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第一页,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视频,久草成色在线,在线观看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国内

推廣 熱搜: ISO9001  音樂版權  知識產權貫標  科技服務  CMMI  ISO20000  知識產權  質量管理體系  測試標準  電池 

入侵探測器3C認證實施規則-CNCA-10C-047:2009

   日期:2024-10-16 17:28:37     來源:CCC認證     作者:中企檢測認證網     瀏覽:913    評論:0
核心提示:入侵探測器3C認證實施規則-CNCA-10C-047:2009編號:CNCA-10C-047:2009安全技術防范產品強制性認證實施規則入侵探測器產品2009-01-07發布200

入侵探測器3C認證實施規則-CNCA-10C-047:2009

編號:CNCA-10C-047:2009

安全技術防范產品強制性認證實施規則

入侵探測器產品

2009-01-07發布2009-03-01實施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

1適用范圍

本規則規定了對安全技術防范系統中入侵探測器產品實施強制性認證的要求。

本規則適用的產品范圍為: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振動入侵探測器、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磁開關入侵探測器,以及上述入侵探測器與其他設備集成的產品。

2認證模式

型式試驗+初始工廠檢查+獲證后監督

3認證的基本環節

認證的委托和受理

型式試驗

初始工廠檢查

認證結果評價與批準

獲證后的監督

4認證實施的基本要求

4.1認證的委托和受理

4.1.1認證單元劃分

4.1.1.1原則上按產品型號委托認證。產品的供電電源、安全結構、安全元器件和影響入侵探測器功能及性能的關鍵件均相同,即設計型號一致,而只是銷售型號(即:不同型號之間的差異僅為針對不同的客戶或不同的銷售地區)不同的產品,可作為一個認證單元委托認證。

4.1.1.2在同一境內,同一制造商、同一產品設計型號,由不同生產廠生產的產品不可作為一個認證單元,但型式試驗僅對一個工廠生產的樣品進行,試驗結果可覆蓋上述其他認證單元的產品。

認證單元劃分說明見附件1《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單元劃分說明》。

4.1.2申請文件

認證委托人應向指定認證機構提交正式委托認證的申請,并隨附以下資料:

1)委托人、制造商、生產廠的資質證明(包括:組織機構代碼、營業執照、委托協議等);

2)產品依據的技術標準、電氣原理框圖、產品照片(外觀、內部結構、電路板)、產品中文使用說明書及安裝說明;

3)同一認證單元內各個覆蓋型號產品之間的差異說明及關鍵元器件清單;

4)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圖及工藝控制說明;

5)生產企業滿足附件3《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質量保證能力要求》及附件4《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一致性控制要求》的質量控制文件;

6)其他申請認證所需的資料。

4.2型式試驗

4.2.1型式試驗的送樣

4.2.1.1送樣原則

認證單元中只有一個覆蓋型號的,送該型號的樣品。

多于一個覆蓋型號的產品為同一認證單元委托認證時,須從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型號。

4.2.1.2送樣數量

型式試驗的樣品由委托人按認證機構的要求選送,并對選送樣品負責。送樣數量見附件1。

4.2.1.3型式試驗樣品的處置

型式試驗后,應以適當方式處置試驗后的樣品。國家有規定的,按相關規定執行。

4.2.2檢測標準、項目和依據

4.2.2.1檢測標準

GB10408.1《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10408.3《入侵探測器第3部分: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

GB10408.4《入侵探測器第4部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

GB10408.5《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

GB10408.6《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

GB/T10408.8《振動入侵探測器》

GB10408.9《入侵探測器第9部分: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

GB15209《磁開關入侵探測器》

GB16796《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以上標準均采用現行有效版本。

4.2.2.2檢測項目和檢測依據

具體檢測項目和檢測依據見附件2。

4.2.3檢測實施機構

由指定的檢測機構實施。

4.3初始工廠檢查

4.3.1檢查內容

初始工廠檢查的內容為工廠質量保證能力檢查和產品一致性檢查。

4.3.1.1工廠質量保證能力檢查

《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質量保證能力要求》(見附件3)為本規則覆蓋產品工廠質量保證能力檢查的基本要求。

4.3.1.2產品一致性檢查

《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一致性控制要求》(見附件4)為本規則覆蓋產品一致性檢查的基本要求。

初始工廠檢查時,應對委托認證的產品現場抽樣重點核實附件4中第3條款內容。若認證單元覆蓋多個銷售型號的產品,則每個型號至少抽取1只(對)樣品加以核實。抽樣基數應不低于抽樣樣品數量的5倍。

當對產品的一致性檢查有疑義,且只有使用檢測機構的檢測手段才能認定時,需進行抽樣檢測。抽樣檢測的樣品應在工廠生產的合格品中(包括生產線、倉庫)隨機抽取。抽樣檢測的數量為2只(對)。對抽取樣品的檢測由指定的檢測機構實施。抽樣檢測項目由認證機構依具體情況確定。

