1000噸標準煤,年降碳不少于1000噸。項目已開工或者年底前能開工,2023年底前能建成發揮效益。原則上同一項目單位本年度未獲得過省預算內資金支持。項目單位及法人近3年社會信用(含湖北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系統和信用中國)記錄良好。項目建設手續齊全,不會形成地方債務。
(3) 申報項目必須納入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三庫”管理平臺。申報入庫時,請在三庫平臺“所屬行業”中進入“產業發展"大類,再在其子目錄下勾選“高效節能產業”。
(4) 項目單位在報送資金申請報告及有關附件時應出具承諾書,對項目的真實性、合規性負責并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
三、申報材料
(1) 項目單位的基本情況,包括注冊登記類型、主營業務、資產狀況、經營狀況、信用等級、技術水平等。
(2) 項目的基本情況,包括建設內容、總投資及資金來源、建設條件落實情況、時間進度安排等。
(3) 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包括科技含量、預期效益、推廣價值等。
(4) 項目節能降碳作用顯著,包括節能技術、工藝、裝備、途徑等,其中節能降碳類項目年節能不少于1000噸標準煤,年降碳不少于1000噸。
五、湖北省節能專項項目獎勵補貼
對于申報通過的節能專項,各地政府撥付項目資金給予支持。
附: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 年版)
1 節能環保產業
1.1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1.1.1 節能鍋爐制造
1.1.2 節能窯爐制造
1.1.3 節能型泵及真空設備制造
1.1.4 節能型氣體壓縮設備制造
1.1.5 節能型液壓氣壓元件制造
1.1.6 節能風機風扇制造
1.1.7 高效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
1.1.8 節能電機制造
1.1.9 節能型變壓器、整流器、電感器和電焊機制造
1.1.10 余熱余壓余氣利用設備制造
1.1.11 高效節能家用電器制造
1.1.12 高效節能商用設備制造
1.1.13 高效照明產品及系統制造
1.1.14 綠色建筑材料制造
1.1.15 能源計量、監測、控制設備制造
1.2 先進環保裝備制造
1.2.1 水污染防治裝備制造
1.2.2 大氣污染防治裝備制造
1.2.3 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裝備制造
1.2.4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制造
1.2.5 減振降噪設備制造
1.2.6 放射性污染防治和處理設備制造
1.2.7 環境污染處理藥劑、材料制造
1.2.8 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制造
1.3 資源循環利用裝備制造
1.3.1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裝備制造
1.3.2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裝備制造
1.3.3 建筑廢棄物、道路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裝備制造
1.3.4 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裝備制造
1.3.5 汽車零部件及機電產品再制造裝備制造
1.3.6 資源再生利用裝備制造
1.3.7 非常規水源利用裝備制造
1.3.8 農林廢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裝備制造
1.3.9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綜合利用裝備制造
1.4 新能源汽車和綠色船舶制造
1.4.1 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和產業化
1.4.2 充電、換電及加氫設施制造
1.4.3 綠色船舶制造
1.5 節能改造
1.5.1 鍋爐(窯爐)節能改造和能效提升
1.5.2 電機系統能效提升
1.5.3 余熱余壓利用
1.5.4 能量系統優化
1.5.5 綠色照明改造
1.5.6 汽輪發電機組系統能效提升
1.6 污染治理
1.6.1 良好水體保護及地下水環境防治
1.6.2 重點流域海域水環境治理
1.6.3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
1.6.4 船舶港口污染防治
1.6.5 交通車輛污染治理
1.6.6 城市揚塵綜合整治
1.6.7 餐飲油煙污染治理
1.6.8 建設用地污染治理
1.6.9 農林草業面源污染防治
1.6.10 沙漠污染治理
1.6.11 農用地污染治理
1.6.12 噪聲污染治理
1.6.13 惡臭污染治理
1.6.14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1.7 資源循環利用
1.7.1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1.7.2 廢舊資源再生利用
1.7.3 城鄉生活垃圾綜合利用
1.7.4 汽車零部件及機電產品再制造
1.7.5 海水、苦咸水淡化處理
1.7.6 雨水的收集、處理、利用
1.7.7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1.7.8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綜合利用
2 清潔生產產業
2.1 產業園區綠色升級
2.1.1 園區產業鏈接循環化改造
2.1.2 園區資源利用高效化改造
2.1.3 園區污染治理集中化改造
2.1.4 園區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
2.2 無毒無害原料替代使用與危險廢物治理
2.2.1 無毒無害原料生產與替代使用
2.2.2 危險廢物處理處置
2.2.3 危險廢物運輸
2.2.4 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產與替代
2.3 生產過程廢氣處理處置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2.3.1 工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
2.3.2 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
2.3.3 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
2.3.4 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
2.4 生產過程節水和廢水處理處置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2.4.1 生產過程節水和水資源高效利用
2.4.2 重點行業水污染治理
2.4.3 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集中治理
2.4.4 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治理
2.5 生產過程廢渣處理處置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2.5.1 工業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處置及綜合利用
2.5.2 歷史遺留尾礦庫整治
2.5.3 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
2.5.4 廢棄農膜回收利用 清潔能源產業
3.1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3.1.1 風力發電裝備制造
3.1.2 太陽能發電裝備制造
3.1.3 生物質能利用裝備制造
