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陶瓷材料產業獎補!2023年湖南先進陶瓷材料產業獎勵政策匯編
湖南陶瓷材料產業獎補!2023年湖南先進陶瓷材料產業獎勵政策匯編!請各企業單位關注以下內容,希望您的企業更好的發展。小編現將本政策的支持方向和申報條件、程序總結如下,希望對你的申報工作有所幫助。
????一、政策措施
(一)加快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1.“雙核”集聚:一是以株洲市醴陵市作為產業集聚主體區,努力打造株洲(醴陵)陶瓷產業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2.二是推動婁底市新化縣電子陶瓷產業上下游產業集聚,做強做大電子陶瓷產業規模,努力打造婁底(新化)電子陶瓷產業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多點”聯動:
3.支持株洲經開區高性能火花塞陶瓷產品進一步做強做大,大力發展半導體陶瓷基板、氮氧傳感器新產品;支持婁底經開區大力發展陶瓷電容、電阻、電感,陶瓷傳感器,鋼鐵工業用耐磨耐高溫構件等產品;
4.支持長沙市望城區發展集研發、生產、展示、經營、培訓、體驗于一體的長沙銅官窯陶瓷藝術產業集群;
5.支持衡陽市衡陽縣發展以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和特種陶瓷為主導產業的界牌陶瓷工業園產業集群;
6.支持懷化市溆浦縣依托本地瓷土資源,發展日用陶瓷產業。
7.支持醴陵經開區湖南省新型陶瓷特色產業園、新化高新區湖南省電子陶瓷特色產業園建設,支持醴陵五彩陶瓷小鎮建設,指導新化瑯塘對標國家要求培育特種陶瓷小鎮。
8.支持相關市州、縣市區設立先進陶瓷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助推產業發展。(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優質企業獎勵措施。
1.以先進陶瓷產業細分領域內快速成長型中小企業作為培育對象,不斷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隱形冠軍。
2.支持以炻瓷為顯著特色的國際一流日用陶瓷旗艦企業,以特高壓電瓷為代表的國際領先電力陶瓷龍頭企業,以新一代信息產業用電子陶瓷、敏感功能陶瓷、氧化鋁陶瓷等為代表的先進結構型、功能型陶瓷龍頭企業加快發展。3.支持先進陶瓷材料產業強鏈、延鏈、補鏈,推動建設一批技術領先、效益明顯、帶動作用強的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對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10億元(不含土地成本)且開工一年內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或不低于8億元的項目,給予項目新增貸款按照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一定比例貼息,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首次入圍“湖南制造業百強企業”且營業收入、經濟貢獻增幅均超過10%的企業,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獎勵。
3.支持產業龍頭企業加快上市步伐,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盡快進入上市輔導,對已在湖南證監局輔導驗收的企業,給予200萬元補助資金支持,對科創板上市企業再獎勵100萬元;
4.對在區域性股權市場科技創新專板、專精特新專板掛牌的科創企業,分別補助每家補助30萬元、15萬元;對完成股改且在標準板、成長板掛牌的科創企業,分別補助不超過15萬元、10萬元。(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完善技術創新體系。
1.充分發揮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等高校作用,建設政產學研協同合作公共服務平臺。鼓勵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與科研單位設立聯合實驗室,柔性引進高端專業人才,力爭5年內建成“一室三中心”,即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檢驗檢測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先進陶瓷試制中心,形成相互支撐、富有活力的創新平臺體系。
2.支持依托國家電子陶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建設湖南(婁底)先進陶瓷技術創新及應用轉化平臺。加快打造產品檢驗認證平臺等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重點支持公共創新平臺建設,構建全要素、多層次、貫通式協同創新體系。
3.對新建成投入運行的平臺,根據平臺技術水平和對外提供服務情況,按不超過平臺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的2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4.對新獲評國家級資質的平臺,額外再獎勵500萬元。對新獲批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給予500萬元支持。
5.對產業有基礎性、關鍵性作用的公共平臺,按照“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支持。
6.支持制造業研發中心、創新創業孵化中心建設,力爭每年新增1家省級研發平臺。充分發揮工業設計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支撐作用,爭取每年支持培育認定1家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每家給予不超過50萬元獎勵;
7.對獲評國家級工業設計研究院,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快推進產業基礎再造。
1.大力實施關鍵產品“揭榜掛帥”工程,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建協同創新共同體,每年推薦培育1-2個先進陶瓷攻關產品入圍《湖南省先進制造業產業基礎再造關鍵產品目錄》,著力突破行業長期卡脖子技術,按企業實際項目攻關投入(不含土地成本)不超過20%的比例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2.落實研發獎補政策,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對企業上一年度享受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結合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研發費用增量、綜合經濟貢獻等情況,分級分類按一定比例予以獎補。
3.支持企業加快產品創新和升級換代,每年推薦一定數量先進陶瓷產品納入《湖南省先進制造業首臺套設備、首批次新材料產品方向指南》,對指南范圍內經評定達到國內先進或首創,且市場應用前景良好的首臺套、首批次產品按規定給予獎勵。
4.支持先進陶瓷材料企業建設國家級、省級新材料中試基地(中試平臺),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校建設先進陶瓷材料中試基地。健全專利技術轉移機制,打破技術與行業壁壘,推動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先進陶瓷材料的成果轉化和產業技術水平提升。(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快提升先進陶瓷產業鏈配套水平。
1.支持成立或引進大型專業化高性能陶瓷粉體材料企業,加大研發扶持力度,規范高性能陶瓷粉體材料的生產、采購和銷售。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精細化管理確保陶瓷原料供給穩定和安全。
