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國產電影,當屬《八佰》,火到什么程度呢?
光是點映場就賣了2億多,創造中國點映票房的最高記錄;
正式排片首日破1.35億,貢獻了當日總票房的88%;
有預測,八佰能沖破30億票房,如今最新票房已超20億!
毫不夸張地說,《八佰》承擔著中國電影業復蘇的重任,憑借一己之力撐起了全國電影院的業績。

獲得今日成績實屬不易。據了解,電影《八佰》耗資5.5個億,原定去年7月上映,結果因為技術原因撤檔。
可最終,八佰還是完成拍攝,導演管虎的心血沒白費。更重要的是,如今《八佰》的成功,讓制片方華誼兄弟早在2017年的一項布局,沒有白費。
這項布局,就是“八佰”的商標注冊。早在2017年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就一連提交了18件“八佰”商標的注冊申請。其中,不少已經成功核準注冊,甚至包括與影視完全不沾邊的商標類別。

如今,《八佰》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在我國迅速擴散,“八佰”的商標價值也隨之得到提升,可見華誼兄弟迅速著手申請相關商標實屬明智。
1、為什么電影名字也需要注冊商標?這又能保護些什么?
對電影本身而言,注冊商標可能作用不大,因為和電影靠得更緊 的應該是著作權法。那為什么影視大佬們仍為其注冊同名商標?
首先,出新電影一定離不開宣傳,而宣傳則會使用到電影名字。如果商標被別人注冊了,那你在宣傳時就不能以電影名字為重點。
所以為了在商業上能更順利地進行宣傳,一般來說也會給準備上線的電影注冊同名商標。而且在電影上線后,推出周邊、游戲等等也需要用到電影名字。

提前注冊相應的商標,把主動權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樣在進行商業運作的時候就能使用電影名稱字樣進行宣傳,明確宣示所有權,拒絕“山寨”蹭熱度。
若是遇到侵權也能作為最有力的維權武器,讓所有侵權者受到法律的懲罰。
其次,隨著一部電視劇的熱播或者一部電影的賣座,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名稱以及重要角色姓名等標識就都具有了經濟價值,隨之而產生的商標搶注行為也是屢見不鮮。
商標搶注者可能在影視作品宣傳之時就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機,于是在影片還未開播之前就搶先申請注冊了影視作品名稱或是影片主人公名字等與影片密切相關的商標,等影視作品大火之后再以高價進行倒賣。
在早期的影視作品宣傳中,許多影視制片人及出品公司尚未想到對影視作品名稱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這使得商標搶注者有了可乘之機,也使得制片者對自己傾心投入的影視作品,喪失了在商標獲益中分一杯羹的機會。

比如周星馳導演的電影《長江7號》,周星馳曾坦言,因為沒有積極重視商標保護,致使其錯失了“長江7號”商標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這也讓他至少少賺了7個億!
2、如今影視行業不僅包含了電影、電視劇、節目、動畫等內容,網絡直播、小視頻的興起,很多影視公司也會包含此類內容。
隨著平臺的多樣性,影視作品存在更多被抄襲的危機,那么影視行業應該注冊哪些商標類別?
【核心類別】
41類-影片制作:節目制作、電影電視劇制作、錄制拍攝服務,提供在線電子出版物、影視設備出租服務等;
35類-影視廣告:廣告植入、廣告宣傳策劃、廣告片制作、招商引資、影視宣傳營銷等;
【重要類別】
40類-影像加工處理:電影膠片沖洗、圖樣印刷、照片沖印、影視作品涉及到一些周邊作品集、演員寫真集等;
44類-化妝服務:為演員提供化妝服務,影視布景,演出用布景出租等;
38類-官宣消息:信息傳送、涉及微信公眾賬號,影視官網微博、論壇、群組維護,影視相關軟文推送等;
42類-官網運營:企業網站、軟件運營服務,服裝原創設計等;
37類-器材維修:拍攝場地搭建、攝影設備等器材的修理和維護等;
16類-宣傳海報:印刷出版物、海報、期刊、書籍,照片、圖片、圖畫影集宣傳畫冊名片等宣傳物料;
9類-攝影拍攝器材:攝影拍攝器材、電子出版物(可下載)、手機APP等;
【關聯類別】
43類-建筑物:活動房屋出租、會議室出租等;
18類-器材包:攝影器材包等;
25類-影視服裝:服裝,攝影可用的服裝等;
26類-服裝花邊:服裝花邊、裝飾、刺繡、假胡須等;
14類-演員首飾:劇中人物佩戴手表、珠寶、貴金屬等首飾;
45類-服裝租賃:影視服裝租賃、法律服務、作品產權保護。
企業如果要申請商標,建議企業注冊商標時從自身業務以及未來發展綜合考慮,優先保護。
3、從2013年《商標法》修改至今,我國對影視作品的商標法保護對策日趨完善,與影視作品相關的商標搶注行為也逐漸得到有效制裁。

近年來,與影視作品相關的一系列知識產權糾紛,一來讓社會大眾看到了知識產權帶來的巨大商業利益,二來也讓國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得到了普遍提高。
熱播影視作品所帶來的商業鏈非常之廣,影視延伸產品并不是只涉及影視制作本身,還會有其他的產品效應或產業效應的出現。
法律層面商標是用來區分商品和服務來源的標志,因此,只要影視作品名稱具有顯著性,能夠作為區分商品和服務的標志,
在不違背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將該影視作品名稱申請注冊為商標,從而使該影視作品名稱作為注冊商標受到商標法的保護。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