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知識產權局對發明專利“一種同軸線剝線機”(申請號200910260248.0)做出宣告專利權全部無效的審查決定[1]。該專利技術內容復雜,最終被全部無效,有較多經驗值得總結。現將其中的關鍵環節復盤梳理,供參考借鑒。
一、加強組織
該案產生緣由來自于專利訴訟,在進入訴訟程序后提出無效宣告,具有較強時間緊迫性。在對疑似侵權情況進行確認分析后,隨即進入無效工作進程。
如圖1所示,首先明確專案責任人,以及技術負責人、法律負責人、行政負責人和客戶負責人,確定各自的責任分工和協作關系。
圖1 參與無效宣告案件的人員組織架構
專案責任人,負責該案的內外協調、進程把控和重難點問題研討;技術負責人,本技術領域的專利代理師,負責無效事務的技術分析和口審;法律負責人,專利律師,負責該案訴訟事務和庭審;行政負責人,負責保障協調和督促監督;客戶負責人,由客戶指定專人負責協助案情分析,以及提供外部信息和指引。另外,該案執行過程中,通過內嵌其中的業務鏈、服務鏈和監督鏈,確保高效運轉和問題及時歸零。
其次,做好技能融合。鑒于該案的技術復雜性較高,如圖2所示,先由技術負責人對涉案專利[2]進行全面分析,向其他相關人員進行講解說明。法律負責人的專業技術背景盡管不強,但也需要充分理解該案的技術內容,具有在法庭上獨立向法官講清技術細節的能力。技術負責人同樣需要掌握法人法語、訴訟流程、訴訟策略等內容,具有高效配合律師庭審舉證和技術答疑的能力。
技能融合訓練,主要是針對律師和專利代理師,不僅貫穿于本案實務中,也是日常內訓的一個重要板塊,是實習專利律師和專利工程師共同參與的能力提升工程。從大量的專利訴訟實踐來看,必須要以全局觀來看待專利訴訟過程中的無效宣告,否則容易造成無效宣告與專利訴訟之間脫節,影響最終訴訟目的達成。因此,面對無效時應當通過加強技能融合訓練,適應當今專利訴訟領域深刻變化的內在需求。
圖2涉案專利的剖視圖
二、精準施策
無效宣告的關鍵就是要找到和涉案專利密切相關的證據文件,重點是找到最接近的現有技術。該案是在2009年申請,鑒于當時國內專利的總體存量并不多,并且在該案授權審查過程中,對比文件包括美國專利和歐洲專利,因此檢索的主方向是以國外專利為主、國內專利為輔。
除了明確檢索任務分工外,還加強與客戶負責人溝通,尤其提供該產品的域外主要生產廠家和上下游關聯企業,展開對這些企業申請專利的檢索,增強了檢索方向的聚焦性。最終確定4件美國專利為證據文件,其中3件是涉及“剝線機”相關產品,1件是涉及“剝線爪”核心部件,如圖3所示,這是技術方案最接近涉案專利的證據1[3]中的剝線機剖視圖。
圖3最接近涉案專利的剝線機剖視圖
與此同時,還組織人員到企業實地調研,對涉案產品進行解剖式分析,并與涉案專利進行細節性比對,進一步增強對該專利技術方案的理解。還通過與一線工人、工程師等進行深入交流,了解相關產品的優缺點、升級換代情況,以及涉案專利中可能沒有涉及到的技術特征等情況。真正做到了對涉案產品“不捂蓋子”、充分剖析。
根據檢索到的證據文件和對涉案產品的分析,最終確定無效宣告策略是對涉案專利的全部權利要求進行無效,無效理由均是以不具有創造性來進行。具體落實則是由技術負責人擔當。在戰術層面上,也同步著手實施無效宣告結果不利情況下的應對準備,主要是瞄準涉案產品不侵權這一指向,注重雙方法律溝通,商討和解可能性,示弱性表明涉案專利技術復雜度高和無效難度大。具體落實則是由法律負責人擔當。
三、充分預演
在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到舉行口審這兩個月的時間內,不僅會收到專利權人提交的意見陳述書并進行答復,還要預判審查員在口審過程中會關注的主要問題和專利權人爭辯的關鍵地方,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準備和預演。同時,在準備過程中保持對證據的繼續收集和補強。
