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市寶安區人才補貼(人才補貼申請流程)
深圳落戶政策收緊,
曾經讓人不屑一顧地“深圳人才補貼”,
現在讓人眼饞了。
很多網友說人才補貼已經沒有了,
大家不要再申請補貼了!
深圳落戶人才補貼還有效嗎?2022年還剩下的好處有哪些?
其實不是的,根據深圳人社局通告,對2021年9月1日之后新引進人才不再受理發放租房和生活補貼。
2021年9月1日之前入戶的,在一年之內依舊可以申請,也就是說本科15000元、碩士25000元的補貼,依舊有效!
深圳落戶人才補貼還有效嗎?2022年還剩下的好處有哪些?
所以,童靴們沖啊!
深圳落戶人才補貼還有效嗎?2022年還剩下的好處有哪些?
既然不再發放人才引進補貼,那2022年落戶深圳還剩下什么好處?

1、住房更有保障
在深圳住房是大問題,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都是很大的開銷,但有了深圳戶口的朋友,就能在住宿方面省下一大筆錢財。
所以,很多入戶的朋友,統統瞄上了“安居房和公租房”,這也是深圳市民低價買房、租房的大好機會
(1)申請安居房
安居房,是深圳本地人員以低價購置房產的機會,也是深圳戶口的福利之一,比如深圳天嶼花園項目,深圳640套安居房房源出爐,二房、三房戶型都有,配售均價為22170元/㎡。
2萬的價格,對比直接買商品房,對比,妥妥的良心價格!別說在深圳了,哪怕在老家都不一定能這么便宜!
參考閱讀:最后兩天!均價約2萬元/㎡,深圳一大批安居房認購中!
(2)申請公租房
租房啊!深圳的月租對比全國真的很貴,同樣的裝修,隔壁珠海也才1200,而深圳卻要500+,特別是精裝修、環境好的房源,每月月租都是一大筆支出。
但當申請到公租房,你卻能實現低價租到高質量的房源,不僅每個月可以省下一大筆支出,還能申請到廉價房補貼,今年深圳新一波公租房的租金僅用19.62元/月·㎡
參考閱讀:深圳新一波公租房來了!租金僅用19.62元/月·㎡
深圳落戶人才補貼還有效嗎?2022年還剩下的好處有哪些?
2、孩子教育的好處
許多家長在深圳打拼,最后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
深圳教育比大多城市要好得很多,每年都有很多985/211大學生、碩士博士等入職各大中小學,甚至不乏清華北大!
參考閱讀:公辦高中錄取分數線出來了!深圳家長哭了,論深戶的重要性!
正因如此,深圳各學校的學位變得愈發緊張。
目前,深圳依舊采取積分入學制,戶口依舊是積分項中最關鍵的因素。可以說沒有深戶,孩子幾乎無緣公立學校,僅能上私立學校。
在中考還是所要面對的錄取分數將會更高,壓力更大,最終可能連布吉中學也無緣,最終只能上中專。
小編說的并非危言聳聽,而是身邊出現的事實。
可一旦有深圳戶口,孩子上學更容易,比非深戶更容易申請到學位,甚至還能節省大量的家庭支出,因此在深圳工作,不得不考慮戶籍問題。
深圳落戶人才補貼還有效嗎?2022年還剩下的好處有哪些?
3、養老更有優勢
深圳養老機制的完善程度,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深圳戶口的社保繳納基數高,退休以后養老金也會更多,一般是非深戶的1.5~2倍!
參考閱讀:2022年深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網上繳費入口及流程
深圳落戶人才補貼還有效嗎?2022年還剩下的好處有哪些?

4、深圳發展福利
其實深圳最大的好處,不外乎與深圳發展進行綁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深圳作為國內市場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自然是會有更多發展和創業的機會,擁有本地戶口后對于求職和升職具有更加巨大的優勢,個人職業規劃與發展將與深圳直接掛鉤。
因為戶口已經遷入深圳,以后更加聚焦如何謀取在深圳的發展中,找到機會。這是深圳戶口給人帶來的心理優勢。
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好處...
參考閱讀:給剛畢業準備來深圳發展的應屆生,一些小建議~
除了上述幾點好處外,落戶深圳還有就地辦證、搖號優先、社保醫保第一等級等好處!
深圳戶口的好處有很多,但很多人的最核心的目的只有兩個買房 & 為了孩子上學。一線城市有4個,北京上海太難落戶了,深圳門檻比廣州要低些,且發展前景比較好,很多人都會選擇來到這里打拼,最終落戶深圳。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