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侵權案一審判決,圓谷公司勝訴
7月8日,圓谷“奧特曼”系列在中國的總代理新創華,發布了《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的一審勝訴公告。

一審判決公告原文:
近日,中國上海涌東新區人民法院對本公司訴廣州藍弧動畫傳媒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廣州藍弧文化傳翔有限公司、廣州藍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5被告因“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浸犯本公司著作權案作出判決。
判決認定使用與本公司享有著作權的“初代奧特曼”角色形象實質性相似的奧特曼形象拍攝電影,并在電影發布會上安排人員穿獻被訴奧特曼形象的連體衣及頭盔,傳播含有該侵權奧特曼形象的正片、預告片及其他宜傳 資料的行為均構成侵權。同時,判決明確了包括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作出公開聲明以消除影響、賠償相關經濟損失等在內的民事責任。
圓谷制作株式會社
2020年7月8日
《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是由藍弧動畫和樂視影業聯合出品的2D/3D動畫電影,由王巍執導,大張偉演唱主題曲《我在詩里看到了你》,該片將于2017年10月1日在全國上映。在2017年10月24日,日本圓谷和中國奧特曼的代理商上海世紀華創就已經起訴了制作方,2018年2月5日,日本圓谷和上海新創華向上海黃埔新區人民法院撤訴。但是之后日本圓谷和上海世紀華創又重新起訴了制作方的宣傳片和電影,現在這場官司也算是塵埃落定。 (來源:微博 作者:3DM整理)
#局里那些事兒#
海關提醒: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僅去除商標仍可能侵犯其他知識產權
訂單取消、外需下滑、庫存積壓,針對外貿企業面臨的困難,越來越多的外貿型企業開始將出口產品轉為內銷。不過,海關總署7月8日發出提醒,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別忽視知識產權保護。在未取得國內權利人授權許可的情況下,僅僅去除出口產品上的商標標識后就“轉內銷”也可能侵犯其他知識產權。因為同一種商品上可能存在多項知識產權,僅去除商標標識仍有可能侵犯其他知識產權。不管是出口還是出口轉內銷,一旦發生侵權情事,都將承擔法律責任。
據了解,國務院辦公廳今年6月22日發布的《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也要求,在支持出口產品進入國內市場時要加強知識產權保障。
在未取得國內權利人授權許可的情況下,可否去除產品上的商標標識后就可以進口“轉內銷”呢?海關表示,因同一種商品上可能存在多項知識產權,僅去除商標標識仍有可能侵犯其他知識產權。應注意的是,不管是出口還是出口轉內銷,一旦發生侵權情事,都將承擔法律責任。
此外,知識產權權利人向海關總署申請備案知識產權也很重要,權利人可登陸互聯網+海關(網址:http://online.customs.gov.cn),進入“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系統”辦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來源:北京青年報 記者:張欽)
關于專利電子申請系統維護的通知
專利電子申請用戶: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上午9時,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公民身份證驗證服務停機維護,受此影響在線業務辦理平臺新申請文件和中間文件涉及公民身份證驗證信息和中國專利電子申請網的注冊功能模塊中涉及公民身份證件號碼注冊的相關功能將無法正常使用。由此給用戶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2020年7月7日
(來源:中國專利電子申請網)
#科技企業那些事兒#
專利戰曠日持久,REC向韓華Q CELLS部分產品提起專利訴訟
韓華Q CELLS與REC Group、隆基、晶科能源的全球專利糾紛中,不久前,德國站取得局部勝利;德國杜塞爾多夫法院判處REC Group、隆基、晶科能源侵權韓華Q CELLS的PERC技術。但在此之前,韓華在美國發起的訴訟以失敗告終。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稱,針對早前韓華在美國分別向兩公司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ITC做出終裁裁定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產品不侵犯韓華Q CELLS專利權。
對于德國杜塞爾多夫法院的裁決,目前被起訴的三家高效組件制造商均表示將提起上訴。
REC Group表示韓華在德國贏得的專利案對其歐洲業務的潛在影響較小,這一審判并非最終判決,公司將繼續提起上訴。REC Group還指出,由于韓華 Q CELLS必須向REC Group提供財務擔保,因此尚未采取初步的執法措施。
其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總經理Cemil Seber表示,“我們認為法院對這一事件的判決是不正確的,該決定也與在美國的平行訴訟結果相矛盾。我們堅信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的這一決定將在杜塞爾多夫上訴法院的上訴程序中得到更正,此外,涉及到的專利將在歐洲專利局的未決異議程序中失效。”
REC Group在歐盟的組件銷售已經轉向了更高效率的組件,同時也更適合歐洲高端住宅市場的產品,包括“ N-Peak”系列和基于異質結電池的“ Alpha”等, 韓華Q CELLS在美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的訴訟案件不會影響這些產品的銷售。
據悉,REC Group最近還針對Q CELLS的分離式電池和接線盒技術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來源:集邦新能源網)
無線通訊芯片廠商力同科技創業板IPO獲受理,但有“專利無效”風波
7月6日,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同科技”)創業板IPO獲受理。公司擬在深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2,253.34萬股,募集資金 5.55億元,本次IPO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28.590, -1.26, -4.22%)。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專利權50項、軟件著作權177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6項,在專網通信協議棧核心算法、無線通信射頻芯片、無線通信SoC芯片、無線語音及數傳模塊、射頻大功率線性功放、寬窄融合通訊系統等領域擁有豐富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創新、創造、創意特征。
然而,從招股書披露來看,力同科技報告期內遭遇專利技術被申請宣告無效的風險。
2018年10月26日,發行人及泉州力同起訴博通集成(91.560, 3.36, 3.81%)及深圳市宏科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專利權,涉案發明專利為“ZL200710077178.6 一種集成對講模塊及基于該模塊的對講系統”,并要求被告停止專利侵權、賠償截至起訴日的經濟損失及其他合理費用。2018年10月30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該案件,案號為(2018)粵03民初3902號。2018年12月13日,博通集成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上述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經過口頭審理后博通集成主動撤回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2019年5月20日,博通集成再次提出上述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隨后博通集成主動撤回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2019年10月12日,博通集成第三次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上述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該案于2020年1月14日進行了口頭審理,目前尚未審結。前述事項預計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但相關專利請求宣告無效后將不能禁止競爭對手在同類產品中運用該技術。
力同科技稱:“發行人擁有的專利已取得完備的權屬證書且在有效權利期限內,除上述專利被相關請求人請求宣告無效外,發行人其他專利不存在權屬糾紛或潛在糾紛,不存在擔?;蚱渌麢嗬?到限制的情況,亦不存在許可第三方使用專利的情況。”(來源:集微網)
#海外知產那些事兒#
歐洲專利局對于遲交維持費采取臨時免除附加費規定
由于新冠疫情的不斷蔓延,歐洲專利局日前宣布對于申請人遲交維持費的情況將適用臨時免除其延遲附加費的規定。該臨時性規定的適用期為2020年6月1日至8月31日,適用于歐洲申請的維持費繳納期限落在3月15日或以后的申請,且維持費遲交的情形。(來源:集佳知識產權)
美國專利商標局推出快速上訴試點計劃
2020年7月2日,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推出快速上訴試點計劃(Fast-Track Appeals Pilot Program),于2020年7月2日生效。
根據該計劃,上訴人只需提出對其單方面上訴進行快速復審的申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將在請求獲得批準、單方上訴進入試點計劃之日起6個月內做出決定。