3.1.4 水力發電和抽水蓄能裝備制造
3.1.5 核電裝備制造
3.1.6 非常規油氣勘查開采裝備制造
3.1.7 海洋油氣開采裝備制造
3.1.8 智能電網產品和裝備制造
3.1.9 燃氣輪機裝備制造
3.1.10 燃料電池裝備制造
3.1.11 地熱能開發利用裝備制造
3.1.12 海洋能開發利用裝備制造
3.2 清潔能源設施建設和運營
3.2.1 風力發電設施建設和運營
3.2.2 太陽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3.2.3 生物質能源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3.2.4 大型水力發電設施建設和運營
3.2.5 核電站建設和運營
3.2.6 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3.2.7 地熱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3.2.8 海洋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3.2.9 氫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3.2.10 熱泵設施建設和運營
3.3 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3.3.1 清潔燃油生產
3.3.2 煤炭清潔利用
3.3.3 煤炭清潔生產
3.4 能源系統高效運行
3.4.1 多能互補工程建設和運營
3.4.2 高效儲能設施建設和運營
3.4.3 智能電網建設和運營
3.4.4 燃煤發電機組調峰靈活性改造工程和運營
3.4.5 天然氣輸送儲運調峰設施建設和運營
3.4.6 分布式能源工程建設和運營
3.4.7 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運營生態環境產業
4.1 生態農業
4.1.1 現代農業種業及動植物種質資源保護
4.1.2 綠色有機農業
4.1.3 農作物種植保護地、保護區建設和運營
4.1.4 森林資源培育產業
4.1.5 林下種植和林下養殖產業
4.1.6 碳匯林、植樹種草及林木種苗花卉
4.1.7 林業基因資源保護
4.1.8 綠色畜牧業
4.1.9 綠色漁業
4.1.10 森林游憩和康養產業
4.1.11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
4.2 生態保護
4.2.1 天然林資源保護
4.2.2 動植物資源保護
4.2.3 自然保護區建設和運營
4.2.4 生態功能區建設維護和運營
4.2.5 國家公園、世界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 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濕地公園等保護性運營
4.3 生態修復
4.3.1 退耕還林還草和退牧還草工程建設
4.3.2 河湖與濕地保護恢復
4.3.3 增殖放流與海洋牧場建設和運營
4.3.4 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修復
4.3.5 重點生態區域綜合治理
4.3.6 礦山生態環境恢復
4.3.7 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4.3.8 有害生物災害防治
4.3.9 水生態系統旱澇災害防控及應對
4.3.10 地下水超采區治理與修復
4.3.11 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
4.3.12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
4.3.13 海域、海岸帶和海島綜合整治
5 基礎設施綠色升級
5.1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
5.1.1 超低能耗建筑建設
5.1.2 綠色建筑
5.1.3 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
5.1.4 裝配式建筑
5.1.5 既有建筑節能及綠色化改造
5.1.6 物流綠色倉儲
5.2 綠色交通
5.2.1 不停車收費系統建設和運營
5.2.2 港口、碼頭岸電設施及機場廊橋供電設施建設
5.2.3 集裝箱多式聯運系統建設和運營
5.2.4 智能交通體系建設和運營
5.2.5 充電、換電、加氫和加氣設施建設和運營
5.2.6 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和運營
5.2.7 城鄉公共交通系統建設和運營
5.2.8 共享交通設施建設和運營
5.2.9 公路甩掛運輸系統建設和運營
5.2.10 貨物運輸鐵路建設運營和鐵路節能環保改造
5.3 環境基礎設施
5.3.1 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及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運營
5.3.2 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
5.3.3 環境監測系統建設和運營
5.3.4 城鎮污水收集系統排查改造建設修復
5.3.5 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漏損控制建設和運營
5.3.6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規范化建設和運營
5.4 城鎮能源基礎設施
5.4.1 城鎮集中供熱系統清潔化建設運營和改造
5.4.2 城鎮電力設施智能化建設運營和改造
5.4.3 城鎮一體化集成供能設施建設和運營
5.5 海綿城市
5.5.1 海綿型建筑與小區建設和運營
5.5.2 海綿型道路與廣場建設和運營
5.5.3 海綿型公園和綠地建設和運營
5.5.4 城市排水設施達標建設運營和改造
5.5.5 城市水體自然生態修復
5.6 園林綠化
5.6.1 公園綠地建設、養護和運營
5.6.2 綠道系統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
5.6.3 附屬綠地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
5.6.4 道路綠化建設、養護管理
5.6.5 區域綠地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
5.6.6 立體綠化建設、養護管理
6 綠色服務
6.1 咨詢服務
6.1.1 綠色產業項目勘察服務
6.1.2 綠色產業項目方案設計服務
6.1.3 綠色產業項目技術咨詢服務
6.1.4 清潔生產審核服務
6.2 項目運營管理
6.2.1 能源管理體系建設
6.2.2 合同能源管理服務
6.2.3 用能權交易服務
6.2.4 水權交易服務
6.2.5 排污許可及交易服務
6.2.6 碳排放權交易服務
6.2.7 電力需求側管理服務
6.2.8 可再生能源綠證交易服務
6.3 項目評估審計核查
6.3.1 節能評估和能源審計
6.3.2 環境影響評價
6.3.3 碳排放核查
6.3.4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6.3.5 水土保持評估
6.4 監測檢測
6.4.1 能源在線監測系統建設
6.4.2 污染源監測
6.4.3 環境損害評估監測
6.4.4 環境影響評價監測
6.4.5 企業環境監測
6.4.6 生態環境監測
6.5 技術產品認證和推廣
6.5.1 節能產品認證推廣
6.5.2 低碳產品認證推廣
6.5.3 節水產品認證推廣
6.5.4 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推廣
6.5.5 有機食品認證推廣
6.5.6 綠色食品認證推廣
6.5.7 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定推廣
6.5.8 綠色建材認證推
湖北省2023年節能專項資金申報材料、條件、指導目錄介紹到此,各市對政策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聯系小編咨詢溝通。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