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自動駕駛技術專利成果顯著 各大公司正在加緊布局
近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知識產權所發布《2020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報告顯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勢頭迅猛,2019年達到專利申請高峰,年度申請量已達到23281件,是2000年年度申請量的150倍。截止到2020年10月底,該領域年度申請量達到17812件,依然保持該領域專利高增長趨勢。
近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知識產權所(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發布《2020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勢頭迅猛,2019年達到專利申請高峰,年度申請量已達到23281件,是2000年年度申請量的150倍。截止到2020年10月底,該領域年度申請量達到17812件,依然保持該領域專利高增長趨勢。自2015年以來,自動駕駛技術專利申請量增長速度明顯加快,說明自動駕駛技術專利布局正處于活躍時期。
圖1 我國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技術領域專利申請量年度變化趨勢
(受公開滯后影響,2020年專利數據不完整,統計數據截止至2020年10月底)
報告統計表明,從申請量看,百度、華為、豐田等企業位列前十。從授權量看,排名前十位的權利主體除吉林大學、長安大學和北航之外,其余權利主體均為企業,且國內企業僅有百度和吉利兩家公司。
圖 2 專利申請量排名前十的公司/機構
圖3 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的公司/機構
自動駕駛技術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各大型傳統車企和互聯網企業均加強專利布局。在2010年至2020年間,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車道控制、駕駛員狀態控制、無人自動駕駛等方面的優質專利申請不斷涌現。其中,百度在2016年和2017年提出的兩項無人駕駛專利分別榮獲第二十屆和第二十一屆專利獎。
圖 4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路線
報告分析表明,從技術分類角度看,本田、豐田、博世、福特以及通用汽車等傳統車企在我國布局重點主要集中在道路車輛駕駛控制系統方面,百度、騰訊以及華為等權利主體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數字識別技術分支。百度公司近年來致力于無人駕駛研發和相關領域布局,因此在數字識別技術分支領先優勢較大。其他技術分支領域中,道路交通控制系統、自動駕駛裝置、車輛測距三個技術分類排名前十的企業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技術創新和布局。
圖 5 智能駕駛重點申請人重點分支技術布局圖
疫情期間,百度、京東等企業對198件自動駕駛領域的專利技術進行了申請,主要涉及無人駕駛及車輛駕駛技術,旨在實現零接觸配送,降低傳染風險,節省人力,提高運轉效率。另外,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技術保障了疫情期間物資供應鏈的高效運轉,如百度的Apollo平臺。在應用市場方面,百度Robotaxi使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相機的融合方案確保對外圍環境的精確感知,能夠實現復雜天氣及復雜城市路況下的安全行駛。華為公司推出的HiCar則通過分布式設備互聯技術、設備硬件資源能力互助和應用服務共享技術,構建了一個開放的平臺解決方案。
圖 6 自動駕駛專利地圖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