4.3.2檢查范圍

初始工廠檢查的范圍應覆蓋認證產品的所有型號和加工場所。

4.3.3檢查時機與時間

一般情況下,型式試驗合格后,進行初始工廠檢查。特殊情況下,型式試驗和工廠檢查也可以同時進行。

工廠檢查時間根據委托認證產品的單元及覆蓋產品型號數量確定,并適當考慮工廠的生產規模,一般為每個加工場所2至6個人日。

4.3.4檢查人員

初始工廠檢查由認證機構派出的檢查員承擔,檢查員的能力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要求。對同一工廠檢查的檢查員不少于2名。

4.4認證結果評價與批準

4.4.1認證結果評價與批準

認證機構對產品檢測和工廠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經認證機構評定,認證結果符合要求的,按照認證單元頒發認證證書;認證結果不符合要求的,終止本次認證。

產品檢測不合格,允許限期(不超過3個月)整改,如期完成整改后申請產品檢測復試;工廠檢查存在不合格項,允許限期(不超過3個月)整改,認證機構采取適當方式對整改結果進行確認。產品檢測復試和工廠檢查整改結果均合格,經認證機構評定后頒發認證證書;逾期不能完成整改,或整改結果不合格,終止本次認證。

4.4.2認證時限

認證時限是自正式受理認證之日起至頒發認證證書所實際發生的工作日,包括產品檢測時間、工廠檢查時間、認證結果評價和批準時間、證書制作時間。

產品檢測時間自樣品送達指定檢測機構之日起計算,檢測周期不超過30個工作日。

提交工廠檢查報告時間不超過5個工作日。

認證結果評價和批準時間及證書制作時間一般不超過10個工作日。

4.5獲證后的監督

4.5.1認證監督檢查的頻次

4.5.1.1一般情況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監督,監督間隔時間不超過12個月。

4.5.1.2若發生下述情況之一可增加監督頻次:

1)獲證產品出現嚴重質量問題或者用戶提出投訴并經查實為持證人責任的;

2)認證機構有足夠理由對獲證產品與本規則中規定的標準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質疑時;

3)有足夠信息表明生產廠因變更組織機構、生產條件、質量管理體系等,從而可能影響產品符合性或認證產品一致性時。

4.5.2監督的內容

獲證后的監督方式是:工廠質量保證能力復查+認證產品一致性檢查+產品抽樣檢測。

4.5.2.1工廠質量保證能力復查

工廠質量保證能力復查項目按照《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質量保證能力要求》(見附件3)選取其中部分內容,獲證后每4年復查項目應覆蓋其全部內容。需要時,認證機構可視工廠的具體情況制定特定檢查要求。

每個加工場所監督檢查的時間一般為1至2個人日。

4.5.2.2認證產品一致性檢查

獲證后監督的認證產品一致性檢查按照《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一致性控制要求》(見附件4)選取相應的內容。需要時,認證機構可視獲證產品的具體情況制定特定檢查要求。

原則上,對每一獲證單元均應抽取相應型號產品現場核實附件4中第3條款內容。多于一個覆蓋型號的產品為同一獲證單元時,獲證后每四年產品抽樣應覆蓋不同型號的產品。

4.5.2.3產品抽樣檢測

1)抽樣

在認證產品一致性檢查期間,進行抽樣。樣品應在工廠生產的合格品中(包括生產線、倉庫)隨機抽取。抽樣檢測的數量為每個單元2只(對),抽樣基數應不低于抽樣樣品數量的5倍。多于一個覆蓋型號的產品為同一獲證單元時,獲證后每四年產品抽樣應覆蓋不同型號的產品。

2)檢測

對抽取樣品的檢測由指定的檢測機構實施。抽樣檢測項目由認證機構依據本規則中的4.2.2條做相應規定。

4.5.3獲證后監督結果的評價

經認證機構評定,監督結果符合要求,可以保持認證資格;監督結果不符合要求,取消認證資格。

如果工廠質量保證能力復查存在不合格項和/或產品抽樣檢測不合格,允許限期(不超過3個月)整改。整改結果合格,經認證機構評定,可以保持認證資格;逾期不能完成整改,或整改結果不合格,取消認證資格。

保持認證資格的,繼續使用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取消認證資格的,停止使用認證標志,并對外公告。

5認證證書的維持和變更(3c_knd.asp?k=3)

5.1認證證書的維持

本規則覆蓋產品的認證證書,原則上不規定截止日期,證書的有效性依賴認證機構的監督獲得保持。

5.2認證證書覆蓋內容

認證證書須包括委托人的名稱和地址、制造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廠名稱、地址及工廠代碼、產品單元名稱和設計型號、認證實施規則、產品認證標志、認證機構名稱、批準簽名、日期及認證機構規定的其他內容。應認證委托人要求,認證證書中也可包含銷售型號和/或商標。

5.3認證變更

當認證證書或其覆蓋的產品發生下列變更時,持證人應向認證機構提出申請。

1)增加或減少同一單元內的覆蓋產品;

