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征求《關于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深入貫徹省委工業興省、制造強省戰略部署和新型工業化工作要求,推動我省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我廳研究起草了《關于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眾廣泛征求意見建議。請于2023年4月20日前將意見建議(含修改理由)反饋至四川省經信廳電子信息處。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告
(2023年第6號)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征求《關于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深入貫徹省委工業興省、制造強省戰略部署和新型工業化工作要求,推動我省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我廳研究起草了《關于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眾廣泛征求意見建議。請于2023 年4月20 日前將意見建議 (含修改理由) 反饋至我廳電子信息處。
聯系人:電子信息處 董傳燦
電話:028-86262053
郵 箱:dcc500237@qq.com
附件:關于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2023年3月15日
附件
關于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超高清視頻產業是引領信息消費升級、驅動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產業,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加快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驅動以視頻為核心的行業智能化轉型、促進我國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整體實力提升具有重大意義。為高標準建設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實現我國超高清產業輕量化重構的快速升級迭代,實施“1+2+N”的超高清產學研合作創新發展戰略,建好1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建成2個國內領先的技術應用和內容研制的超高清研究院,培育N 個各具特色的超高清產業基地,加快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鏈核心環節向中高端邁進,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部署,深入挖掘和發揮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特別是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的優勢和機遇,以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建設為牽引,聚焦產業自主化、安全化專業化、標準化、多元化發展需求,布局“空天地海”一體化超高清視頻產業架構體系,完善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創新鏈、生態鏈人才鏈,按照“夯實 4K,提升8K,突破超 8K”總體思路,構建以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為核心的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網絡,打造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世界級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
(二)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自主可控。以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建設為核心,超高清視頻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供給、轉移擴散和首次商業化為重點,開展協同創新研發、突破共性關鍵技術,推動產業鏈核心環節向中高端邁進
主體集中、區域聚集。加強對超高清視頻產業重大項目建設的服務和指導,有序引導和規范我省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秩序,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點突出、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完善政策體系,優化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環境,規范市場秩序,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
資源整合、行業支撐。加大與省內外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制作中心和重點企業合作力度,發揮超高清視頻創新聯盟作用,加快形成貫穿超高清視頻全產業鏈的創新生態系統。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有效發揮企業在產業補短板和攻克“卡脖子”問題中的作用。
二、發展目標
(一)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促進超高清視頻前端與關鍵環節融合發展,到 2025 年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過 10 億元的企業達到20家,上市企業10家,超高清視頻產業總規模突破 2500 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規模超過 5000 億元。
(二)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突破超高清視頻制作、音視頻編解碼和超高速接口等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推動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建成國際一流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到 2025 年累計申請專利數不少于 100 項,牽頭或參與制定標準與技術規范不少于20項,軟件著作權不少于100 項。
