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汽車業反擊成功:德國修改專利法,增加專利權人拿到禁令的難度
當地時間周五早上,德國議會通過了專利法修訂案,要求法院在裁定專利禁令時考慮比例原則,當禁令給侵權者帶來不成比例的困難時,將得不到支持。這一條款的修改,讓法院在裁定侵權禁令時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德國汽車界對法案的通過立即表示歡迎,對標準專利持有人來說,這可能是個非常大的打擊。
當地時間周五早上,德國議會通過了專利法修訂案,要求法院在裁定專利禁令時考慮比例原則,當禁令給侵權者帶來不成比例的困難時,將得不到支持。
在國際專利訴訟中,德國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那里是專利權人的天堂,只要侵權成立,專利權人能夠輕易地拿到對侵權者的禁令,迫使侵權一方交出大量的許可費。因此德國的幾個法院也成了NPE的圍獵場,對于一些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例如蘋果、三星、谷歌而言,那里就是噩夢。但對于專利非常強勢的企業來說,德國是使用專利大棒最順手的地方,能把客場打成主場。
德國對專利權人友好的制度由來已久,雖然時而有人提出質疑,但多半限于學術討論。各大公司與NPE在德國打得熱火朝天,但德國企業影響其實不大,主要是諾基亞、愛立信、NPE與美國、亞洲企業的大戰。德國也找不到要修改專利法的理由。
真正促使德國下決心改變的來自德國汽車產業界的推動。德國是汽車產業大國,傳統上,汽車產業的知識產權訴訟相對較少,各大整車廠和供應商之間形成了默契,很少拿專利出來相互死磕。雖然各大汽車企業私下大量布局專利,試圖通過知識產權獲得競爭優勢和對供應鏈的掌控權,但整車廠以及幾大供應商之間表面上還是比較和氣的,不輕易發起訴訟。這與汽車行業的集中度也有關聯,傳統汽車的造車門檻很高,整車廠、供應商之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聯盟,各自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犯不著在專利問題大動干戈。所以像大眾這樣的巨無霸車企,名下持有的專利比日本的車企要少得多。
但是德國汽車產業的平靜很快被通信企業打破。隨著技術的發展,聯網逐漸成為汽車的標配,車企面臨與手機企業一樣的問題--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但是汽車企業對許可費的數額爭議很大,在全球與標準必要專利的持有人打專利訴訟。結果令他們哭笑不得,讓德國汽車企業受傷最大的竟然是德國法院,夏普在2020年9月可以拿到針對戴姆勒的禁令,諾基亞今年要是拿到禁令,戴姆勒幾百億歐元的產品有可能被禁。最后,被訴一方只能和解。
德國汽車產業界的人開始嚴重質疑德國專利法的合理性,大家研究了一下,認為德國專利法已經過時了,還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產業思維上,那時候一輛奔馳車只有一件專利,幾乎產品與專利都是一一對應的。我侵權,你禁令,無可厚非。但是如今一輛汽車涉及到無數個電子器件以及眾多算法,僅僅侵權一件專利就能禁止整個產品,實在不成比例。
在汽車產業界的努力下,專利法修訂案提上日程,也就是將德國專利法的139條修改為:“由于個案的特殊情況,在禁令將導致侵權人或第三方的不成比例的困難時,則排除禁令請求。被侵權一方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要求賠償金。損害賠償要求不受此影響。”
這一條款的修改,讓法院在裁定侵權禁令時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德國汽車界對法案的通過立即表示歡迎。對于專利強勢的企業來說,這不是個好消息。甚至德國本土企業拜耳和西門子都對此表示反對。對標準專利持有人來說,這可能是個非常大的打擊,他們在德國的目標可不僅是汽車企業。所以大概很多企業應該有點后悔惹怒了德國汽車巨頭,也低估了汽車企業在德國的地位,直接被釜底抽薪了。拾了芝麻,丟了西瓜。
修訂案還需要議會上院通過,但基本上板上釘釘了。不管如何,對于大部分中國企業來說,這算是一個好消息。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