獲得快速通道狀態的資格需滿足以下4個條件:
(1)該申請必須是原創的發明、外觀和植物專利的非臨時申請。
(2)快速通道狀態的上訴必須是已提出上訴申請且美國專利商標局已發出PTAB備案通知的單方面上訴(即,上訴待PTAB審理)。
(3)上訴人必須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的電子備案系統,根據37 CFR 41.3提交請愿書,分別通過申請號和申訴號識別申請和申訴,并尋求快速審查。

(4)申訴人需隨申請書支付400美元的申請費。
試點計劃預期一年,期間每季度通過批準的申請數量上限為125個。(來源:中科院知識產權信息 作者:中科院IP信息 編譯:許海云)
俄羅斯通過新法禁止盜版應用,必要時將禁止應用商店
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了一項新法規,該法案將使版權持有人能夠對允許訪問盜版內容的應用程序采取更有力的行動。如果應用程序所有者自己不采取行動,則新法規將強制Google Play和Apple的App Store等服務商刪除這些應用或使本地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進行屏蔽。
盜版AppleAs洪流索引和流媒體門戶網站仍在提供對受版權保護的內容的訪問權限,同時,獲取能夠訪問電影、電視節目和類似內容的軟件應用程序越來越容易。這些工具十分易于安裝,通常充當內容的聚合器,并在手機、平板電腦和類似設備上以易于使用的界面將內容呈現出來。雖然可以使用傳統的刪除和屏蔽機制來處理此類內容的來源,但俄羅斯政府一直在想方設法對這些應用本身采取直接行動。
經過三讀之后,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了新的修正案,這將允許他們展開行動。
收到版權持有人的投訴后,當地電信監管機構Roscomnadazor將在72小時內確定涉嫌侵權的應用程序托管在何處。通常可能托管在官方的存儲庫,例如Google Play或蘋果的App Store,但也可能是第三方分銷商或提供類似服務或功能的網站。隨后,Roscomnadzor將向平臺發送侵權通知,告知其涉嫌侵權,同時強調限制通知中所確定的關于內容的可用性的要求。然后,應用程序發布平臺將在收到投訴后的24小時內通知應用程序所有者其已被投訴侵權。在已經清楚投訴詳細信息后的24小時內,開發人員需按要求屏蔽在其應用程序中提供的指定內容。如果他們不遵守規定,那么防止持續侵權的責任將落在應用程序發布平臺本身上,也就是說,他們將必須停止發布整個應用程序。如果應用程序發布者未能執行強制性的刪除或屏蔽步驟,那么Roscomnadzor將有權發出指令,要求俄羅斯所有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屏蔽發布者本身,從而阻止消費者獲得訪問該平臺整體的權限。
國家杜馬的一份公告寫道:“如果信息資源(Google Play和蘋果的App Store)的所有者沒有限制對軟件應用程序的訪問,那么用于采取措施限制對軟件應用程序的訪問所需的信息將發送給電信運營商。”
在該法的最初草案中,阻止訪問盜版內容的責任僅限于涉嫌侵權的應用程序的開發商或運營商。但是,后續的修訂將責任擴展到了應用程序發布平臺。
一些貿易組織在最后一刻向國家杜馬表示抗議,要求將屏蔽發布平臺的措施從法案中刪除,然而,他們的呼聲沒有引起重視。因此,現在有人擔心,由于對監控第三方侵權指控的額外要求,這些措施可能會對主要的應用程序發布參與者產生負面影響。
經過兩年的完善,新法案將由普京總統簽署并于2020年10月1日生效。(來源: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網站)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