第一次預演,重點解決基礎準備問題。基礎準備問題主要包括人員準備、材料準備、流程準備、場地準備等基礎性工作。確定技術負責人為口審第一發言人,替補人員也要是本領域的其他專利代理師,確保該發言人對技術理解和說明準確到位;口審材料準備齊全,包括文件目錄、涉案專利文件、無效宣告請求書、專利權人的意見陳述書、證據文件、涉案產品的圖片視頻等。確認關鍵技術內容標注清楚,特別是證據文件均是英文材料,需要同時準備原文和譯文,做到二者一一對應;按照口審的一般流程,組織人員分別飾演專利權人和審查員,演練口審過程,并向第一發言人提出能夠想到的各種問題;由于采用遠程視頻方式進行口審,對場地布置、通信線路、顯示設備、人員著裝等,做出檢查和要求。
第二次預演,重點解決臨場互動問題。臨場互動問題主要包括正確理解、快速反應、準確定位、有效應答、協同配合、精準呈現等現場工作。在前期準備的基礎上,如何能夠在口審現場有限的時間內,準確高效的向審查員進行解釋說明,對于審查結論至關重要。對于本案而言,對涉案專利的附圖上均進行了技術特征標注,如圖4所示,便于據圖進行說明。
圖4 對涉案專利附圖標注說明
還進一步對所有的口審材料做了電子文檔轉化處理,每個技術特征在電子文檔中都可以通過搜索快速找到。針對證據文件是英文的特點,采取完全自主翻譯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更加準確理解英文中相關技術特征的含義,能夠細節化的提出有針對性的疑問供大家討論。另外,就是把涉案產品中的主要技術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構造,通過拆分后拍攝視頻加圖文解釋的方式制作成短視頻,為每一個短視頻編號和備注,隨時可以調用并通過屏幕進行顯示說明。
通過預演演練,實現對該案口審的立體化、全方位準備,不僅提升了主要發言人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減少和避免可能出現的各種疏漏。
四、高效口審
口審如期舉行。首先,在最接近的現有技術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區別技術特征確認環節,對方提出了更多的區別技術特征,這在先期轉交的無效程序意見書中已經表明過。
對此,在技術特征較多的前提下,必須要抓住關鍵區別技術特征,至于其他區別技術特征,則應當考慮是否被證據文件和涉案專利本身隱含公開。例如,其中的“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被證據1中圖示公開;“刀片推刀座”、“定位片推刀座”以及二者“分離式嵌合”結構,屬于涉案專利背景技術中提及的技術方案,這與證據1是相同的構造和原理;以及,對方還爭辯推刀桿為空心結構,但其權利要求對此并沒有體現。
接著,就是圍繞關鍵區別技術特征是否被證據2[4]公開,以及是否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證據1具有結合的啟示。這里主要就是涉及到“刀架”、“定位架”、“刀臂”和“刀片”,如圖5和圖6所示,這些技術特征在構造和作用上均與涉案專利相同,這是前期重點準備的地方,通過抽絲剝繭式的分析說明,增強說服力。
對方又基于證據1是雙刀片和證據2是四刀片,認為二者存在結合上的障礙。對此,一方面說明這種刀片數量上的差異并沒有帶來二者在剝皮原理上的差異,另一方面則是表明證據1和證據2歸屬同一申請人,證據2屬于對證據1剝線機技術的延續專利申請,證據2中記載有“可參照EP-A-195932理解對此控制器件12b的機制的詳細說明”,其中“EP-A-195932”與證據1是同族專利,技術方案基本相同。因此,二者不存在結合上的障礙。口審一個月后國知局做出了無效宣告決定。
圖5 涉案專利的刀架附圖
圖6 證據2的刀架附圖
參考文獻:
1.國家知識產權局,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第56531號),2022.06.
2.一種同軸線剝線機,CN101764379B,申請日2009.12.25
3.旋轉剝線器,US4745828.申請日1986.02.21
4.切割和/或剝離設備的布置,US5010797.申請日1988.06.23
5.國家知識產權局,以案說法-專利復審、無效典型案例指引,2018.09.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