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優惠政策)
什么是專精特新企業
“專精特新”,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中小企業。它們“小而尖”“小而專”,長期專注于某些細分領域,在技術工藝、產品質量上深耕細作,具有專業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等特點,有些企業因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一躍成為行業中的“小巨人”。
1、“專”,即專業化與專項技術。
2、“精”即產品的精致性、工藝技術的精深性和企業的精細化管理。
3、“特”即產品或服務的獨特性與特色化。
4、“新”即自主創新、模式創新與新穎化。
深圳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規劃
一是加大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力度,按照分類指導、梯度培育的原則,構建國家、省、市三級專精特新企業的一梯隊,將專精特新企業納入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享受范圍,并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納入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和辦稅直通車服務名單。同時,深圳還將對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和20萬元獎勵。
二是提升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組建研發機構,開展技術創新,支持企業參與國家、省、市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承擔工業強基項目,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產品的先試首用,同時持續舉辦創客中國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幫助企業對接各類創新創業資源。
三是重視專精特新企業的人才培養,委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著名的高校開設專精特新企業家高級研究班。去年深圳有130名企業高管接受了培訓,同時企業家培育工程和產業獎緊缺人才培訓計劃也將優先錄取專用,推行企業負責人和企業的相關人才,幫助企業提升人才儲備的水平。
四是加強專精特新企業精準服務,在深i企平臺開設專精特新企業專區,受理企業各類訴求,為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配備服務專員,積極上門走訪并協調解決企業經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我們也與多家銀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出臺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專項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引導各類股權投資機構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投資力度。
專精特新享受政策
1.資金支持:每戶一次性獎勵20-100萬元(以各地具體獎勵金額為準)。
2.榮譽資格:授予專業特新,“小巨人”企業證書。
3.政策幫助:關注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一企一策”金融專項基金、稅收優惠、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發支持、融資增信等。
4.政策支持:重點支持融資服務、技術服務、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專項培訓等。
5.企業人才:有專門的校園、社會招聘渠道、人才培訓折扣
6.企業推廣:提升企業資質榮譽,提升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廣。
7.企業發展:后期傾向于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增強金融市場融資的吸引力,獲得后期企業技術改造項目(代表企業成長),申請培訓項目補貼。
8.北交所上市。
9.南方專業新混合基金支持:主要投資于專業新企業基金,股票(含存托憑證)投資占基金資產的60%-95%,包括基金定義“專精特新”主題證券的比例不得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專為企業提供專精特新申報服務
1、前期精準評估。代理機構在簽約前會上門評估,綜合考量企業各方面條件。
2、思路清晰,有整體規劃。代理機構常年從事項目申報,對于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材料要求以及整套材料的編制、申報過程都十分明白,可以依據不同企業的基本情形,編制附和要求的申報材料和指導企業提供有輔助用途的證明材料,盡也許彌補企業較弱的環節,同時提煉企業亮點之處為申報材料加分。
3、一條龍服務,省時、省力。規模大一點的代理機構,都有知識產權咨詢師、資深稅務籌劃師、資深審計師等眾多專業人員,能提供一條龍服務。假如企業在知識產權和審計這兩塊有欠缺,可以全包給代理機構,一站式解決,省時、省力。
4、熟悉過程。正規的代理機構常年從事項目申報,經常與相關部門有良好的工作溝通,知曉哪些問題找哪些部門,這也可以為專精特新申報工作提供較大的便利和幫助。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