2)獲證產品的結構,關鍵元器件和材料的規格、型號、供應商或涉及產品安全設計、電氣結構發生變化,影響與相關產品標準的符合性或型式試驗樣品的一致性;

3)認證產品的商標,持證人、制造商、生產廠(名稱、地址、質量保證體系)等變化;

4)其他影響認證要求的變更。

持證人應從認證申請開始辦理手續,認證機構應核查變更產品與原認證產品的一致性,確認變更對原認證結果有效性的影響,針對差異做補充檢測和/或工廠檢查。經評定合格后,確認原證書繼續有效或換發認證證書。

送樣數量、差異檢測和/或檢查項目由認證機構依據本規則確定。

5.4增加認證單元

根據本規則4.1.1條所規定的認證單元劃分原則,已獲得同類產品認證的委托人增加新的認證單元時,委托人須提出正式書面申請。

委托人提交正式的申請文件,經認證機構受理確認,安排產品型式試驗,依據具體情況實施工廠檢查。經認證機構評定合格后,頒發認證證書。

5.5減少認證單元

認證證書持有者提出不再保留某個已獲認證單元的認證資格時,認證證書持有者須向認證機構提出書面報告。經認證機構確認后,收回原認證證書,注銷相應的認證單元,同時原認證證書持有者應停止在該認證單元的產品上使用認證標志。

6認證證書的暫停、注銷和撤銷

認證證書的暫停、注銷和撤銷,按《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的規定執行。在認證證書的暫停期間及認證證書注銷和撤銷后,認證證書覆蓋型號產品不得出廠、進口。

7認證標志使用的規定

認證證書持有者必須遵守《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

7.1變形認證標志的使用

本規則覆蓋產品不允許加施任何形式的變形認證標志。

7.2準許使用的標志樣式

認證標志為:

7.3加施方式和位置

可以采用國家統一印制的標準規格標志、模壓式或銘牌印刷三種方式。如采用模壓式或銘牌印刷方式,應注明產品的生產廠代碼。

至少應在產品本體外殼顯著位置上加施認證標志。使用標準規格認證標志尺寸為1號至3號。

8收費

認證收費由認證機構按國家有關規定統一收取。

附件1: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單元劃分說明

1.單元劃分

序號

產品名稱

單元劃分說明

認證依據的標準

型式試驗送樣數量

1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

1.電路工作原理、安全結構、安全元器件、影響入侵探測器功能和性能的關鍵元器件均相同,僅探測距離有差異的若干個型號產品可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2.電源不同,如開關電源、AC/DC、AC/AC、DC(Ⅲ類電源),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3.電路板的形狀(尺寸)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4.報警傳輸方式(有線、無線、總線等)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5.發射光束不同時,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6.室內用入侵探測器和室外用入侵探測器,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GB 10408.1-2000

GB 10408.4-2000

GB 16796-1997

1.認證單元中只有一個型號的,送該型號3對樣品;

2.認證單元中多于一個型號的,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型號(如探測距離最大等)3對樣品,其它型號各1對樣品,有差異的型號做差異檢測;

3.帶通信模塊時,應補測通信模塊功能及部分項目,送接收主機樣品1臺。

2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

1.電路工作原理、安全結構、安全元器件、影響入侵探測器功能和性能的關鍵元器件均相同,僅探測范圍有差異的若干個型號產品可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2.電源不同,如開關電源、AC/DC、AC/AC、DC(Ⅲ類電源),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3.電路板的形狀(尺寸)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4.報警傳輸方式(有線、無線、總線等)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5.吸頂式和壁掛式產品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GB 10408.1-2000

GB 10408.5-2000

GB 16796-1997

1.認證單元中只有一個型號的,送該型號3只樣品;

2.認證單元中多于一個型號的,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型號(如探測范圍最大等)3只樣品,其它型號各1只樣品,有差異的型號做差異檢測;

3.帶通信模塊時,應補測通信模塊功能及部分項目,送接收主機樣品1臺;

4.同一型號配有多種規格透鏡的,應按每種規格透鏡送樣一套做差異檢測。

3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

1.電路工作原理、安全結構、安全元器件、影響入侵探測器功能和性能的關鍵元器件均相同,僅探測范圍有差異的若干個型號產品可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2.電源不同,如開關電源、AC/DC、AC/AC、DC(Ⅲ類電源),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3.電路板的形狀(尺寸)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4.報警傳輸方式(有線、無線、總線等)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

5.吸頂式和壁掛式產品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GB 10408.1-2000

GB 10408.3-2000

GB 16796-1997

1.認證單元中只有一個型號的,送該型號3只樣品;

2.認證單元中多于一個型號的,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型號(如探測范圍最大等)3只樣品,其它型號各1只樣品,有差異的型號做差異檢測;

