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初中級知識產權師考試成績發布,很多小伙伴兩門都已經超過了84分(往年合格線),達到分數線不是萬事大吉了,部分地區會對達線的考生進行資格復核;根據報名通知,部分地區需要進行考后復核,考后資格審核未通過者,則成績無效。
目前,已經公布復核通知的省(市、區)如下:
江蘇
一、審查對象
2020年度經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初中級)全部科目成績合格人員。
二、審查時間
1.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8日由各級人事考試機構進行資格審查,審查對象須按照審查流程有關要求網上上傳有關審查材料,無需到現場審查。
2.2021年1月12日,省人事考試中心統一發送查看審查結果短信,請審查對象按照短信提示查看本人審查結果。( 2021年1月11日前,審查對象后臺審查狀態將一直顯示為“辦理中”。)
三、審查流程
2020年度經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初中級)采用網上審查的方式,具體流程:
(一)審查對象上傳審查材料
審查對象須在2021年1月8日17:00之前通過“江蘇省人事考試網上業務辦理平臺” (http://jiangsu.nomax.vip/bas)“資格復核”欄目,按要求完成審查材料的上傳。逾期不上傳材料的視為自動放棄審查資格。
特別提醒:審查界面中“學信網學歷”欄目已顯示相關學歷學位信息的,審查對象無須再上傳學歷學位的電子材料;
未顯示相關信息的,須上傳學歷學位電子材料。
學信網未顯示相關學歷信息的情況有:
1.2002年以前大專學歷(含大專)以上的;
2.中專學歷的;
3.國(境)外取得的學歷學位;
4.軍校成人學歷的;
5.黨校學歷的;
6.其他原因導致學信網未顯示學歷信息的。
結業證書、肄業證書及培訓班證書不等同于學歷,不符合報考條件。
江蘇省通知原文見文末
陜西
復核時間:
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7日
現場審核提供材料:
①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1份;
②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國民教育系列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1份;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www.chsi.com.cn)出具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1份(專科、本科、研究生學歷中符合報名條件的一個即可);
③單位蓋章的《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表》原件1份。按照要求完善報名表內容,如個人簽名,加蓋所在單位公章等,審核部門意見欄應試人員不用填寫。
成績合格人員名單
http://www.sxrsks.cn/website/zyjszg_show.aspx?id=7011
山西
一、審核對象及時間、地點
審核對象為參加山西省2020年度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各科目成績均達到卷面成績60%以上的應試人員(名單見附件1)。資格審核工作由各市人事考試中心負責,按屬地管理原則進行,審核對象須嚴格按本人網上報名時選擇的報名點,到所在市人事考試中心進行審核。
(一)、除太原市外其他地市審核時間地點
審核時間:2021年1月5日至1月8日
上午:9:00-11:30;下午:2:30-4:30
審核地點:各市人事考試中心,地址見附件2
(二)、太原市審核時間地點
審核時間:2021年1月5日至1月13日(周末除外)
上午:9:00-11:30;下午:2:30-4:30
審核地點:地址見附件2
在太原市人事考試中心參加資格審核的人員請按照下列審核時間和審核號段(審核序號見附件1)進行資格審核:
二、所需材料
(一)《資格考試審核表》(附件3)一式二份,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簽署意見加蓋印章;此表須通過電子文檔填寫,手工填寫無效;
(二)身份證原件及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一份;
(三)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四)與現工作地相關的山西戶籍(身份證或戶口本或居住證或社保卡)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五)符合中級報名條件中第一條的,須提交經濟系列初級職稱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以上資料紙張規格均為A4。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通知及相關地點
重慶
復核標準:暫定合格標準為84分
復核時間:12月28日至2021年1月8日
證書領取方式:按通知要求選擇郵寄或現場領取
西藏
合格標準:各科目均達到卷面總成績60%
復核時間:12月22日-2021年1月7日
