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星堆遺址新發現6座器物坑,現已出土金面具殘片、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當時有超過四百萬人在線觀看發掘直播,很快出土文物視頻、圖片的刷屏,掀起了一場全網狂歡。
但在四川廣漢市三星堆遺址新發現六座祭祀坑后,多個與“三星堆”相關的商標便相繼被申請注冊。
相關閱讀:
三星堆文物將在新館展出,其商標竟已價值千萬!
除了“三星堆”,還有“三星堆文明使者”“三星堆火鍋”等商標,國際分類包括科學儀器、金屬材料、運輸工具、教育娛樂及酒類等,注冊的公司包含餐飲住宿、電子商務、電線電纜等。
對此,三星堆博物館工作人員于4月6日給出回應:“商標注冊種類太多,我們博物館是無法注冊三星堆相關商標的全門類的。目前博物館主要管理自己注冊的一些相關商標。如果有些商家搶注商標涉及到糾紛的話,會讓博物館聘請的商標事務所處理這些事。”
那么過了一個多月后,現在這些非官方注冊的“三星堆”商標處理得怎么樣了呢?
為了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加強三星堆遺址的研究、發掘和保護,推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建成世界古文明研究和文旅高地,因此省委決定三星堆遺址保護立法“提級提速”。
5月26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上,《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提請大會進行審議,四川省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勇作了關于《條例(草案)》的說明。
說明指出,三星堆遺址是古蜀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和發展脈絡、燦爛成就的重要實證。2021年3月,三星堆遺址重要考古新發現,引起國內外極大轟動,三星堆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和熱門文化旅游目的地,其文化影響力、傳播力顯著提升。為三星堆遺址保護管理提供法治保障,由省級層面制定法規,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條例(草案)》共38條,明確了立法定位、厘清管理職責、強化資金保障、嚴格保護措施、加強管理利用等主要內容。
據了解,《條例(草案)》將文化自覺和責任擔當融入三星堆遺址保護立法目的。例如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三星堆遺址的保護,確保三星堆遺址真實性、完整性,促進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挖掘、闡釋、展示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增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第二十五條規定,“鼓勵通過加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建設等方式,開展三星堆遺址價值和內涵的闡釋、展示與宣傳”。
《條例(草案)》還規定了一系列嚴格保護三星堆的措施,包括嚴格實行規劃保護制度,實行分類分層保護制度等。其中第九條規定,“三星堆遺址的保護和管理,實行規劃保護制度”;第十條規定,“遺址保護區域分為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第十一至十五條分別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作出明確的保護規定,對可能危及遺址及文物安全的行為作了禁止性規定。并且為確保遺址保護區域及周邊環境的安全可控,第十八條對有關生態環境保護、防震減災、防洪排澇等進行了明確。同時,第十九條對應急管理進行了明確。
梳理《條例(草案)》發現,對標遺址申遺,突出規劃引領,擴大社會參與,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等,是《條例(草案)》的特色亮點。
比如《條例(草案)》第八條規定“鼓勵三星堆遺址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員會將遺址保護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鼓勵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通過捐贈、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三星堆遺址的保護”,還明確提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三星堆遺址的義務,對損壞、危及三星堆遺址及其保護、展示設施的行為,有權勸阻、舉報。”
還有第十六條規定“鼓勵通過聘請文物保護員、設立群眾性文物保護組織、志愿服務等方式協助開展遺址保護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近期“三星堆”商標搶注事件,《條例(草案)》也作出了回應。《條例(草案)》第二十九條規定,“三星堆遺址保護管理機構應當加強有關三星堆遺址的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工作。省、德陽市、廣漢市有關部門應當依法查處侵犯三星堆遺址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這不僅彰顯當地部門打擊惡意搶注商標的堅定態度和積極效果,也能讓惡意搶注行為知難而退。
此外,為深入挖掘宣傳文化內涵,《條例(草案)》也鼓勵通過加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建設等方式,開展三星堆遺址價值和內涵的闡釋、展示與宣傳。鼓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文物展示方式,增強互動性和體驗性。鼓勵利用三星堆文物資源開展教育教學研學等社會實踐活動,發揮三星堆文物資源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鼓勵開展三星堆遺址相關文化交流、文藝創作、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等活動,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發展遺址特色文化和旅游產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這下可以放心了,以后再有非官方企業申請注冊“三星堆”商標,或是制作并銷售關于三星堆遺址的產品,都將被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博物館行業正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三維技術、數字化技術等信息手段的出現與應用,加上衍生制品與文物復仿品需求的日益增多,對不少博物館的知識產權有一定影響。
所以,其他博物館也應該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與管理,特別是針對商標、著作權等問題,最好聯合地方部門制訂相應的措施,并建立文物單位、文化資源及開發利用形成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只有做好了自身利益的有效維護,才能避免各種侵權糾紛的出現。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