3.帶通信模塊時,應補測通信模塊功能及部分項目,送接收主機樣品1臺。

4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

1.電路工作原理、安全結構、安全元器件、影響入侵探測器功能和性能的關鍵元器件均相同,僅探測范圍有差異的若干個型號產品可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2.電源不同,如開關電源、AC/DC、AC/AC、DC(Ⅲ類電源),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3.電路板的形狀(尺寸)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4.報警傳輸方式(有線、無線、總線等)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5.吸頂式和壁掛式產品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GB 10408.1-2000

GB 10408.6-1991

GB 16796-1997

1.認證單元中只有一個型號的,送該型號3只樣品;

2.認證單元中多于一個型號的,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型號(如探測范圍最大等)3只樣品,其它型號各1只樣品,有差異的型號做差異檢測;

3.帶通信模塊時,應補測通信模塊功能及部分項目,送接收主機樣品1臺;

4.同一型號配有多種規格透鏡的,應按每種規格透鏡送樣一套做差異檢測。

5

振動入侵探測器

1.電路工作原理、安全結構、安全元器件、影響入侵探測器功能和性能的關鍵元器件均相同,僅探測范圍有差異的若干個型號產品可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2.電源不同,如開關電源、AC/DC、AC/AC、DC(Ⅲ類電源),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3.電路板的形狀(尺寸)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4.報警傳輸方式(有線、無線、總線等)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

GB 10408.1-2000

GB/T 10408.8-1997

GB 16796-1997

1.認證單元中只有一個型號的,送該型號3只樣品;

2.認證單元中多于一個型號的,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型號(如探測范圍最大等)3只樣品,其它型號各1只樣品,有差異的型號做差異檢測;

3.帶通信模塊時,應補測通信模塊功能及部分項目,送接收主機樣品1臺。

6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

1.電路工作原理、安全結構、安全元器件、影響入侵探測器功能和性能的關鍵元器件均相同,僅探測范圍有差異的若干個型號產品可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2.電源不同,如開關電源、AC/DC、AC/AC、DC(Ⅲ類電源),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3.電路板的形狀(尺寸)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4.報警傳輸方式(有線、無線、總線等)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

GB 10408.1-2000

GB 10408.9-2001

GB 16796-1997

1.認證單元中只有一個型號的,送該型號3只樣品;

2.認證單元中多于一個型號的,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型號(如探測范圍最大等)3只樣品,其它型號各1只樣品,有差異的型號做差異檢測。

3.帶通信模塊時,應補測通信模塊功能及部分項目,送接收主機樣品1臺。

7

磁開關入侵探測器

1.電路工作原理、安全結構、安全元器件、影響入侵探測器功能和性能的關鍵元器件均相同,僅探測間隙有差異的若干個型號產品可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2.電源不同,如開關電源、AC/DC、AC/AC、DC(Ⅲ類電源),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3.報警傳輸方式(有線、無線、總線等)不同,不能作為一個單元。

4.金屬門、卷簾門、推拉門(鋁合金)用的磁開關入侵探測器與一般木門窗用的磁開關入侵探測器不能作為一個單元申請。

GB 10408.1-2000

GB 15209-2006

GB 16796-1997

1.認證單元中只有一個型號的,送該型號3對樣品;

2.認證單元中多于一個型號的,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型號(如探測間隙最大等)3對樣品,其它型號各1對樣品,有差異的型號做差異檢測。

3.帶通信模塊時,應補測通信模塊功能及部分項目,送接收主機樣品1臺。

2.同一單元覆蓋型號的差異項目檢測要求

產品符合上述單元劃分要求,因部分關鍵元器件、外殼材質和結構等存在差異的型號,可按同一單元申請認證,但需另送1只(對)樣品,按下表增測項目:

差異項目名稱

增測項目

主芯片不同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發射管、接收管不同

發射機光譜試驗、探測距離試驗、響應時間試驗、輻射安全劑量試驗。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PIR)不同

探測范圍試驗、抗車頭燈光干擾試驗、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光學透鏡不同

探測距離(范圍)試驗,抗車頭燈光干擾試驗。

防雷器件不同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微波器件型號、結構不同

探測范圍試驗、微波頻率、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振動探測器用傳感器不同

報警功能試驗、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玻璃破碎探測器用傳感器不同

報警功能試驗、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干簧管不同

探測間隙試驗。

外殼材質不同

阻燃試驗、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外殼結構不同

外殼防護等級試驗、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3.關鍵件

1)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

發射管、接收管、光學透鏡、防雷器件、主芯片、外殼;

2)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PIR)、光學透鏡、主芯片、外殼;

3)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

傳感器、外殼、主芯片;

4)微波和被動紅外合入侵探測器: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PIR)、光學透鏡、微波器件、主芯片、外殼;

5)振動入侵探測器:

振動傳感器、外殼、主芯片;

6)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

傳感器、外殼、主芯片;

7)磁開關入侵探測器:

干簧管、外殼、主芯片(如有)。

注:在初始申請認證及獲證產品變更時,認證委托人須按產品型號向認證機構提交認證產品的關鍵件清單。

附件2:

