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實驗室認可
CNAS實驗室認可概述:
在中國境內,實驗室認可是指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對檢測/校準實驗室有能力進行指定類型的檢測/校準做出一種正式承認的程序。對實驗室的整體運作能力的承認過程又叫評審,包括對人員能力、實驗室使用方法的有效性和結果的有效性的評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32規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計量認證。”以上規定說明:沒有經過計量認證的檢定/檢測實驗室,其發布的檢定/檢測報告,便沒有法律效力,不能作法律仲裁,產品/工程驗收的依據,而只能作為內部數據使用。而一個實驗室想要走向國際市場,想要承攬進出口物品的檢測業務,想要出具的數據和結果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和層面被承認,還需要通過實驗室認可。
1、實驗室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
實驗室不同于一般的產品生產者,實驗室的產品即是檢測/校準報告。于是能否向社會出具高質量(準確、及時、可靠)的報告和(或)證書,并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就成為實驗室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的關鍵問題。而實驗室認可就提供了這樣一種信心保障,只要是獲得國家認可的實驗室出具的報告(蓋有認可章)不僅在國內被承認,在世界某些國家也被承認。
2.實驗室認可是客觀需要的產物①發展貿易的需要②質量認證發展的需要③公證活動的需要
④政府管理的需要:原國家技術監督局已正式要求,國家級的質檢中心必須通過實驗室認可。
3.在實驗室認可活動中,”實驗室”一詞指的是從事校準或檢測的機構,該機構可以處于下列情形:
①在一個固定地點;
②在一個臨時場所,
③在一個移動的設施中。
實驗室按其工作性質又可分:為檢測實驗室和校準實驗室。檢測實驗室是指從事檢測工作的實驗室。校準實驗室是指從事校準工作的實驗室。
CNAS實驗室認可范圍:
(1)、生物實驗室的認可;
(2)、化學實驗室的認可;
(3)、機械實驗室的認可;
(4)、電氣實驗室的認可;
(5)、3C認證產品實驗室的認可;
(6)、動植物檢疫實驗室的認可;
(7)、醫學實驗室的認可;
(8)、法醫實驗室的認可;
(9)、獸醫實驗室的認可
(10)、建材與建筑實驗室的認可;
(11)、無損檢測實驗室的認可
(12)、電磁兼容實驗室的認可;
(13)、計量實驗室的認可;
(14)、聲學和振動實驗室的認可;
(15)、熱學和溫度實驗室的認可;
(16)光學和輻射實驗室的認可;
CNAS實驗認可的條件:
根據CNAS的要求,申請認可的檢測/校準實驗室必須滿足的條件包括:
1、具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即實驗室或所在母體應是一個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實體;
2、按認可準則及其應用說明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且各要素(過程)都已運行并有相應記錄,包括完整的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3、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至少六個月;
4、在申請后三個月內可接受CNAS的現場評審;
5、具有申請認可范圍內的檢測/校準能力,并在可能時至少參加過一次CNAS或其承認的能力驗證活動;
6、具有支配所需資源的權力;
7、遵守CNAS認可規則、認可政策等有關規定,包括支付認可費用,履行相關義務。
CANS實驗室認可或ISO17025認證周期:
CANS實驗室認可或ISO17025認證時間一般需要一年!
CNAS實驗室認可(IS0/IEC17025:2005)流程標準:
CNAS實驗室認可益處:
1.表明實驗室具備了按國際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和校準服務的能力;
2.增強了實驗室的市場競爭能力,贏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信任;
3.獲得與CNAS簽署互認協議的國家/地區實驗室認可機構的承認,有利于消除貿易技術壁壘;
4.參與國際間實驗室認可雙邊、多邊合作,促進工業、技術、商貿的發展;
5.可在認可的范圍內使用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標志和ILAC國際互認聯合標志;
6.列入CNAS的獲準認可機構名錄,提高實驗室的知名度。
今天通過對《CNAS實驗室認可》的學習,相信你對認證有更好的認識。如果要辦理相關認證,請聯系我們吧。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