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由清華大學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牽頭、全國環保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75)歸口的國家標準項目《危險廢物資源化產物環境風險評價通則》正式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復立項,計劃號是20220494-T-303.項目周期22個月,預計2024年報批。
2022年8月,由清華大學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牽頭、全國環保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75)歸口的國家標準項目《危險廢物資源化產物環境風險評價通則》正式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復立項,計劃號是20220494-T-303.項目周期22個月,預計2024年報批。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危險廢物產生量逐年增長,其主要來源為各類工業企業,種類包括工業殘渣、廢催化劑、廢酸、廢堿、廢礦物油等。從危險廢物中提取物質作為材料或燃料等的資源化利用活動,對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輕或避免環境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危險廢物成分比較復雜,加之綜合利用單位運營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不高,對危險廢物組成及特性難以實現全面準確掌握,導致綜合利用過程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極有可能會產生“二次污染”。部分危險廢物綜合利用單位僅考慮產品能否滿足相關性能需求,對產品使用過程是否會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研究分析不足,導致其綜合利用產品造成污染的現象時有發生。綜合利用不當產生的環境風險很可能通過綜合利用產物間接表現出來,其中含有危害物質可能通過綜合利用產品進入環境和食物鏈,給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帶來巨大的風險。例如,某些企業利用含有銅、鎘、鋅、鉻、鉛、砷等重金屬的廢硫酸生產磷肥、硫酸銨、硫酸鎂、有機肥等化肥類產品,導致有害物質隨肥料進入土壤,造成大量耕地的重金屬污染;利用廢溶劑提取燃料油,其中含有的鹵代烴類等燃燒易產生鹵化氫等污染物;利用含重金屬的廢酸作為廢水處理劑,易導致排水重金屬超標;利用含農藥成分的工業鹽作為道路融雪劑,易導致水體污染等。另外,一部分產品由于含有的雜質與綜合利用單位的其他原料會發生反應,出售方未在產品質量檢測報告中告知主要的雜質及禁忌物,易引發安全風險。
當前,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亟待規范,但標準的缺失阻礙了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的市場化,導致產品出路不暢。例如,制藥、農藥等行業產生的副產工業鹽,經凈化加工后其中氯化鈉的含量可高達96.5%以上,達到精制工業鹽的水平,但由于缺少相關產品標準,只能以每噸約4000元交由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進行填埋處置,既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壓力,也浪費了寶貴的危險廢物填埋空間。在危險廢物綜合利用方面,除廢礦物油等特定危險廢物的綜合利用以外尚缺乏相應的污染控制標準,難以實施有效監管,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且制約了危險廢物綜合利用市場的發展。
HJ 1091-2020《固體廢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術導則》也規定:“固體廢物再生利用產物作為產品的,應符合GB 34330 中要求的國家、地方制定或行業通行的產品質量標準,與國家相關污染控制標準或技術規范要求,包括該產物生產過程中排放到環境中的特征污染物含量標準和該產物中特征污染物的含量標準。當沒有國家污染控制標準或技術規范時,應以再生利用的固體廢物中的特征污染物為評價對象,綜合考慮其在固體廢物再生利用過程中的遷移轉化行為以及再生利用產物的用途,進行環境風險定性評價,依據評價結果來識別該產物中的有害成分。”
危險廢物資源化產物繁多,“一物一標”實現難度太大,亟需建立環境風險評價通用方法。2019年4月,全國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與利用標準工作組成立以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等策劃啟動了《危險廢物資源化產物環境風險評價通則》標準的研究。
2020年-2021年,清華大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先后組織了多次研討會,并圍繞危險廢物資源化產物的環境風險評價,研究提出統一的標準化評價程序,識別不同資源化利用場景,確定風險基準值,以促進危險廢物資源化產物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2021年6月,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正式復函,支持該項國家標準的立項。
該項標準將提出危險廢物資源化產物環境風險評價的流程、關鍵技術要素及基準、風險評價基本程序等。該項標準的制定,可進一步識別和防控危險廢物資源化產物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環境風險,確定風險基準值,為相關產品的風險評價提供標準支撐,解決危險廢物資源化產物出路問題,促進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行業規范化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本項標準的制定工作,清華大學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等將聯合相關單位,廣泛吸納技術先進、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科研院所,開展扎實的環境風險識別和評估技術研究,盡快推動本項標準的出臺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