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獎勵!內江市推進先進制造業強市的十條措施,獎勵補貼政策
內江市的小伙伴抓緊時間看過來,內江市推進先進制造業強市的十條措施出來了,不看肯定虧大了。根據《推進先進制造業強市的十條措施》,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所有的信息,內江市(市中區、東興區、威遠縣、資中縣、隆昌市)符合條件和有疑問的抓緊時間聯系我,免費咨詢,千萬別錯過了。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委工作會議和市委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國家、省、市穩經濟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落實,推動先進材料、裝備制造、食品醫藥、綠色能源、電子信息五大產業和頁巖氣、釩鈦、氫能、甜味產業及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壯大,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支持企業技改升級
鼓勵企業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模式,擴大高質高效產能配置,實現升級發展。綜合運用財政資金,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實施補助,重點支持國家、省、市重點產業項目、先進制造業技改擴能及智能化改造項目、綠色低碳產業項目。
二、減輕企業融資負擔
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緩解企業融資壓力。每年安排專項財政資金用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性流動資金貸款貼息補助,重點支持對全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拉動作用明顯的工業企業。
三、支持企業拓展市場
對年銷售收入增長30%及以上的制造業企業,按銷售收入的0.5%給予擴銷促產補助,單個企業補助最高不超過30萬元。對參加各類專業博覽會、展會的企業,對其場租費、展位費、裝飾費給予補助。
四、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支持骨干企業上檔升級,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每跨越一個10億元臺階再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臺階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每跨越一個100億元臺階再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
五、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堅持“一對一”幫扶,深入實施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為“全國質量標桿”“四川省質量標桿”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15萬元、10萬元獎勵。
六、支持企業綠色發展
大力培育綠色低碳產業,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邀請行業專家對重點企業開展安全和環保把脈問診,推動企業提高污染治理和安全生產水平,加快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獲得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10萬元、5萬元獎勵。
七、支持軍民融合發展
支持軍民科技成果雙向轉化,支持制造業企業“民參軍”,打造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對認定為省級軍民融合的制造業企業,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勵;對2021年(含)以后新取得軍工資質證書的制造業企業,按每級每證給予一次性6萬元獎勵。
八、支持企業信息化建設
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增強核心競爭力。每年安排專項財政資金用于支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重點支持先進材料、裝備制造、食品醫藥、綠色能源和電子信息五大產業企業,以及綠色低碳轉型企業。
九、強化企業人才培養
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每年組織一批企業家赴先進發達地區開展智能制造、管理創新等專題培訓或參觀考察,提升企業家發展意識;分批次開展專題培訓,年培訓企業家、高層管理人員1000人次以上。推動校企合作,加強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
十、做實服務保障
加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切實做好培育壯大本地企業的服務工作,簡化辦事流程,暢通企業反饋問題渠道,常態化推行懇談會、茶敘會、困難問題會商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現代企業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充實調整一批懂產業、善管理的人才到制造業發展一線。集中資源政策,強化土地等生產要素保供,持續降低工業用氣價格。
如果你對申報不清楚或者沒把握以及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加緊時間聯系我哦,免費詢問。都看到這了不給小編一個點贊加關注嗎,你的支持就是小編不斷更新咨詢的動力哦!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