(三)產業生態基本完善。發揮超高清視頻產業的帶動作用積極探索“4K/8K+”的新業態、新服務、新模式,全面打造超高清視頻產業新型生態體系,推動超高清視頻產業優化升級,培育形成 50個4K/8K應用示范社區,形成 15 個以上超高清場景化應用系統示范。
三、重點任務
(一)著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能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以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建設為牽引,聚焦超高清視頻產業相關的材料、集成電路、前端采集制作、網絡傳輸、終端顯示、服務及行業應用等產業鏈上下游關鍵核心技術及產品實現創新突破。(牽頭單位:科技廳;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加快推進標準建設,圍繞高動態范圍三維聲、數字版權管理等超高清視頻底層基礎布局相關標準。聚焦SUVC與HDMI、DP 等民用接口,研制適用于電視機、顯示器、大屏等多種顯示終端的配套芯片或定制 SoC,形成新型顯示接口擴展標準。(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加速推動成果轉化,圍繞超高清圖像傳感器高速數據接口、視音頻編解碼等領域共性技術和關鍵器件,推進關鍵共性技術的規模化產業化應用。積極推動 8K 超高清專業級攝像機、8K 超高清流編碼器、8K 超高清流解碼器、8K/4K 超高清智能切畫系統、8K 超高清專業級錄放機等系列產品及技術的推廣應用。(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提高軟件開發及服務能力,面向超高清視頻產業,提升關鍵技術軟件、應用軟件、服務軟件開發水平快速形成面向超高清視頻產業提供集成服務、內容服務、分發服務、增值服務及安全服務等多種服務能力。(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科技廳、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
(二)持續提升內容制作供給能力。加快推進高清超高清電視制播能力建設。加強超高清電視內容生產,鼓勵各級電視臺影視制作機構采用超高清電視格式制作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以及體育、綜藝等專題類節目,支持有條件的電視臺調整開辦超高清頻道,逐步提升超高清節目供給能力。到2023 年底,省級電視臺實現全部頻道高清播出,并基本具備超高清電視制播能力;到2025 年底,地級和有條件的縣級電視臺全面完成標清電視向高清電視的轉化。(牽頭單位:省廣電局;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經濟和信息化廳、傳媒學院) 加快打造超高清影視內容基地,探索開展8K 院線建設和 8K 電視頻道建設,扶持一批反映四川省傳統文化(如川酒、川茶、川菜、川劇)的 8K 超高清視頻創作生產,推動超高清技術的拓展應用。加快建設成都影視硅谷,圍繞體育賽事、紀錄片、電視劇、文化科技等超高清節目制作,打造國家級超高清視聽內容研制和創新應用基地。(牽頭單位:省廣電局;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經濟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省體育局、傳媒學院) 開展超高清視頻應用試點示范。圍繞民生服務、產業發展、政府治理等領域的緊迫需求,以4K/8K 超高清視頻示范應用為突破口,加快構建適用于不同領域、不同場景的超高清內容生產應用示范,構建超高清視頻產業生態體系。積極響應“百城千屏”5G+8K 超高清視頻落地推廣活動,加快“高清四川”成熟和周邊應用落地。支持開展成都大運會5G+4K超高清示范工程,積極開展4K/8K 電影制播示范,在電影拍攝、編輯、播出中引入 4K/8K 技術,推動傳統電影院的提欄升級。(牽頭單位:省廣電局;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傳媒學院、各基礎電信運營商)
(三)加快重點行業創新應用。圍繞涉及國家基礎設施安全國家資源保障、社會民生相關的行業應用,聚焦研發前端關鍵共性技術及裝備,面向細分場景開展超高清視頻與 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帶動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創新升級。
工業制造領域。利用超高清高分辨率、高幀率等特性,將超高清視頻技術融入工業制造廠區/園區/流水線規范管理、元器件/產品工藝質量檢測、缺陷檢測、智能巡檢等場景,開展半導體晶圓檢測、集成電路檢測、產品工藝規范檢測等應用場景的智能化管理。(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各市(州)經信部門)
廣播電視領域。推動廣電智能化、超高清化發展,以新聞報道、專題節目制作、重大活動和賽事轉播,以及4K/8K 頻道IPTV融媒體為重點,推動超高清視頻前端技術和設備廣泛應用。(牽頭單位:省廣電局:責任單位:各市(州)廣電部門)
自然災害領域。利用超高清廣視角、高精度等特性,針對西部地區地形地質情況復雜,災害頻發,開展林草防火、山體滑坡堰塞湖、應急救災等自然災害視頻監測。(牽頭單位:應急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省林草局:責任單位:各市 (州)應急自然資源、水利、林草部門)
安防監控領域。利用超高清高清晰度、廣視角大場景監看等特性,提高視頻圖像畫面采集的精度和覆蓋范圍,加大在邊防監控、海防監控、目標的查證等特殊場景應用。(牽頭單位:公安廳;責任單位:各市(州)公安部門)
文教娛樂領域。加大超高清與文創、教育、電影、動漫、旅游、游戲等以視頻為主要特點的行業融合創新,深度植入超高清數字博物館、數字非遺、超高清遠程教學、超高清影院、網紅景點慢直播、沉浸式數字文旅文博文娛等領域。(牽頭單位:教育廳、文化和旅游廳;責任單位:各市 (州) 教育、文旅部門)交通基建領域。為糾正交通違章管理、快速偵破交通事故逃逸以及道路管養提供重要支撐。利用定點、移動、無人機等超高
清視頻檢測監測技術,開展道路路面及橋隧裂縫檢測、機場跑道檢測以及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隱患識別、風險預警、施工全景感知、移動作業等智慧工地應用,實現對路橋隧、機場跑道、建設工地的風險防治預警,有效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政府監管效能。(牽頭單位:公安廳、交通運輸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民航西南管理局:責任單位:各市(州)公安、交通、住建部門)
