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最多,占當年全部專精特新新股的38%
臨近歲未,全球IPO市場的相關數據正在陸續披露,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排名2022年全球IPO數量和籌資額前兩位已經成為事實。
12月15日,安永發布的2022年《中國內地和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IPO活動明顯放緩,多重負面因素影響全球股市震蕩下行。至今共有1333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1795億美元。其中,A股市場2022年預計共416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5849億元。全球IPO數量和籌資額前兩位均為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另外,全球前十大IPO有4家為中國企業,行業分別是通信、石油和天然氣、零售與消費品及材料。
那么,究竟哪些是當前及未來IPO市場的主力軍和驅動力量呢?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楊淑娟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IPO行業結構發生變化,科技、傳媒和通信行業IPO占比逐年增加。由于發展“硬科技”企業已成國家重大戰略,疊加科創板、北交所服務創新企業的定位,近年來,科技、傳媒和通信行業以及生物科技與健康行業占比基本呈現上升趨勢,擁有核心技術的工業企業亦名列前茅,而金融行業籌資王的寶座再次被以上行業超越。
從數據來看,科創板2022年籌資額超過主板,名列籌資額首位;創業板列IPO數量第一。在上市新股中,專精特新企業超過百家。其中科創板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最多,占當年全部專精特新新股的38%。
楊淑娟表示,國家支持的高科技、先進制造業等符合國家戰略行業的IPO審批速度仍將保持高速,這將是未來幾年的一大趨勢。隨著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上市新的驅動因素,北交所有望迎來一輪IPO熱潮。
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堯基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北交所的開市,將使我國資本市場體系能以更完善的狀態服務于中小企業,特別是使創新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了助推發展的主陣地。
去年北交所開市當天,71家新三板存量精選層公司整體平移成為北交所上市公司,加上10家首批在北交所上市企業,8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17家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占比達87%。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創新能力加速提升,目前已累計培育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可以發現,隨著工信部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公示,各地已經把扶持、培育、招引專精特新企業,助力企業駛入“快車道”作為當下工作要求的重點內容。
不僅是中國內地當前青睞專精特新企業,香港同樣將目光放在特專科技公司身上。為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競爭力,港交所在2022年10月刊發《特專科技公司新上市規則咨詢文件》,建議設置新渠道以吸引更多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并征詢公眾意見。
面對全球科技發展趨勢和行業競爭格局,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交易所均擁抱科技創新,通過設立單獨板塊、優化上市制度、豐富上市形式等方式,吸引新經濟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發展。
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各大交易所均擁抱科技創新,同時也有各自側重,為科創企業提供了可供選擇的上市路徑。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