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檢測項目和檢測依據

委托人應提供合格的樣品進行型式試驗。型式試驗的檢測項目和檢測依據如下:

一、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

1標志、外殼防護等級

1.1標志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標志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條的要求。

1.2外殼防護等級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10408.4-2000《入侵探測器第4部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第4.5.1條中b)項的要求。

2性能

2.1發射機光譜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發射機的紅外輻射光波長應大于0.76μm。

2.2響應時間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響應時間應符合GB10408.4-2000《入侵探測器第4部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第4.1.6條的要求。

2.3探測距離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探測距離應符合GB10408.4-2000《入侵探測器第4部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第4.1.7條的要求。

2.4對準指示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對準指示應符合GB10408.4-2000《入侵探測器第4部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第4.1.10條的要求。

2.5防拆保護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防拆保護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5條的要求。

3接口能力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接口能力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條的要求。

4輻射安全劑量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輻射安全劑量應符合GB10408.4-2000《入侵探測器第4部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第4.4.5條的要求。

5人為故障引燃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人為故障引燃應符合GB10408.4-2000《入侵探測器第4部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第4.4.4條的要求。

6環境適應性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環境適應性應符合GB10408.4-2000《入侵探測器第4部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第4.2條的要求。

7電磁兼容性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條的要求。

8安全性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安全性應符合GB10408.4-2000《入侵探測器第4部分: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第4.4.1~4.4.3條的要求。

9增強和任選(通信模塊)

報警信號采用通信模塊傳輸的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增強和任選功能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條的要求。其中使用無線傳輸的發射頻率應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帶寬不大于400kHz;或發射頻率在779-787MHz,發射功率限值均為10mw(不包括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核準使用的專用頻率)。

二、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

1標志、外殼防護等級

1.1標志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標志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條的要求。

1.2外殼防護等級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6條的要求。

2功能、性能及防拆保護

2.1探測范圍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探測范圍應符合GB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第5.1.1條的要求。

2.2抗背景溫度變化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抗背景溫度變化能力應符合GB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第5.1.4條的要求。

2.3抗車頭燈(光)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抗車頭燈(光)能力應符合GB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第5.1.5條的要求。

2.4抗湍動氣流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抗湍動氣流能力應符合GB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第5.1.6條的要求。

2.5防拆保護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防拆保護功能應符合GB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第5.1.7條的要求。

3電源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電源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4條的要求,其中“電源電壓低于規定值,應產生報警狀態或故障狀態”不要求。

4接口能力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接口能力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條的要求。

5環境適應性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環境適應性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3和6.2.7條的要求。

6電磁兼容性

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條的要求。

7安全性

非金屬外殼的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其阻燃性能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6.2條的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電,產品安全性還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4.3、4.4.4、4.4.9條的要求。

8增強和任選(通信模塊)

報警信號采用通信模塊傳輸的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增強和任選功能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條的要求。其中使用無線傳輸的發射頻率應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帶寬不大于400kHz;或發射頻率在779-787MHz,發射功率限值均為10mw(不包括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核準使用的專用頻率)。

三、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

1標志、外殼防護等級

1.1標志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標志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條的要求。

1.2外殼防護等級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6條的要求。

2功能、性能及防拆保護

2.1探測范圍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探測范圍應符合GB10408.3-2000《入侵探測器第3部分: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第5.1.2~5.1.6條要求。

2.2頻率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工作頻率應符合GB10408.3-2000《入侵探測器第3部分: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第5.1.1條的要求。

2.3防拆保護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防拆保護應符合GB10408.3-2000《入侵探測器第3部分: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第5.1.8條的要求。

3電源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電源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4條的要求,其中“電源電壓低于規定值,應產生報警狀態或故障狀態”不要求。

4接口能力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接口能力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條的要求。

5穩定性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穩定性應符合GB10408.3-2000《入侵探測器第3部分: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第6.2.5條的要求。

6環境適應性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環境適應性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3和6.2.7條的要求。

7電磁兼容性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條的要求。

8安全性

8.1微波輻射安全劑量

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微波輻射安全劑量應符合GB10408.3-2000《入侵探測器第3部分: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第5.3條的要求。

8.2阻燃性

非金屬外殼的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其阻燃性能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6.2條的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電,產品安全性還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4.3、4.4.4、4.4.9條的要求。

9增強和任選(通信模塊)

報警信號采用通信模塊傳輸的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增強和任選功能應符合GB10408.1《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條的要求。其中使用無線傳輸的發射頻率應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帶寬不大于400kHz;或發射頻率在779-787MHz,發射功率限值均為10mw(不包括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核準使用的專用頻率)。

四、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

1標志、外殼防護等級

1.1標志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標志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條的要求。

1.2外殼防護等級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6條的要求。

2功能、性能及防拆保護

2.1探測范圍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探測范圍應符合GB10408.6-91《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第5.2.2條的要求。

2.2微波頻率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微波工作頻率應符合GB10408.3-2000《入侵探測器第3部分: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第5.1.1條的要求。

