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企業普遍具有較好的成長性和財務表現
12月21日,康普化學、九菱科技在北交所上市,由此,北交所上市公司增至150家。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9月份以來,北交所公司上市步伐加快,單月上市企業數量保持高水平。9月份至今在北交所上市的44家公司中,22家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市值超過13.71億元,三年平均凈利潤復合增速超過70%,研發費用率均值接近7%,是北交所發展的中堅力量。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記者發稿,北交所總市值為2094.84億元,包含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大消費、TMT及化工新材料五大產業集群。150家公司中,有59家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39.33%。
在諸海濱看來,專精特新企業普遍具有較好的成長性和財務表現。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包含較多細分行業龍頭公司,增長性好,估值偏低,未來投資機會或較多。
例如,12月21日上市的康普化學,被評為重慶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2年前三季度,康普化學營收為2.64億元,同比增長123.79%;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823.61萬元,同比增長248.38%。
又如12月13日上市的特瑞斯,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3.51%;凈利潤4355.33萬元,同比增長3.37%。公司獲得專利98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2022年度前三季度研發支出1816.48萬元,研發強度4.21%。
一方面是北交所新股上市明顯提速,另一方面是大多數新股存在上市后“破發”的現象。數據顯示,12月份以來,20只新股中有17只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
東吳證券認為,進入年底,市場避險情緒濃厚,在市場風格影響下,以小市值股票為代表的北交所板塊表現欠佳,產生集中“破發”現象。同時,11月份以來流動性邊際趨緊,在國債收益率上行階段,北交所受制于流動性的特征尤為明顯,這也是北交所新股“破發”頻現的原因之一。
展望后市,東吳證券表示,避險情緒和流動性邊際趨緊都是明顯的短期擾動因素,無需擔憂,逢低布局優質標的。一方面,短期多種擾動因素下,大量優質標的股價下行,留出更充分的安全邊際;另一方面,伴隨著短期擾動因素逐漸退散(財政和貨幣的政策支持、產業政策等均會逐步提升市場的風險偏好),長期價值終究會回歸。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北交所當前部分優質個股投資價值十足。投資策略應秉持價值投資,分析行業發展前景和企業現金流情況,進行風險折現。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