復核材料:1.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國民教育系列學歷、學位證書的復印件1份,并提供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www.chsi.com.cn)《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1份。
2.所報考級別中有“從業工作年限”要求的,須提供從業工作經歷憑證(如:社保APP、個人社保賬戶、社保經辦機構提供的參保憑證、參保明細證明、繳費憑證,所在工作單位開具的專業工作經歷證明),工作年限憑證須達到報考條件基本要求。
重慶、西藏通知原文:(點擊閱讀)
通知原文如下
江蘇
關于2020年度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審查有關事項的說明
根據《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審查工作的通知》(蘇人社發〔2018〕383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2020年度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蘇人社函〔2020〕137號)文件規定和要求,我省將對2020年度經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初中級)全部科目成績合格人員進行考后資格審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審查對象
2020年度經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初中級)全部科目成績合格人員。
二、審查時間
1.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8日由各級人事考試機構進行資格審查,審查對象須按照審查流程有關要求網上上傳有關審查材料,無需到現場審查。
2.2021年1月12日,省人事考試中心統一發送查看審查結果短信,請審查對象按照短信提示查看本人審查結果。(2021年1月11日前,審查對象后臺審查狀態將一直顯示為“辦理中”。)
三、審查流程
2020年度經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初中級)采用網上審查的方式,具體流程:
(一)審查對象上傳審查材料
審查對象須在2021年1月8日17:00之前通過“江蘇省人事考試網上業務辦理平臺”(http://jiangsu.nomax.vip/bas)“資格復核”欄目,按要求完成審查材料的上傳。逾期不上傳材料的視為自動放棄審查資格。
特別提醒:審查界面中“學信網學歷”欄目已顯示相關學歷學位信息的,審查對象無須再上傳學歷學位的電子材料;
未顯示相關信息的,須上傳學歷學位電子材料。
學信網未顯示相關學歷信息的情況有:
1.2002年以前大專學歷(含大專)以上的;
2.中專學歷的;
3.國(境)外取得的學歷學位;
4.軍校成人學歷的;
5.黨校學歷的;
6.其他原因導致學信網未顯示學歷信息的。
結業證書、肄業證書及培訓班證書不等同于學歷,不符合報考條件。
(二)審查結果公布和公示
2021年1月12日,審查結果將在江蘇省人事考試網上業務辦理平臺(http://jiangsu.nomax.vip/bas)公布,請審查對象自行登錄查看。
2021年1月15日至21日,江蘇省人事考試網(http://jshrss.jiangsu.gov.cn/col/col57253/index.html)-專業技術專欄公示合格人員名單。
(三)《成績合格證明》打印
公示期結束4個工作日后,審查合格人員可登錄江蘇省人事考試綜合業務辦理平臺(http://jiangsu.nomax.vip/bas)自助打印《成績合格證明》。
四、審查材料
考生對照原報名條件,提供相應的材料。
審查界面中“學信網學歷”欄目未顯示相關信息的,須上傳身份證和學歷或學位證書的掃描件。
五、虛假承諾處理
考生應按規定時間參加資格審核,不得提供虛假材料。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按考試成績無效處理。對有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提供虛假承諾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考試資格等嚴重違紀違規行為的,按照《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31號)處理,記入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誠信檔案庫。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六、各考區考務咨詢電話
南京市人事考試中心025-83151200;
無錫市人事考試中心0510-85740575;
徐州市人事考試辦公室0516-12333,80800320;
常州市人事考試管理辦公室0519-86617131;
蘇州市人事考試院0512-65301425;
南通市人事考試中心0513-59000252;
連云港市人事考試中心0518-85826670;
淮安市人事考試中心0517-89330169;
鹽城市人事考試中心0515-86668515;
揚州市人事考試管理辦公室0514-80829370;
鎮江市人事考試考工中心0511-84432609,84425552;
泰州市人事考試管理辦公室0523-86896090,86896181;
宿遷市考試鑒定中心0527-84353881;
江蘇省人事考試中心
2020年12月28日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