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品質問題”,無論是客訴、返工、報廢還是產品不良,人們總喜歡稱之為“品質問題”,而公司中的品質問題一旦多了,老板就是指著品質部來罵,尤其是中小內資企業更是如此。
那具體怎么辦呢?下面分享質量部使用說明書,速看!
Number 01 .范圍質量問題就是質量部的問題?!
很多的企業都認為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企業的管理者們也非常重視質量。
可是他們寧愿在銷售上投入更多的銷售人員去推銷產品,更多的技術人員設計和開發產品,更多的生產人員把產品做出來,甚至投入很多的財務人員把產品的成本,采購的價格,銷售的利潤計算清楚。唯獨忽視的是對于質量的投入。
質量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質量問題”,無論是客訴、返工、報廢還是產品不良,人們總喜歡稱之為“質量問題”,而公司中的質量問題一旦多了,老板就是指著質量部來罵,作為質量人,真是窩火又受氣。
Number 02 .沒有質量問題,只有管理問題!
在網上看到質量人的吐槽:
在一次品質檢討會上,我曾對我的老板說:“首先,在我們公司,不管是什么問題,客戶投訴、罰款,還是生產線返工,我們都喜歡給它戴個帽子,將之稱為質量問題,而一旦定為質量問題,所有的矛頭就指向了質量部,比如,上個月我們客戶深圳華為退了我們一批貨,營業部同事去向老板娘請退貨物流款,老板娘問什么原因退貨,營業部回答說是質量問題,老板娘立即來找我,還帶著指責的口氣,問我為什么又出質量問題,結果當我告訴她是工程部圖紙錯誤導致,她立馬就不吭聲了。現在,我向大家問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質量問題,誰能給我說清楚?”
大家平時都在講“質量問題”,無論什么問題都可以將之扯到質量問題上,然后將之甩給質量部,其結果就是:質量是個框,什么失誤都往里裝。質量部疲于奔命,深陷在處理各種顧客投訴解決上,但是沒有成績,質量經理天天挨罵。
一定要讓老板或最高管理者認識到或承認:“公司沒有質量問題,只有管理問題。”要達到這個目標,可以分析一些重大的客訴,將客訴背后的原因找出來,作為制造企業,問題的產生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設計不良、來料不良、制造不良。再深入下去分析,肯定是設計評審、人員培訓、供應商選擇、計劃安排、人員激勵機制等問題,這些都是管理問題。
Number 03 .質量管理部的正確使用方法
掌握著企業生命的質量部門的狀況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企業的發展狀況。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11年,而倒閉的大多數企業就是因為企業的質量沒有做好。企業的管理不外乎三大塊。一是人,二是錢,三是產品(包括服務)。人力資源部門管理企業的人,財務部門管理企業的錢。而企業的產品該哪個部門管呢?很多企業產品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質量部門是怎么管理的?這也從實際上說明了產品是質量部門應該管好的。
可是上述的種種現象,質量部門又該如何管好產品呢。人力資源掌握著企業每個人在企業的命運,財務部門掌握著錢的流向,這兩個部門往往是管理者倚重和關注的,在企業里面人人都不敢得罪。可是企業的質量部門又能如何呢?管理者不支持的話,也許就成了各部門最好推脫責任的發泄部門,質量部門成了最好的替罪羊。這在很多中國的企業里比比皆是如此。該如何加強質量部門的作用和地位,不使質量部門淪為犧牲品,已經關乎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問題。不能不引起中國企業的管理者們加以重視。
這也就涉及到企業對于質量部門的投入問題。
有一個民營企業的老板,知道質量非常重要,企業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生怕翻車,于是質量部門要人給人,要設備給設備。甚至質量人員超過了技術人員,德國產品的圖紙,技術,工藝標準是非常清楚的,關鍵就在執行。所以盡管研發部門在短時間內沒有很好的積淀,但質量部門的執行力強,結果公司的產品質量能夠快速的超越同行。企業的產品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到了行業世界第11位,質量做到了行業中國第2.
而一家想要突破發展的民營企業卻是另外一翻景象。
質量部門的負責人成立15年,就換了13任。公司開發的新產品項目缺少項目質量工程師,供應商質量工程師根本就不存在的,更不用說研發質量工程師和客戶服務質量工程師了。所以研發項目總是做一個失敗一個,新的產品本來就有很多的問題,推出市場后客戶很快就失去了信心。結果企業遲遲無法走出困境。即使花了幾千萬的研發投入,也沒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如果多投入一點質量專業人員和專業的檢測設備,其實用不了2百萬的投入,那么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很多中國的企業仍然在延續傳統的產品研發模式,看到別的企業有了好賣的產品后,自己也開始想做。于是找了幾個設計人員,找來了圖紙,稍做修改后交給采購部門去買零部件,采購人員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買來了自己也弄不明白的部件,就交給一無所知的來料檢驗人員檢查。后給似懂非懂的生產人員進行組裝,組裝后稍微測試一下,就出廠給銷售去賣。中間很多的問題沒有進行充分的分析和有效的預防,設計人員往往受項目進度的要求故意隱瞞很多的問題。結果這些產品到了市場,就把客戶當成了小白鼠。如此的產品開發模式能成功的項目有20%左右的成功率就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有一個部門及早的參加產品開發,時時站在客戶的立場來看待各種問題,及時從質量專業的角度來分析新研發的產品,那么將大大加快新產品研發的進度,也必將大大加快新產品研發項目的成功率。所以一些跨國公司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可以達到80%。這樣鮮明的比例很能讓企業的管理者們看出質量投入的價值。
企業的產品需要質量部門的專業管理,包括產品產出的作業流程均需要質量專業人員的不斷推動優化,以及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質量。
Number 04 .質量管理部的正確維護方法
質量的投入無非有兩大塊,人員和設備。那么企業的質量人員投入應該占多大的比例比較合適呢?一家位于陜西的工程機械企業員工有1000名左右,質量部門人員有50多名,占到了5%。一家中國知名的家電企業員工有1500人,質量部門就有200多人,占到了近13%。實際上很多企業的質量部門人員統計出來應占公司總人數的5%~10%左右。這個比例的最低限是5%,最高限是10%。投入的質量人員少于5%,那么就會影響企業的發展。超過10%,也有可能使企業質量過剩。具體的狀況還需根據企業產品的特點和企業管理的成熟度來考慮。
對于質量專業的人員,包括基礎的檢驗人員,質量統計和分析人員,做質量標準,關注客戶特殊要求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質量技術工程師,文件控制人員,體系工程師,供應商質量工程師,研發質量工程師,客戶質量工程師,檢測技術工程師,質量改進工程師,和質量管理人員等。企業的管理最怕的是缺乏系統性,而偏偏中國企業的弱項就是管理的系統性,產品的系統性,流程的系統性。這些都是質量部門的強項。能夠把分散,孤立的各個業務單元串連起來的最有效的組織就是質量部門。看看ISO的標準是一個系統的管理標準和產品標準,就知道質量部門能夠發揮的價值了。
而同樣,公司采購的部件,生產的產品不能光靠目視檢驗。必要的專業測試設備投入也是質量檢驗和產品質量專業測試的重要保證。無法想象能通過眼睛觀察就能發現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腐蝕,強度,硬度,粘度。也無法想象通過目視能夠發現重量,電磁干擾,立體配合尺寸,曲面弧度等等。如果一家公司不重視專業的測量設備投入,要想做好質量也只能是畫餅充饑或空喊口號罷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一份投入,一份匯報。既然知道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那么企業的管理者們去做企業的質量投入,也就是對企業的生命投入。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