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發生后人們擔心空氣和水受到污染,目前處理情況如何?
在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南開大學教授、國家環境保護城市環境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馮銀廠說,從12日事故發生到13日中午,從環境空氣質量國控點、市控點、臨時監測點的檢測結果看,一些點位檢測到甲苯、三氯甲烷、環氧乙烷、VOCs等污染物,但受益于風吹向海邊,污染物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13日中午基本為正常水平。目前,事故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正常,不會對群眾身體產生影響。
氰化物超標8倍
排放口已封
據央視14日凌晨報道,爆炸發生后,環保部在天津開展應急工作,“事故區域被封堵兩個排放口內地下管道檢出COD(化學需氧量)、氰化物分別超標3到8倍,但它們目前都未進入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表示,已對事故現場的廢水采取和準備采取以下措施:8月13日上午第一時間封閉了入海排污口,下午已對事故區域內的溢水口和出水管道完成封堵,在事故區,臨時增加了移動式的廓清水源的處理裝置,廢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后將進行預處理,有效防止污染物無故增加而對生態系統造成沖擊,在生化處理過程中加入活性炭和粉末,并臨時增加一套處理系統以確保廢水處理達標。
常規污染物檢測數據
接近正常值
新聞發言人說,截至昨天上午9點,17個監測點監控到的數據顯示,污染物、有機污染物、有毒物質、常規污染物等的檢測數據目前接近正常值,雖然下風向會有偶爾反復,但事故區域風向有利于污染物向海中擴散,目前環境空氣質量對老百姓生活不會有太多影響。目前,現場還有未爆炸化學品,后續還會加強檢測,隨時向公眾報告。
據天津濱海爆炸現場前方指揮部消息,為應對可能的降雨,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火災爆炸事故現場搭建圍堰,防止有害物質外流。
核生化部隊測出鈉元素
遇降雨或有危險
8月14日,記者從馳援天津爆炸的中國核生化應急救援隊了解到,已從從現場檢測出鈉元素。今日上午10點30分,在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吳愛民的指揮下,中國核生化應急救援隊的官兵正在進行最后的準備工作。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四批官兵進入爆炸現場,對空氣和土壤進行取樣檢測。每次進入人員都裝配專門的防護服和濾毒氧氣罐,持續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
同時,據核生化應急救援隊的官兵介紹,他們在爆炸現場選取了多個點位進行取樣,從目前的結果來看,確實檢測出了鈉元素。因為鈉遇水易爆燃的特性,一旦發生降雨,可能存在一定危險性。此外,救援隊官兵還在臨近爆炸地的高架橋下方,發現了桶裝的顆粒狀物質。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