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專精特新補貼如何做賬
深圳買車政府有補貼嗎?
提醒:目前有深圳市級新能源車補貼、南山區、龍崗區、龍華區、光明區、坪山區發布了購車補貼。寶安區、羅湖區和福田區補貼金額已用完,不再受理申請,鹽田區購車補貼活動已截止。
更多消息》》深圳購車補貼專題
【深圳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
按照辦理登記的小汽車指標獲取方式,補貼分為以下三類:
(一)第一類補貼。使用通過常規方式申請的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或更新指標辦理新車注冊登記的車輛,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含稅價(以下簡稱“車輛價格”)10-20萬元的補貼0.5萬元/輛;20萬元以上的補貼1萬元/輛。
深汕特別合作區戶籍居民可按相關規定申請純電動小汽車或混合動力小汽車增量指標,僅限于辦理在深圳市行政區(新區)內購買的新能源小汽車新車注冊登記。補貼同上。
(二)第二類補貼。通過市交通運輸局專項搖號活動獲得的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僅用于辦理新車注冊登記;如用于辦理新能源小汽車新車注冊登記的,僅限于在深圳市行政區(新區)購買價格10萬元及以上的車輛。其中,價格10-20萬元的補貼1萬元/輛;20萬元以上的補貼2萬元/輛。
(三)第三類補貼。通過放寬申請條件方式獲得的混合動力小汽車增量指標,僅限于辦理“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2年第5批及以前),且車輛動力蓄電池組總能量≥35kWh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小汽車” 新車注冊登記。對搭載開源鴻蒙系統及其商用版本的車型予以補貼,標準同第一類補貼。
更多詳情》》深圳市促進新能源小汽車消費補貼申領實施細則全文一覽
【龍崗區購車補貼】
購買汽車補貼:政策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通過在龍崗區注冊納統的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經銷商購買新能源小汽車的消費者,分檔發放購車補貼,購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含稅價為15萬元(含)至25萬元(不含)車型的,每臺車補貼5000元,購買25萬元(含)以上車型的,每臺車補貼1萬元。對購買搭載開源鴻蒙系統及其商用版本的新能源車型的,每臺車補貼1萬元(可與上述補貼疊加享受)。補貼總額9000萬元,先到先得,用完即止。
購車貸款利息補貼:對通過龍崗區內銀行貸款購買上述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發放購車貸款利息補貼,每人最高不超過5000元。補貼總額1000萬元,先到先得,用完即止。
更多詳情》》2022年深圳龍崗區新能源汽車專屬購車補貼政策內容
【坪山區購車補貼】
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期間,在坪山區注冊且在2022年納統名單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授權經銷商及直接銷售車輛的企業或2022年在坪山區新注冊(含遷入)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授權經銷商(上述機構以下統稱“汽車銷售機構”)購買新能源小汽車,根據購車發票金額(含稅價)可申領不同額度的數字人民幣消費券:
(一)購車發票金額在10萬元(含)至20萬元(不含)的,可領取3000元/臺的消費券;
(二)購車發票金額在20萬元(含)以上的,可領取6000元/臺的消費券。
本次汽車促消費活動受總預算金額控制,按個人消費者購車發票上的日期先后順序發放數字人民幣消費券,先到先得,發完即止。
更多詳情》》2022年深圳坪山區購車補貼規定
【南山區購車補貼】
想要買車的寶趕上好時候啦!南山區1.5億元購車大禮包重磅官宣!消費者在參與活動的南山汽車經銷企業購買國六以上燃油或新能源汽車,將分檔發放消費券。
更多詳情》》2022年深圳南山購車補貼活動介紹
【光明區購車補貼】
自2022年4月30日至7月31日期間,通過在光明區注冊的汽車經銷企業,購買小汽車(不包括二手車)的個人消費者,根據購車發票金額(含稅價),可申請該區購車補貼。
更多詳情》》2022年深圳光明區購車補貼申請指南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深圳本地寶,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購車】可獲取深圳各區購車補貼和以舊換新政策、申請入口、申請指南、補貼申請經驗交流群!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