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煤改氣政策補貼
伴隨著空氣污染的嚴重,現在大部分地區開始實施煤改氣的政策。煤改氣就是煤炭改成天然氣,煤炭燃燒的污染較大,而天然氣是清潔能源,有助于環境的保護。那么吉林省煤改氣政策補貼是怎樣的,下面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來為大家解答。
一、吉林省煤改氣政策
(一)天然氣取暖基本情況。截止2016年底,吉林省天然氣取暖面積共1100萬平方米,天然氣用量2.76億立方米。天然氣取暖以城鎮地區為主,約1024萬平方米,天然氣用量2.65億立方米,占比96%;農村取暖面積76萬平方米,天然氣用量0.11億立方米,占比4%。
目前,天然氣取暖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燃氣熱電聯產,目前吉林省內暫無此類方式;二是燃氣鍋爐房,取暖面積700萬平方米,天然氣用量2.1億方;三是分戶式燃氣壁掛爐,取暖面積200萬平方米,天然氣用量0.3億方;四是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取暖面積124萬平方米,天然氣用量0.25億方。
(二)2017年~2021年清潔取暖“煤改氣”需求量。吉林省2017年~2021年清潔取暖“煤改氣”需求累計新增28.0億方。其中,燃氣熱電聯產改造/新建規模110萬千瓦,新增用氣11.0億方;燃氣鍋爐改造/新建規模1.5萬蒸噸,新增用氣10.0億方;“煤改氣”壁掛爐新增用戶6.8萬戶,新增用氣1.0億方;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新增60.0萬千瓦,新增用氣6.0億方。新增清潔取暖“煤改氣”需求主要集中在城鎮地區,占比85%。
(三)推廣天然氣供熱的主要問題。一是前期投資大,運營成本高。省供熱辦測算,“煤改氣”成本為53.39元,比當前居民供暖27元/平方米的價格高出近一倍。這還只是運行成本,天然氣項目建設的成本更高,因為成本過高推廣困難。二是政府補貼不堪重負,“煤改氣”推廣難。長春市幾年前就進行了“煤改氣”試點,但是算賬后發現,如果大面積推廣,每年僅補貼運行費用政府就要拿出2億-3億元,財政難以負擔,因此在推廣上一直比較謹慎。
(四)下步工作。一是加快省內天然氣支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多氣源,為“煤改氣”提供足夠的氣源保障。二是推進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加強管理,減少配氣環節的加價,降低用氣成本。三是因地制宜,制定鼓勵政策,在城市新建區和集中供熱輻射霸道區域推進天然氣供暖。
二、農村煤改氣可領這些補貼
1.設備購置補貼70%。按燃氣設備購置安裝投資的70%給予補貼,每戶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2700元,由省和市縣各承擔1/2,其余由用戶承擔。補貼資金按各縣(市、區)實際任務統一撥付、統籌使用。
2.采暖期用氣補貼。給予采暖用氣1元/立方米的氣價補貼,每戶每年最高補貼氣量1200立方米,由省、市、縣各承擔1/3,補貼政策及標準暫定3年。
3.“氣代煤”用戶不再執行階梯氣價。給予建設村內入戶管線戶均4000元投資補助,由省承擔1000元,市縣承擔3000元。
4.支持建設儲氣設施。支持各類投資主體建設儲氣調峰設施,允許正常蒸發氣量就近接入供氣管網,支持投資主體適當建設加氣站或對核定存儲氣量給予適當補貼,保障儲氣設施有效庫容、安全運行和適當收益。具體由市、縣商儲氣企業確定。
三、農村煤改氣的好處
1.燃氣鍋爐具備新型節能中央熱水機、不銹鋼高效燃燒器、電子脈沖點火器、不銹鋼盤管換熱器、強排抽風機、智能控制總成、安全保護裝置等要件構成,使用液化石油氣、天然氣、人工煤氣等氣體燃料,運用最新燃燒熱交換技術設計制造,熱效率高達95%以上,出水升溫速度快,流量大,具有節能環保、不易結垢、24小時不間斷出水、自動控制無需專人值守、檢修方便等優點。經濟性和環保性能遠優于普通鍋爐(無須辦理復雜的消防安檢手續和特許使用證件)可單機或是聯機模塊組合使用。
2.燃氣鍋爐節省土地資源,不會像燃煤鍋爐一樣造成煤灰污染。燃煤鍋爐需要經過除塵、除渣處理,工序復雜,而相同用水情況下,燃氣鍋爐更加環保。
3.相交于燃煤鍋爐,燃氣鍋爐需要的人員少,減少設備、各種負擔也相應減少。省電、降低消耗,燃氣鍋爐房布置簡單,產生噪音低,沒有大量煙塵,所需燃氣的成本有所降低。
綜合上述的回答我們可以清楚知道,煤改氣的補貼政策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而且不同地方的補貼政策是不一樣的。一般農村的煤改氣補貼包括了設備購置補貼、采暖期用氣補貼以及收費方面的調整和建設儲氣設施。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