醫療健康領域。發揮4K/8K+5G 等技術手段的優勢,為遠程會診、遠程手術、遠程監護、遠程急救提供關鍵的技術支撐。加快推進醫療視頻攝錄設備的超高清化。(牽頭單位:省衛生健康委:責任單位:各市(州)衛健部門)
水利電力領域。加大超高清視頻技術在水電站、輸變電站、輸送塔站、電力巡線等領域的應用力度,開展水壩安全監測、施工監測、變電站安全等檢測。(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水利廳;責任單位:各市(州)發改、水利部門)
(四)提升網絡傳輸承載能力。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雙千兆網絡普及工程,加快 5G獨立組網規模化部署,推動“數網”融合,縱深推進電信普遍服務,持續加深加厚農村及邊遠地區光纖網絡覆蓋。大力推進超高清視頻與新型網絡傳輸技術的融合發展,積極開展超高清視頻在 5G、衛星互聯網等新型網絡傳輸技術上的融合應用推廣,實現空天一體多場景多領域視頻應用的超高清賦能。(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 積極開展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加快高清超高清電視機頂盒推廣普及和智能化更新迭代,逐步停止傳輸有線電視網絡中的標清頻道信號。持續推進IPTV高清超高清化進程,大力推廣普及IPTV 高清超高清機頂盒,到2025 年底IPTV 標清頻道信號基本關停,高清超高清機頂盒全面普及。(牽頭單位:省廣電局: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
(五)大力實公共服務支撐能力。高標準建設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圍繞前端采集及內容制作技術、編解碼關鍵技術網絡傳輸關鍵技術、超高清+AI創新應用技術,形成技術研發測試驗證、中試孵化和行業服務能力,為加快超高清視頻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突破、技術成果轉化、產業鏈技術水平提升提供重要支撐。(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科技廳) 著力建設一批創新實驗平臺,圍繞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建設超高清視頻前端采集及內容制作技術實驗室、編解碼技術關鍵技術實驗室、網絡傳輸關鍵技術實驗室、超高清+AI創新應用技術實驗室超高清視聽呈現與創新應用實驗室,構建超高清產業創新發展生態。(牽頭單位:科技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廣電局) 加快建設面向全產業鏈的支撐服務平臺,聚焦行業應用服務、資源共享、標準測試認證、超高清視頻傳輸技術及系統聯通性驗證等關鍵問題,建設超高清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測試驗證平臺、中試孵化平臺,形成超高清關鍵技術設備中試產線新工藝、維修、小批量生產、兼容性測試能力。(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科技廳)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強化部門協調,成立以省級相關部門和成都、綿陽、宜賓、眉山等市為成員單位的超高清視頻產業協調機制,明確目標任務、完善考核制度,細化工作舉措、壓實工作責任,形成省市區聯動、園區聯動、產業聯動、政企聯動發展格局。構建產業生態,發揮好行業協會、產業基金等作用,瞄準行業龍頭企業組織開展精準定向招商,進一步優化完善產業鏈條。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創新案例經驗總結和推廣力度,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公安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經濟合作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知識產權中心)
(二)優化支持政策。落實國家支持政策,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國家超高清創新中心目標,省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成都市級財政分別按國家資金支持額度的100%、50%給予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配套,所在區縣配套額度不低于國家資金支持額度的60%。優化產業扶持政策,聚焦超高清產業鏈關鍵、共性環節新建中試平臺,突破科技成果轉化壁壘;支持企業參與制定或修訂國際、國家超高清視頻標準。完善產業發展服務政策,健全項目對接、部門溝通、綠色通道等工作機制,深化落實關鍵技術攻關創新產品應用等專項支持政策。(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成都市人民政府)
(三)強化要素支撐。加強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獎勵、落戶、產學研協作等政策措施,促進高端緊缺人才引進、創新團隊支持、復合型人才培育,健全多層次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完善產業投融資體系,研究個性化政策性資金支持,在授信額度、金融產品、服務流程等方面給予特色化金融服務,支持企業參與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做好生產要素保障,做好企業在研發、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用電、用水、用氣等需求保障。(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四)優化企業服務。加強政企聯動,完善重點企業跟蹤服務機制,健全產業運行監測及統計分析體系。提升服務效能,創新服務模式,強化部門聯合網上辦公,推廣公共服務平臺跨區域合作等通用服務,以信用為基礎探索建立企業白名單制度,增強市場變化適應性,提升行政服務水平。強化平臺支撐,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引導建立多類型、多載體的新型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政策宣貫、品牌建設、知識產權等專業咨詢服務。(牽頭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責任單位:民政廳、省市場監管局、各市(州)經信部門)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