2.3抗車頭燈(光)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抗車頭燈(光)能力應符合GB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第5.1.5條的要求。

2.4抗湍動氣流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抗湍動氣流能力應符合GB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第5.1.6條的要求。

2.5防拆保護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防拆保護功能應符合GB10408.5-2000《入侵探測器第5部分: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第5.1.7條的要求。

3電源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電源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4條的要求,其中“電源電壓低于規定值,應產生報警狀態或故障狀態”不要求。

4接口能力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接口能力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條的要求。

5穩定性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穩定性應符合GB10408.6-91《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第5.4條的要求。

6微波輻射安全劑量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微波輻射安全劑量應符合GB10408.3-2000《入侵探測器第3部分: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的第5.3條的要求。

7環境適應性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環境適應性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3和6.2.7條的要求。

8電磁兼容性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條的要求。

9安全性

非金屬外殼的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其阻燃性能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6.2條款的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電,產品安全性還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4.3、4.4.4、4.4.9條的要求。

10增強和任選(通信模塊)

報警信號采用通信模塊傳輸的微波和被動紅外復合入侵探測器,增強和任選功能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條的要求。其中使用無線傳輸的發射頻率應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帶寬不大于400kHz;或發射頻率在779-787MHz,發射功率限值均為10mw(不包括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核準使用的專用頻率)。

五、振動入侵探測器

1標志、外殼防護等級

1.1標志

振動入侵探測器標志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條的要求。

1.2外殼防護等級

振動入侵探測器的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T10408.8-1997《振動入侵探測器》的第5.1.2條的要求。

2功能及防拆保護

2.1報警功能

振動入侵探測器的報警功能應符合GB/T10408.8-1997《振動入侵探測器》的第5.2.1條的要求。

2.2防拆保護

振動入侵探測器的防拆保護功能應符合GB/T10408.8-1997《振動入侵探測器》的第5.2.8條的要求。

3電源

振動入侵探測器的電源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4條的要求,其中“電源電壓低于規定值,應產生報警狀態或故障狀態”不要求。

4接口能力

振動入侵探測器的接口能力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條的要求。

5環境適應性

振動入侵探測器的高溫、低溫、振動(正弦)試驗應符合GB/T10408.8-1997《振動入侵探測器》的第5.3條的要求。

6電磁兼容性

振動入侵探測器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條的要求。

7安全性

非金屬外殼的振動入侵探測器,其阻燃性能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6.2條款的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電,產品安全性還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4.3、4.4.4、4.4.9條的要求。

8增強和任選(通信模塊)

報警信號采用通信模塊傳輸的振動入侵探測器,增強和任選功能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條款的要求。其中使用無線傳輸的發射頻率應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帶寬不大于400kHz;或發射頻率在779-787MHz,發射功率限值均為10mw(不包括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核準使用的專用頻率)。

六、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

1結構、標志、外殼防護等級

1.1結構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結構應符合GB10408.9-2001《入侵探測器第9部分: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第5.6條的要求。

1.2標志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標志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條的要求。

1.3外殼防護等級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6條的要求。

2功能

2.1報警功能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應能對發生在其探測范圍的玻璃破碎產生報警狀態。并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1.1條要求。其中“通電后60s內探測器應滿足其運行要求”不做檢測。

2.2防拆探測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防拆探測功能應符合GB10408.9-2001《入侵探測器第9部分: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第5.1.4條的要求。

3電源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電源應符合GB10408.9-2001《入侵探測器第9部分: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第5.1.3條的要求。

4接口能力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接口能力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條的要求。

5環境適應性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干熱和低溫應符合GB10408.9-2001《入侵探測器第9部分: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第5.2條要求。

6電磁兼容性

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2.4~6.2.6條的要求。

7安全性

非金屬外殼的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其阻燃性能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6.2條款的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電,產品安全性還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4.3、4.4.4、4.4.9條的要求。

8增強和任選(通信模塊)

報警信號采用通信模塊傳輸的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增強和任選功能應符合GB10408.1《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條的要求。其中使用無線傳輸的發射頻率應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帶寬不大于400kHz;或發射頻率在779-787MHz,發射功率限值均為10mw(不包括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核準使用的專用頻率)。

七、磁開關入侵探測器

1結構、標志

1.1結構

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結構應符合GB15209-2006《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第5.2條的要求。

1.2標志

磁開關入侵探測器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7條的要求。如果無法在磁開關入侵探測器上標志上述內容,則應在使用說明書中給出。

2性能

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探測間隙、接觸電阻、耐退磁、觸點過載性能應符合GB15209-2006《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第5.3條的相關要求。

3接口能力

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接口能力應符合GB10408.1-2000《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5條的要求。

4環境適應性

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干熱、低溫和振動試驗應符合GB15209-2006《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第5.4條的相關要求。

5安全性

5.1絕緣電阻

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絕緣電阻試驗應符合GB15209-2006《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第5.3.3條的相關要求。

