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知識產權行業是“朝陽”行業還是“夕陽”行業?
韓龍在《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統計調查報告》解讀中有這么一段話:
從2015年開始到2020年,從業人員每年都保持13%-15%的增長速度,這數字是非常恐怖的。很多人都說知識產權服務是朝陽行業還是夕陽行業,你看數字就知道了。要是夕陽行業的話,那它應該是機構減少,從業人員減少,退出的比較多。但實際上呢,每年都在增加。
推薦大家看看韓龍針對《統計調查報告》的完整解讀,看完想必你心里會有個答案,接下來再看薪資收入情況。
“知乎ID劍鼎逐北”回顧了自己近幾年的工作及其收入情況,大家可以參考:17年參加專利代理人考試,18年取得代理人資格,同年進入專利代理所上班,列出工作幾年的工作完成及其薪資收入供大家參考:(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討論,就不列出具體數值,但趨勢如此)
(圖源:劍鼎逐北)
工作經歷:18年是工作的第一年,雖然取得代理人資格,但對于實務的具體操作,算是完全不了解,主要是在老代理人的指導下進行專利撰寫以及審查意見的答復,同時逐漸熟悉專利業務的各個流程,在這一 年是比較崩潰的,相信做過專利代理人的,看到費盡心思整理的文件被人改的面目全非,是同樣的感覺。
19年是工作的第二年,度過實習期,開始執業,經過一年的學習、鍛煉后,對于專利的撰寫技巧有了較大提高,也熟悉了專利業務的流程,能夠獨立進行專利撰寫以及答復審查意見,但速度較慢, 在這一年主要是塑造自己專利撰寫習慣,以及分析總結審查意見,提高專利撰寫水平、速度,此外,還參與了一個專利分析項目,作為輔助人員主要是幫助檢索、分析、歸納,以及跟進了一個專利無效的項目,只參與技術的討論,未做實質性工作。
20年是工作的第三年,第二年執業,在這一年,對專利的撰寫水平以及速度有了較大提高,相對于工作的第一年,所做工作在數量以及質量上都有了較大增長,雖然所做工作量大幅增加,但感覺相較于前兩年要輕松一些,此外,還斷續的參加了一個專利無效項目,所做工作并不多,嗯,這一年感覺很快。
21年是工作的第四年,完成執業,在這一年,單位業務量大幅增長,感覺從頭到尾都在忙碌,出差、加班較多,在年終總結的時候,對于能夠做完這么多的工作也有些吃驚,此外,還做了一個專利的復審,嗯,這一年感覺很忙但并沒有覺得很累。
分享者:劍鼎逐北
專利代理人的現實發展及職業前景如何?
1.現狀。目前專利代理人這個職業呈現兩極分化,高度專業化的大律所和代理所里,專利代理人水平很高,收入也高,客戶資源優質,能力持續提升,呈良性發展。而市場上還存在大量的低端服務,質量良莠不齊,許多案源來自非真正的創新保護訴求,而是來自于地方資助或是評高新科技企業而需要專利數量的訴求,在低端所里專利代理人面對的是低質量案源,能力難以提升,工作性質往勞動密集型發展。
2.前景。前景看好,但兩極分化會繼續加大。因為目前主要的專利申請是來自于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其他省份還遠遠未崛起,市場空間大。而中國發展必然是要走轉型升級的道路,這其中必然涉及大量的技術創新和設計創新。但在未來,專利代理人兩極分化的現象會繼續保持,低端代理服務將會越來越艱難。一方面是國家資助等政策性利好不可持續,另一方面是通過信息不對稱獲得的客源在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會逐漸消亡。而且,互聯網會變革掉許多流程性業務。因此,如果進入這個行業以后要發展好,需要往專業化路線發展,這就意味著別想著自己時間久了就只帶小弟,自己就不干活了,未來發展方向恰恰是要自己干活。
3.專利代理人的跨界發展。這是一個額外的話題,實際上,知識產權服務中,專利代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業務,那么長遠看,如果專利代理人除了提供傳統的申請,無效,訴訟等服務外,還能提供更進一步的專利咨詢,專利體系構建等服務,那么將會有更強的競爭力。
總之一句話:錢多,事少的活,沒有。(摘自知乎答主:Kent吳)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