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日起,12項國家標準開始正式實施,其中11項為冰雪運動國家標準,認證君將這些國標進行匯編整理,供參考。
2024年2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
序號 | 標準編號 | 標準名稱 | 代替標準號 | 實施日期 |
1 | GB/T 42378-2023 | 大眾滑雪運動項目基礎術語 | 2024/2/1 | |
2 | GB/T 42372-2023 | 大眾滑雪賽事活動規范 | 2024/2/1 | |
3 | GB/T 42373-2023 | 大眾高山滑雪和單板滑雪運動培訓規范 | 2024/2/1 | |
4 | GB/T 42374-2023 | 大眾滑雪賽事活動等級劃分與評定規范 | 2024/2/1 | |
5 | GB/T 42375-2023 | 大眾高山滑雪和單板滑雪運動水平等級評價規范 | 2024/2/1 | |
6 | GB/T 42369-2023 | 大眾競速類滑冰運動水平等級評價規范 | 2024/2/1 | |
7 | GB/T 42370-2023 | 競速類滑冰運動項目基礎術語 | 2024/2/1 | |
8 | GB/T 42371-2023 | 大眾冰球運動水平等級評價規范 | 2024/2/1 | |
9 | GB/T 42376-2023 | 大眾冰壺運動培訓規范 | 2024/2/1 | |
10 | GB/T 42377-2023 | 大眾冰壺運動水平等級評價規范 | 2024/2/1 | |
11 | GB/T 18266.5-2023 | 體育場所等級的劃分 第5部分:滑雪場所星級劃分及評定 | 2024/2/1 | |
12 | GB/T 43021-2023 | 電子組裝件焊接的返工、改裝和返修工藝要求 | 2024/2/1 |
本次實施的冰雪運動國家標準標準共11項,涉及基礎術語、運動水平等級評價、培訓規范、賽事活動組織、場所運營管理等5大類。標準聚焦群眾性冰雪運動,針對高山滑雪、單板滑雪、競速類滑冰、冰球、冰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項目以及冰雪運動場地提出了技術要求,系統總結了典型經驗做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我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助力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
基礎術語方面,《大眾滑雪運動項目基礎術語》《競速類滑冰運動項目基礎術語》2項國家標準,對有關場地器材、人員、比賽規則、技術動作、比賽成績等方面的術語進行了界定,形成統一的概念體系,為參與冰雪運動相關方增進交流、促進冰雪文化傳播奠定基礎。
大眾運動水平等級評價方面,《大眾競速類滑冰運動水平等級評價規范》《大眾高山滑雪和單板滑雪運動水平等級評價規范》《大眾冰球運動水平等級評價規范》《大眾冰壺運動水平等級評價規范》4項國家標準,分別針對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給出運動水平等級劃分的規則及評價要素、評價程序、評價結果,明確不同等級對應的技術能力要求和理論知識要求,幫助冰雪運動業余愛好者掌握正確的方法技能,科學評價和指導提升自身的運動技術水平。
冰雪運動培訓方面,《大眾高山滑雪和單板滑雪運動培訓規范》《大眾冰壺運動培訓規范》2項國家標準,分別提出培訓內容、培訓機構、培訓場所、培訓人員、培訓效果評估等要求,提高培訓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為完善冰雪人才培養體系、提升群眾性冰雪運動普及程度和發展水平提供指導。
賽事組織方面,《大眾滑雪賽事活動規范》《大眾滑雪賽事活動等級劃分與評定規范》2項國家標準,明確賽事組織、人員培訓、安全應急、醫療保障等方面的要求,為賽事活動舉辦者、承辦者提供指引,提高賽事組織和管理水平,有助于形成賽事品牌示范效應,為滑雪愛好者選擇滑雪賽事提供參考。
場所運營管理方面,《體育場所等級的劃分第5部分:滑雪場所星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從自然環境、基礎設施、器材裝備、活動項目、服務管理等角度,提出滑雪場所五個星級的劃分及具體劃分條件、檢驗評價方法,引導滑雪場提高建設質量和管理服務水平,著力營造良好的滑雪環境,改善消費體驗。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