5.2阻燃

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阻燃試驗應符合GB15209-2006《磁開關入侵探測器》的第5.3.4條的相關要求。

注:若采用交流220V供電,產品安全性還應符合GB16796-1997《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第4.4.3和4.4.9條的要求。

6增強和任選(通信模塊)

報警信號采用通信模塊傳輸的磁開關入侵探測器,增強和任選功能應符合GB10408.1《入侵探測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第6.9條的要求。其中使用無線傳輸的發射部分的性能檢測應按“附加特性”處理,發射頻率應在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占用帶寬不大于400kHz;或發射頻率在779-787MHz,發射功率限值均為10mw(不包括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核準使用的專用頻率)。

附件3:

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質量保證能力要求

為保證批量生產的認證產品持續滿足實施規則中規定的標準要求,工廠應滿足本文件規定的質量保證能力要求。

1職責和資源

1.1職責

工廠應規定與質量活動有關的各類人員職責及相互關系,且工廠應在組織內指定一名質量負責人,無論該成員在其他方面的職責如何,應具有以下方面的職責和權限:

a)負責建立滿足本文件要求的質量體系,并確保其實施和保持;

b)確保加貼強制性認證標志的產品符合認證標準的要求;

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確保認證標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確保不合格品和獲證產品變更后未經認證機構確認,不能加貼強制性認證標志。

質量負責人應具有充分的能力勝任本職工作。

1.2資源

工廠應配備必要的生產設備和檢驗設備以滿足穩定生產符合強制性認證標準要求的產品;應配備相應的人力資源,確保從事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人員具備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適宜產品生產、檢驗、試驗、儲存等必要的環境條件。

2文件和記錄

2.1工廠應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對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資料進行有效的控制,這些控制應確保:

a)文件發布和更改應由授權人批準,以確保其適宜性;

b)識別文件的更改和修訂狀態,以防止作廢文件的非預期使用;

c)在使用處可獲得相應文件的有效版本。

2.2工廠應建立并保持質量記錄的標識、儲存、保管和處理的文件化程序。質量記錄應清晰、完整以作為產品符合規定要求的證據。

質量記錄應有適當的保存期限,保存期限應不少于兩次工廠檢查的時間間隔(24個月)。

3供應商的控制

工廠應制定對關鍵件和材料的供應商的選擇、評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確保供應商具有保證提供關鍵元器件和材料滿足要求的能力。

工廠應保存對供應商的選擇評價和日常管理記錄。

4生產過程控制和過程檢驗

4.1工廠應對產品生產的關鍵工序進行識別,關鍵工序須包括波峰焊和/或再流焊。關鍵工序操作人員應具備相應的能力。如果該工序沒有文件規定就不能保證產品質量時,則應制定相應的工藝作業指導書,使生產過程受控。

4.2產品生產過程中如對環境條件有要求,工廠應保證工作環境滿足規定的要求。

4.3可行時,工廠應對適宜的過程參數和產品特性進行監控。

4.4工廠應建立并保持對生產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的制度。

4.5工廠應在生產的適當階段對產品進行檢驗,以確保最終產品及零部件與認證產品一致。

5檢驗試驗儀器設備

用于檢驗和試驗的儀器設備應定期校準、檢定和檢查,以滿足測量、檢驗和試驗要求。檢驗和試驗的儀器設備應有操作規程,檢驗人員應能按操作規程要求,正確地使用儀器設備。

用于確定所生產的產品符合規定要求的檢驗試驗儀器設備應按規定的周期進行校準或檢定。校準或檢定應溯源至國家或國際基準。對自行校準的,應規定校準方法、驗收準則和校準周期等。儀器設備的校準或檢定狀態應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員方便識別。

應保存儀器設備的校準或檢定記錄。

當發現檢驗試驗儀器設備功能失效時,應能追溯至已檢測過的產品。必要時應對這些產品重新進行檢測。應規定操作人員在發現設備功能失效時需采取的措施并記錄采取的調整措施。

6不合格品的控制

工廠應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內容應包括不合格品的標識方法、隔離和處置及采取的糾正、預防措施。經返修、返工后的產品應重新檢測。對重要部件或組件的返修應作相應的記錄,應保存對不合格品的處置記錄。

7內部質量審核

工廠應建立文件化的內部質量審核程序,確保質量體系的有效性和認證產品的一致性,并記錄內部審核結果。

對工廠的投訴尤其是對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投訴,應保存記錄,并應作為內部質量審核的信息輸入。

對審核中發現的問題,應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并進行記錄。

8包裝、搬運和儲存

工廠所進行的任何包裝、搬運操作和儲存環境應不影響產品符合規定標準要求。產品包裝中應附有能指導用戶正確使用產品的說明書。

附件4:

入侵探測器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一致性控制要求

為保證工廠批量生產的認證產品與型式試驗合格樣品的一致性,認證產品的生產應滿足本文件規定的一致性控制要求。

1產品一致性控制文件

1.1工廠應建立并保持認證產品一致性控制文件,一致性控制文件至少應包括:

