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一天舉辦的315晚會,都會像浪潮一般席卷了大小企業。食品安全、醫療藥品、信息安全等黑幕相繼被爆出,每一個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各類打假維權的新聞也鋪天而來。
不過在315晚會上打假的企業和行業只是冰山一角罷了,其實在知識產權行業中,也有不少亂象應被曝光打假。
正好最近蝸牛納看到有關快遞到付新騙局,今兒蹭“315”熱度曝個光。
提到這個新騙局,蝸牛納就想說:“服了服了服了,真是服了這些人!”
萬萬想不到,2021年了,全球局部地區的新冠病毒升了級,而快遞到付的騙術竟然也跟著升級了!
“商標已通過證書”為何念起來如此別扭?
“拒簽視為放棄,將會駁回您的商標”是在威脅、恐嚇收件人嗎?
并且還特別放大了“駁回”和“務必簽收”的字樣,這是有多希望收件人在一個心慌意亂的情況下支付快遞費呀?
嘿!看到這么大的字,蝸牛納也覺得心里慌慌的呢。
還有所謂的商標注冊申請“駁回預警”通知書:
“駁回率為94.352%”都精準到小數點后3位了,蝸牛納很想知道是通過什么平臺進行大數據審查分析的,竟然比國家知識產權局更牛!
“領取京東消費卡”是怕收件人知道商標并沒有被駁回,企圖通過免費領取50元消費卡獲取對方的聯系方式?
這駁回了,收件人可能就相信騙子能夠進行很精確的數據審查分析,并委托他們進行商標駁回復審;而確定自己商標沒被駁回又貪小便宜的,給了騙子聯系方式后,可能會因為這卡消費范圍在騙子那里,于是被忽悠得掏錢辦理商標注冊或其他項目。
即使騙子不是某無良代理機構的,也不打算跟收件人有相關業務合作,但只要收件人領取消費卡,那么最后也會支付快遞費。
得,甭管怎么看,騙子都不是吃虧的那一方呀!
此外,蝸牛納還發現有人收到了“預警駁回”通知書。這看上去跟剛才的“駁回預警”通知書沒區別,只不過前者是把“駁回”放在“預警”的后面罷了。(不過念起來一樣很別扭)
如上圖所示,該通知書里增加了:“《民典法》第九百七十九條無因管理之規定”和二維碼。
當然,預警錯誤仍可免費領取50元京東消費卡。
這就有意思了,騙子開始鉆起了《民典法》的漏洞?
不,與其說是鉆漏洞,倒不如說是做了一回“知識搬運工”。
我們只需要看看該法規條例的內容,就知道騙子想表(xia)達(xie)什么東西。
民法典
第九百七十九條
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的,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
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定的權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實意思違反法律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無因管理是指當事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法律事實。
其法律特征主要有三點:一是管理他人事務的行為;二是必須是為了他人的利益;三是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無法律上的義務。
那么問題來了,讓收件人快遞費受損的行為屬于無因管理嗎?
當然不屬于!
可收件人不懂這些,所以很容易被唬住,畢竟這條法規確實在《民法典》中,不是騙子編出來的。
最高級的謊言不就是摻帶著真話的假話嗎,三分真話七分假話,虛虛實實讓人分不清真假。
現在的新套路大概就是:讓人新生恐慌的大字體、精準到小數點的概率、可免費領取的消費卡、令人信服的《民典法》的法規條例、會忍不住掃一掃的二維碼……
絕了,真是太絕了!蝸牛納好想知道是誰先想出來的騙術,這是去哪里深造心理學了吧,也太懂人性了!
特別是“通知書”中寫的《民典法》,真是太讓人意想不到了!
別人都是拿起法律武器維權,而這種寄件人則是摘抄法規條例騙錢。
估計再過段時間,國家知識產權局便發關于上述新騙術的公告,讓大家不要相信這種快遞到付的“官方通知”了。
畢竟以前就曾有騙子以郵寄紙質“專利文件”或“商標公告”方式騙取到付郵費。后來國知局發了通知特別提醒大家提高警惕,謹防詐騙。
相關閱讀:
商標局郵寄紙質商標公告還收錢?官方提醒謹防詐騙!
國家知識產權局再次提醒:這種行為,一!律!是!騙!局!
繼到付郵費后,又現新騙局“線上商標續費通知”!
總之,在商標申請流程中,國知局即便下發相關的文件,也不會是郵寄到付的。所以,為避免再發生此類事件,也免不法分子以不當的手段獲取更多不義之財。蝸牛納懇請各位商標申請人,在收到該寄件時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先聯系自己的商標代理人進行核實。
包括在辦理專利、版權等其他事項時,若遇到了這種“官方通知”,也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聯系自己的代理機構,別輕易相信所謂的“官話”。
如果是自己辦理的話,那么在收到類似“通知”時,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驗證其真實性:
1、查看該代理機構是否合法。合法的商標代理機構都有在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進行備案,被授予了合法的代理資質,若是沒有多半為假的;
2、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其他可查詢備案企業征信的平臺,查詢該機構注冊及行政處罰情況;
3、務必找到授權代辦的聯系方式,如電話、電郵等,向該授權代辦機構官方進行及時求證;
4、掌握知識產權(商標、專利、版權等)申請的程序,實時關注申請動態,避免輕信代理機構的承諾。
最后再次強調,一定要仔細辨別,提高警惕,及時向當地有關部門咨詢核實,千萬不要按照“通知”的要求操作。一旦發現上當受騙,不用猶豫直接投訴或報案!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