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應該是企業中比較熟悉的證書。尤其是iso三體系,基本是適用于所有企業的認證體系,甚至能在企業在一些投標項目中脫穎而出,得到加分的好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iso三體系認證的知識吧!
在目前的經濟市場上面,有很多ISO三體系認證的認證公司,也有不少的企業都做了ISO三體系的相關認證,iso體系認證是一個認證組織的簡稱。
企業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可以把企業帶入好市場上同時可以獲得顧客的信任基礎,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能夠讓客戶更相信自己所選擇的企業;
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是對企業的環保方面進行管理,企業認證環境掛你體系可以改善企業的企業形象;
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可以提高企業的健康安全管理的水平,提供勞動者們的健康衛生技能,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為什么會有更多的企業做ISO三體系的認證?
1. 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推行ISO9001對于企業內部來說,可按照經過嚴格審核的國際標準化的質量體系進行品質管理,真正達到法制化、科學化的要求,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于企業外部來說,當顧客得知供方已按照國際標準實行管理,并已取得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證書,且有認證機構的定期監督,就可以確信該企業是能夠穩定地生產合格產品乃至優秀產品的信得過企業,從而放心地與該企業訂立供銷合同,從而擴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2. 獲得了國際貿易“通行證”
許多國家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設置了種種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其中非關稅壁壘主要是指技術壁壘。技術壁壘中,又主要是產品品質認證和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壁壘。特別是在"世界貿易組織"內,各成員國之間相互排除了關稅壁壘,所以,獲得認證是消除貿易壁壘的主要途徑。
3. 節省了第二方審核的精力和費用
在現代貿易實踐中,第二方審核雖然早已成為慣例,但后來又逐漸發現其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方面,一個供方通常要為許多需方供貨,第二方審核無疑會給供方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對方也要支付相當的費用,有時花了錢還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惟有ISO9001認證可以排除這樣的弊端。
因為作為第一方的生產企業申請了第三方的ISO9001認證并獲得了認證證書以后,眾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對第一方進行審核,這樣,不管是第一方還是第二方都可以節省很多精力或費用。還有,如果企業在獲得了ISO9001認證之后,再申請ul、ce等產品認證,還可以節省認證機構對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重復認證的開支。
4. 在產品品質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國際貿易競爭的手段主要是價格競爭和品質競爭。由于低價格銷售的方法不僅使利潤銳減,如果構成傾銷,還會受到貿易制裁,所以,價格競爭的手段越來越不可取。
70年代以來,品質競爭已成為國際貿易競爭的主要手段,不少國家把提高進口商品的品質要求作為限入外出的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措施。實行ISO9000國際標準化的品質管理,可以穩定地提高產品品質,使企業在產品品質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5. 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各國在執行產品品質法的實踐中,由于對產品品質的投訴越來越頻繁,事故原因越來越復雜,追究責任也就越來越嚴格。尤其是近幾年,發達國家都在把原有的"過失責任"轉變為"嚴格責任",對制造商的安全要求更為嚴格。
6. 有利于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
按照國際間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的慣例,合作雙方必須在產品(包括服務)品質方面有共同的語言、統一的認識和共守的規范,方能進行合作與交流。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正好提供了這樣的責任,有利于雙方迅速達成協議.
7. 有利于企業自我改進能力的提高
對于原來起點較低的企業,ISO9001的推行,可能是一場艱苦的改造。如果企業在推行中重視實質的效果,盡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消化和探索,將獲得一種寶貴的自我改進,穩定提升的能力。
企業認證iso的好處就是讓各項管理體系更加規范與標準,三體系認證包含不同的體系認證,每種體系都能賦予企業不一樣的競爭力。有相關問題的可以留言咨詢哦!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