1)針對具體認證產品型號的設計要求、產品結構描述、物料清單(應包含所使用的關鍵元器件的型號、主要參數及供應商)等技術文件;

2)針對具體認證產品的生產工序工藝、生產配料單等生產控制文件;

3)針對認證產品的檢驗(包括進貨檢驗、生產過程檢驗、成品例行檢驗及確認檢驗)要求、方法及相關資源條件配備等質量控制文件;

4)針對獲證后產品的變更(包括標準、工藝、關鍵件等變更)控制、標志使用管理等程序文件。

1.2產品設計標準或規范應是一致性控制文件的其中一個內容,其要求應不低于有關該產品的認證實施規則中規定的標準要求。

2關鍵件和材料的檢驗/驗證

工廠應建立并保持對供應商提供的關鍵元器件和材料的檢驗或驗證的程序,以確保關鍵件和材料滿足認證所規定的要求。

關鍵件和材料的檢驗可由工廠進行,也可以由供應商完成。當由供應商檢驗時,工廠應對供應商提出明確的檢驗要求.

工廠應保存關鍵件和材料檢驗或驗證記錄、供應商提供的合格證明及有關檢驗數據等。

3批量生產產品的一致性

工廠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批量生產的認證產品至少在以下方面與型式試驗合格樣品保持一致:

1)認證產品的銘牌、標志、說明書和包裝上所標明的產品名稱、規格和型號;

2)認證產品的結構、尺寸和安裝方式;

3)認證產品的供電電源、安全結構、安全元器件、對電磁兼容性能有影響的主要元器件、影響入侵探測器功能和性能的關鍵件。

4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

4.1工廠應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程序,以驗證產品滿足規定的要求。檢驗程序中應包括檢驗項目、內容、方法、判定準則等。應保存檢驗記錄。

4.2例行檢驗是在生產的最終階段對生產線上的產品進行的100%檢驗,通常檢驗后,除包裝和加貼標簽外,不再進一步加工。例行檢驗允許采用經驗證的等效快速的在線檢驗方法進行。例行檢驗至少應包括以下檢驗項目:

1)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探測距離;

2)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微波和被動紅外合入侵探測器:探測范圍;

3)振動入侵探測器、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報警功能;

4)磁開關入侵探測器:探測間隙。

工廠生產現場應具備上述相應認證產品檢驗項目的檢驗能力。

4.3確認檢驗是為驗證產品持續符合標準(產品認證實施規則中規定的標準)要求進行的抽樣檢驗。確認檢驗至少應包括以下檢驗項目:

1)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探測距離、電磁兼容性等項目;

2)室內用被動紅外探測器:探測范圍、抗車頭燈(光)、電磁兼容性等項目;

3)室內用微波多普勒探測器:探測范圍、電磁兼容性等項目;

4)微波和被動紅外合入侵探測器:探測范圍、電磁兼容性等項目;

5)振動入侵探測器:功能及防拆保護、電磁兼容性等項目;

6)室內用被動式玻璃破碎探測器:功能、電磁兼容性等項目;

7)磁開關入侵探測器:性能、環境適應性等項目。

工廠不具備檢驗條件的確認檢驗項目,可委托具有相應能力的檢測實驗室檢驗。電磁兼容性項目的確認檢驗周期應不超過二年,其他項目的確認檢驗周期應不超過一年。

5獲證產品的變更控制

工廠應建立文件化的變更控制程序,確保認證產品的設計、采用的關鍵件和材料以及生產工序工藝、檢驗條件等因素的變更得到有效控制。獲證產品涉及到如下的變更,工廠在實施前應向認證機構申報,獲得批準后方可執行:

1)產品設計(原理、結構等)的變更;

2)產品采用的關鍵件和關鍵材料的變更(型號、供應商、數量等);

3)關鍵工序、工序及其生產設備的變更;

4)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條件和方法變更;

5)生產場所搬遷、生產質量體系換版等變更;

6)其他可能影響與相關標準的符合性或型式試驗樣機的一致性的變更。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

本文來源: http://www.rumin8raps.com/zs/202304/ccaa_48443.html

 
打賞
 
更多>同類CCC認證知識
0相關評論

CCC認證推薦圖文
CCC認證推薦知識
CCC認證點擊排行
ISO體系認證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蜀ICP備075049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市| 雷波县| 金秀| 巩义市| 兴安县| 全州县| 巴彦县| 杭锦旗| 舟曲县| 涡阳县| 隆德县| 磐石市| 永兴县| 余庆县| 翁牛特旗| 饶阳县| 松阳县| 丹寨县| 嘉义市| 江达县| 鹤庆县| 杂多县| 香港| 姚安县| 扎鲁特旗| 杭锦后旗| 额济纳旗| 邢台县| 寿阳县| 霍城县| 福海县| 潢川县| 南汇区| 朔州市| 望城县| 平江县| 隆林| 池州市| 阿克苏市| 集贤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