2.支持建設先進陶瓷產業大數據庫,搭建先進陶瓷產業信息服務平臺。加大支持先進陶瓷產業相關的生產設備、設施、模具制造等配套企業的引進及培育,在用地方面向先進陶瓷產業予以支持。(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快推進智能化升級。
1.推動數字經濟與陶瓷產業深度融合,引導企業上云上平臺,支持陶瓷企業開展兩化融合貫標,引導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運管理等環節廣泛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先進制造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
2.鼓勵企業圍繞產業特點和要素優勢,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培育、“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創新。
3.支持創建企業級、區域級、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先進陶瓷產業裝備升級和智能制造步伐,鼓勵牽頭制定先進陶瓷行業智能制造相關標準,加快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應用。
4.支持創建一批智能制造標桿車間、標桿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50萬元、100萬元獎勵。繼續實施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相關政策。(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加快推動綠色化發展。
1.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圍繞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重點提升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加強工業廢渣、廢水、廢氣的循環利用,推進工業余熱、余能、余壓再應用,鼓勵建設先進陶瓷公共服務平臺,整合相關資源,開展共享服務,優化區域和企業用能系統。
2.在先進陶瓷產業領域開展“低碳零碳”先行先試工作,支持培育碳減排標桿企業,推進固廢陶瓷循環利用,構建清潔高效、綠色發展的生態產業體系,對年度碳排放降幅6%以上且減排數量達到2000噸的碳減排標桿企業,每家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快推進品牌體系建設。
1.深入實施“三品”戰略,支持陶瓷標準、質量、品牌體系建設,爭取全國日用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炻瓷、陶瓷釉下五彩分技術委員會、全國工業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高壓電磁分技術委員會落戶株洲市醴陵市,鼓勵陶瓷企業積極牽頭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制定。
2.支持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大師品牌,對認定的消費品工業“三品”標桿企業,每家給予不超過50萬元獎勵。加強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管理,確保陶瓷地理標志產品品質特色和知名度。
3.支持陶瓷文創文旅產業發展,支持打造瓷旅融合品牌,支持籌建工業類博物館,推進辦理該博物館的設立備案事項,推動醴陵窯等陶瓷遺產遺址的傳承保護和開發,支持醴陵窯申報考古遺址公園;
4.支持陶瓷相關企業申報國家工業遺產。大力發展陶瓷文化主題旅游,培育以陶瓷工業旅游為主題的“工業旅游精品線路”。充分發揮湖南衛視、新湖南等媒體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提升醴陵陶瓷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支持創建醴陵陶瓷文化生態保護區。
5.加大市場推廣和政府采購力度,鼓勵各級行政企事業單位依規依程序采購省內特色陶瓷產品。
6.支持企業和大師創作生產重大慶典活動、外事活動的陶瓷作品或禮品。支持釉下五彩高端先進藝術品在人民大會堂湖南廳集中展示。
7.鼓勵支持陶瓷企業開發設計各類陶瓷文創文旅產品,到國內各著名景點開設陶瓷實體店、品牌形象店。(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快夯實產業人才支撐。
1.對先進陶瓷“產教融合”成效突出學校和企業,每個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獎勵。
2.對省內院校開設先進陶瓷相關緊缺專業,結合招生計劃、師資條件等因素,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獎勵。
3.支持湖南工業大學加強陶瓷學院建設;
4.支持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與新化縣人民政府共同申報先進陶瓷現代產業學院;在符合條件的基礎上,支持湖南省陶瓷技師學院納入高等職業學校序列;
5.支持醴陵陶瓷煙花職業學校、新化楚怡工業學校建設,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健全多層次陶瓷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鼓勵相關學校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6.對獲評為“全國優秀企業家”“湖南省優秀企業家”的先進陶瓷產業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在其獲評后兩年內所在企業主體稅種稅收增長超過10%的年份,“全國優秀企業家”每人給予50萬元獎勵,“湖南省優秀企業家”每人給予20萬元獎勵。
7.暢通工程領域技能人才職稱評審路徑,對陶瓷產業一線崗位高技能人才,適當放寬學歷、資歷、職稱、論文等方面要求,鼓勵參評中高級職稱。
8.加強釉下五彩燒制技藝傳承體系建設,大力開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申報推薦工作。(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發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廳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加快提升產業開放發展水平。
1.依托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構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推動陶瓷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單位的經貿文化交流。
2.鼓勵省內先進陶瓷產業龍頭企業與國際知名陶瓷企業、貿易龍頭企業開展合資合作,鼓勵境內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省設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銷售中心。
支持陶瓷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支持成立對外銷售公共平臺,支持企業組團參加境內外知名陶瓷行業博覽會,促進陶瓷企業通過跨境電商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加快境外營銷網絡建設,拓展營銷渠道。積極組織開展先進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咨詢、培訓服務,促進各地陶瓷產業交流宣傳。深化技術、管理、標準等方面國際交流合作。大力發展陶瓷會展經濟,支持舉辦“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支持婁底市新化縣舉辦“先進陶瓷走向世界學術論壇”。(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